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情境教学途径分析
时间:2022-12-06 09:14:29
导语:初中历史情境教学途径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通过对情境教学法的探究,发现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点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首先,教师教学观点陈旧,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在课程上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统一教学,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导致一些中等生及后进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造成学生学习疲劳,使学生产生弃学、厌学等不良心理,影响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自身也对历史课程认识存在误区,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的学习上,不利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程度,将枯燥的历史知识用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在情境教学法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完成有效的情境建设,教师在进行情境构建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构建方法。1.游戏情境创设法。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发展特点,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历史课程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长征过程的模拟,让学生对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场景进行模仿,使学生感受红军当时的艰苦历程,及面对国民党压迫不屈的精神,保证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家凝聚力。2.问题创设法。问题创设是情境教学法中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例如:《戚继光抗倭》这一课程,通过教材上出示的戚继光图片及“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句话创设问题,戚继光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其中的“我”“海波平”又分别代表什么呢?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为了获得问题的答案,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目的。3.利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还原历史情境,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多媒体技术作为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手段,也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例如:《鸦片战争》这一课程,是初中历史课程的第一课题,良好的教学开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对这一课程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图片、音乐,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虎门销烟视频,让学生体会中国当时的状况,以及最后签署的《南京条约》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避免课程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通过观看相关图片、视频,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鸦片战争的开端、经过及结局,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虽然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但是在应用情境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教师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导致设计的教学情境不符合教学目标,不仅会增加教学负担,还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情境设计要符合课程内容,教师在情境构建时,要充分根据教学内容,保证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准确性;最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础,情境教学法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保证教学情境设计的时效性,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打好基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希望可以通过本文提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率,为相关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文中存在不足,期望专业人士给予批评指导。
作者:毛汝婷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李晓梅.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运用四步骤: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2(6):10.
- 上一篇:初中历史人文素养研究
- 下一篇:高中历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