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人文素养构建策略

时间:2022-11-16 05:04:33

导语: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人文素养构建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人文素养构建策略

【摘要】在初中历史课程体系中,存在着许多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和素材,这是历史课堂上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随着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对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人文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历史教师要增强自身的人文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人文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文素养是中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过于强调历史知识内容的单向灌输,有的教师甚至一味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背诵和记忆,导致历史教学的功利性比较强,造成了初中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弱化,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为了让初中历史课堂更好地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初中历史教师要增强自身开展人文教育的责任意识,平时重视人文教育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将历史教学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情感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历史教师要展现良好的人文形象

历史教师作为历史课堂上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组织者,自身必须首先具备人文素养,能够在授课的各个环节和一言一行中展现良好的人文形象,让自身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成为重要的、积极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必须积极承担起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能,除了要完成常规的历史课程教学任务外,还要发挥自身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榜样模仿作用,在个人的“一言一行”中展现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人文风貌,通过个人良好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在历史教学中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倾注个人的爱心、耐心与情感,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和互动,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在讲到一些关键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时,要积极表达个人的人文情感,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施加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历史教师在一言一行中要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出对清政府无能的批判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综合国力强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积极发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元素

初中历史课程承担着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内容在学生人文素养构建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中国的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其中许多内容都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内容,也有很多的屈辱史,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内容,只要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有效的整理,它们都可以成为历史教师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载体。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基于当前的课程体系,结合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目标,积极发掘和整理人文教育素材,借助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加强对于人文教育的渗透,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人文素养,提升和完善个人的综合素质。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教学中,长征的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已经相对久远,但是长征的精神却在我们的身边被时常提前,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长征故事、视频资料的导入,积极发掘其中的人文教育元素,然后向学生讲授不怕困难、必胜信念、顽强意志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理解“长征精神”的人文内涵,促进学生树立更加崇高的理想和更加长远的学习目标。

三、让历史人文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中历史课程要想将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将历史人文教育更好地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实现与中学生人文素养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抵触情绪,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系统养成。同时,历史教师在制订人文素养教育的具体方案时,只有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衔接,才能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积极开展历史反思与体验,并实现个人积极情感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例如,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教学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家庭中祖辈、父辈生活方式与自己当代生活方式的对比,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增强个人的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拥有更远大的理想和风险精神,这样才能促进新人文素养的有效构建。

四、丰富历史人文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重视历史人文知识和素养的不断积累,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仅仅依靠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改革要求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历史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注入丰富多彩的人文元素,营造出更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和人文教育氛围。尤其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人文体验和学习创设更好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在《战略大决战》的教学中,是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良好素材,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历史教师可以借助FLASH动画、视频资料等展现国共两党的实力对比,了解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整个过程,明确人民群众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性因素,进而最终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人文情感和素养。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实践活动

由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授课时间的限制,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都限定在“教学大纲”之内,开展“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相对不利的。对此,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应当更具开放性,减少对历史教材的过度依赖,要结合历史课程的知识内容,组织一些历史人文实践活动,促进历史教学的课内外衔接,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发展个人的人文素质和情感,这样可以有效拓宽历史课程的教学空间,减少历史知识的强制性灌输和记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例如,在“抗日战争”的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课堂历史教学拓展到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接受实践性教育;或者组织“寻找身边的抗战英雄”“讲身边的抗日故事”等人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发掘身边的历史知识、历史素材,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真人真事感受到中国抗日战争历程的艰辛,构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情感。

总之,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人文素养的构建,需要历史教师对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给予更高的重视,把人文素质教育有效纳入中学历史的教学目标体系中。同时,历史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让历史教学更好的贴近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充当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领路人,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可以更好地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熏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紫屏.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源自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6(07).

[2]王必闩.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基本内涵及培养策略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05).

[3]徐晓枫.素质教育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6(03).

[4]吴品玲.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人文性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1).

作者:吴英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斜滩镇寿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