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混交林栽植技术研究
时间:2022-11-29 02:40:08
导语:林业建设混交林栽植技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长期以来,我国在现代化工业和经济建设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林业资源不合理利用,也导致我国林业数量逐年减少,不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区加大了林业建设力度,混交林种植技术的应用,对于强化林业建设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积极加强对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林业建设中混交林栽植技术的功能
1.1有助于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对混交林栽植技术的研究力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不仅可以强化林业建设效果,还能够促使林业经济发展中创造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对混交林栽植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类型的树种进行充分应用,因此可以与多样化市场需求相符,再加上各地区有针对性进行树种的种植,可以提升林木生产速度以及产量,结合林木生长特性以及外部特征科学搭配树种的基础上,还可以提升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美学价值和观赏性。1.2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栽植多样化树种是混交林栽植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主要特点,这就能够为不同动物生存营建良好环境条件[1]。在科学使用混交林栽植技术的背景下,通过对树种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构建林业资源空间,提升林业建设艺术价值,同时形成舒适的栖息地,为多种生物生长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不断提升混交林规模的过程中,还能够促使当地空气质量的提升,将林业环境美化、绿化以及预防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最终实现生态平衡的目标。1.3有助于提升森林物种抗灾害能力。同单一化树种林业建设相比,混交林栽植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拥有丰富的树种,通过优化配置植物群落的方式,可以营建林内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为促进多种生物生长奠定基础[2]。多样性生物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物网呈现出复杂性较强的特点,能够产生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
2常见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类型
2.1乔木混交。乔木混交即在采用混交林栽植技术展开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所种植的乔木树种通常在2种以上,此时种间关系可以得到有效调节,对于构建稳定性良好的混交林具有重要意义[3]。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应对乔木及其搭配树种的种植环境、生长特性等因素进行集中思考,确保其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并且,还应对林业建设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环境进行分析,确保所搭配的树种能够产生较高的存活率,为完成混交林速生丰产目标奠定基础。2.2主伴混交。林业建设中,在确定主要树种的基础上,应科学合理搭配与之相适应的伴生树种,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主伴混交的效果,强化林业建设效果。在实际选择树种时,应在整个混交林的上层进行主要树种的种植,以阳性树种为主,而所种植的伴生树种应在整个混交林的下层,其必须对光照要求较低。林冠繁茂是主伴混交的主要特点,在对这一混交林栽植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工程中,应对伴生树种和主要树种的生长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高低搭配的结构可以促使良好的防护性能产生于混交林当中。通常情况下,在林业建设初期,在全林株数当中灌木以及伴生树种应占据25%~50%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主伴混交栽植技术应用中,对地质条件拥有较高要求。
3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的应用
3.1带状混交。带状混交即在采用混交林栽植技术展开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应优化选择2个不同树种,提升搭配合理性,混合交叉种植中,采用3行或3行以上种植方式。此时锁形成的混合林带可以给予观赏者一种规律性较强的带状感觉。3.2星状混交。星状混交即将其他树种适当种植在主要树种之间。要求种植者对树种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创造良好的混交效果。例如,混交刺槐与杨树时,当主要树种为刺槐时,应以3:1为比例进行栽植,强化视觉效果。3.3行间混交。这一混交林栽植技术具有相对简单的种植方法,需要将隔行混交应用于各个树种之间,通过合理搭配高矮不同以及形态不同的树种,来强化种植效果,最终提升混交林的观赏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林业建设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合理应用混交林栽植技术,强化林业建设效果。各地区在积极进行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分析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树种特性等因素,为从根本上强化林业建设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曲娜,闫德仁,胡小龙,齐鑫淼,袁立敏,薛博.黄柳杨柴混交林固定高大沙丘成效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9,39(3):23-26.
[2]冯志,赵淑静.宾县西部、北部半山区和平原区混交林栽植模式[J].科技资讯,2008(33):97.
[3]李传荣,国庆喜,刘丽娟,王凤友.红松中幼混交林的动态预测(Ⅰ)──裸地栽植红松的动态模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3):57-60.
作者:贺文萍 单位: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乡人民政府
- 上一篇: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
- 下一篇: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