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史观在初中历史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0 03:04:40

导语:浅谈生态史观在初中历史中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生态史观在初中历史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更加证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在当今中国意义重大。初中历史的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注重不同领域人文发展的关联性,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关键词:生态史观初中历史教学;宋代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愈加严重,每年的雾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都在侵扰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名初中的历史老师,更应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审视环境变化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历史教材在不断渗透着生态史观的内容,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建立新的生态史观。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课本提供的两段关于宋代气候和农业发展的史料展开了讨论。宋代中国的气温开始下降,但南方的气温下降幅度较北方要小一些。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中,气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结合地理课的知识讨论总结,气候对粮食成熟产生了影响,南方变幅小,因此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受影响小。《竺可桢文集》中提到,我国这一时期的处在一种冷暖交替的变化过程中,总体看来由温暖向寒冷,且寒冷期逐步变长,温暖期变短。宋朝所处的10世纪到12世纪的这段时间内,气温更是持续下降,甚至低于我们现在的年均温,虽然13世纪气温开始回升,但也始终没有改变气温下降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由此可知这种寒冷的气候一直持续了3个世纪之久。气温下降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变长,北方农作物的作物熟制即使经过品种和耕作技术的改进也只能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由于气温下降幅度较小,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并未受太大影响,加上南方降水较多,粮食的产量较前代反而有所提升。北方受气候的影响,在宋金对峙时期出现了由农耕向游牧的转变,当然这与当时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生活有关,但不可否认的就是气温下降迫使农业区不断向南转移。南方此时战争少,政局相对稳定,农业逐步向温带及亚热带转移,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步扩大。农业的发展还要依靠充足的降水和灌溉水源。南宋与金对峙时期,黄河流域降水量锐减,南方正好相反。

我给学生出示了《竺可桢文集》中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十二世纪恰为历史上太阳黑子发现最多之时期,而雨量既可因黑子增加而增进,亦可因黑子增加而减少。长江流域属前者,黄河流域属后者。因此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干旱旱,长江流域却雨雪丰盛”。学生们同时注意到,课本提到在唐宋时期,北方湖泊面积减少。有同学结合地理课内容,解释为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少,有同学猜测是自然原因,比如气候干旱。我以河北为例给他们做了对比。河北省西南部北朝时尚有湖、渊、泽、池不下十余处,宋金之后因为黄河泛滥,湖泊都被泥沙所淤积,自此北方的粮食种植由盛转衰。同一时期的南方则恰好相反,以太湖为例,唐代太湖泛滥,人们为了疏通河道,因此太湖流域面积不断扩大,到宋代面积已达二千平方公里,扩大了三百至四百平方公里。这些湖泊相互连接,非常利于农业灌溉,“苏湖熟,天下足”,宋代太湖流域成为我国的粮仓,围湖造田,农业发展远超北方。

对农业发展的又一个影响就是森林面积。大面积的垦荒导致森林在宋代破坏严重,北方因为农业发展,森林破坏已经开始很长时间,南方则因为发展较晚刚刚开始。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是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这一地区的森林的破坏最为严重。两宋时期北方的森林已经开始恶化,不仅是平原,山地丘陵地带都开始了农业开发。以山东为例,秦汉之前的森林的面积近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出于垦荒的需要森林开始逐步受到破坏,北宋时耕地面积的增加使得山地面积消失殆尽。原始森林面积的消失致使人工林和次生林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许多地方出现了山石裸露的现象。沈括说:“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可见山东森林的破坏比他处严重。清朝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人口激增达到3亿,占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大面的垦荒导致山东森林覆盖率成为了全国倒数第一。环境的破坏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山东的造船业因缺少木材趋于衰落,山东当地的船只需从南方进口木材制造。南方直到东晋后期人口迁移才得到开发,由此森林面积较大,且因温度高降水多,植物自我修复能力强。唐末开始垦荒面积增大,但对环境的破坏只局限在部分地区。相对完好的南方大部分的原始森林依旧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讨论结束后,我们对过程中涉及到的史料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同时对我们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南迁对我国南方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也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格局。但是为了追求农业的产量,扩大耕地面积,对我们的森林和湖泊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这一切都是由当时较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上看,南方的自然环境确实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盲目的追求农业的发展,森林湖泊面积不断减少,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由此引发了气象灾害或者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多角度的看待历史问题,不仅要看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对人类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这段历史。强调生态史学是为了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在之后的生活中能够使得自然环境能够因地制宜的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自然环境能够反馈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竺可桢,《纪念科学家竺可桢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版。

[2]朱月娇,《生态史观在历史教学中国的应用——以工业革命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

[3]郑学檬,《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4]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集刊》,1986年。

[5]翟彦茹,《历史教学中生态史观的渗透和挖掘》,《考试•教研》2009年。

作者:宋丽君 单位:青岛超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