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论文
时间:2022-09-23 03:30:00
导语:历史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主体参与性教育思想。所谓主体参与性,就是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教育实践,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现代教育教学论,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和教学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认识是不可能有效进行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呢?
一、改变教师角色,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而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谈、互动。如在讲《文明中心──城市》一课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文化特色的城市的图片资料,并对典型的国际大都市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或回答以下问题:上海为什么能成为国际大都市?它具备哪些特征?作为国际公认的大都市应具备哪些条件?你去过或了解哪些国际大都市?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型的师生关系也由此逐步确立。
二、创设情景,鼓励质疑
古人云:“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种子,是创造的动力。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认识就不会发展,理解就不会深刻,掌握就不会牢固。因此,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那么,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意“存疑”,引导学生时时生疑、质疑,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呢?
1、鼓励学生敢疑。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愉悦、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
2、教给学生会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有意识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让学生回味思考,造成一种布白效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形成困惑、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调动一种潜在能力去自主分析、校正思考中的失误,养成对学习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反思的习惯。如在讲“丝路明珠”时,在介绍了新疆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后,教师可以出示沙漠中的绿洲图片引发学生质疑:新疆的气候干旱,为什么会有这样大面积的绿洲?绿洲所需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人们是怎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的?绿洲会不会被沙漠吞噬?绿洲怎样避免被沙漠吞噬?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3、引导学生善疑。要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发现更多的新问题。如讲“文明的反思:有感于环境的变迁”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如有的学生会问:荀子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的?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反映了什么?在当时有何历史进步意义?等等。待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质疑: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再提倡“人定胜天”,而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人类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此递进质疑,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这不仅使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质疑、析疑、再质疑、在生疑的循环往复中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学生面前始终存在着众多的未知领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使他们逐步走上创造之路。
三、互教互学,学会协作求知
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在讲“不同地形的影响”时,如果让学生独自解决好这一问题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小组共同讨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分别代表生活在五类地形区的居民,结合课本中的介绍,并利用日常生活的积累,讨论不同地形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行动”起来,可在小组学习的要求上补充了一条:进行全班性的反馈时,可以分别答题,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回答,看哪一组回答最好、表现最积极。这样学生在组长带领下,更加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却有条不紊,因为在互学时,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为了小组获得成功和鼓励,他们互相补充,以求答案完整、具体,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求知精神。公务员之家
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活动意识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只有努力使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才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在课题的导入、新内容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练习等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师生生活经历和体验。例如,在教学“感悟沧桑巨变”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生活区域附近,人们的活动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给环境带来了哪些变化,并说一说自己对环境变迁的感受,由此导入课题。这种联系生活、贴进生活的教学方法,既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又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动手、动脑、想办法、找资料、独立自主地去研究探讨,增强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2、在具体教法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猜谜语、游戏、语言描绘、图画表现、实物演示、生活展现等方法,为学生创设或模拟生活的情境。如在讲《耕海牧鱼》中大鱼岛村发生的变化时,可以设计用学生小品《今非昔比》模拟角色表演的方式来教学:由三位学生分别扮演《今非昔比》栏目的主持人、爷爷(老渔民)、孙子,通过主持人的提问,爷孙讲述大鱼岛村的过去和现在,看出大鱼岛村的变化。表演完后,教师提问:根据刚才的小品,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大鱼岛村的现在与过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又生动地把大鱼岛村的过去和现在讲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3、拓宽渠道,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使学生把所学所识与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结合起来,体验生活的丰富性、多面性。如在教学“家住平原”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采访一位老农。事先要确定采访的主题,可以选择一个侧面,如水稻的生长过程,农活的艰辛,劳动的苦与乐和收割稻谷的场景等,然后整理成一篇采访稿,同学间交流共享。这不仅拓展、加深了所学知识,获得了社会实践的经验,培养了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关心他人、爱惜粮食、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美德。
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韩震先生说过:“教育不应该成为制造失败者的场所,而是激励学生的加油站。教育的目的不是筛选,而是培养学生的成长。”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精神,提倡参与、合作、调查和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编2002、12
2、《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新教案》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5
3、《历史与社会》七、八年级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 上一篇:中学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 下一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