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导向下科技转化研究

时间:2022-05-12 02:52:55

导语:新导向下科技转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导向下科技转化研究

国内外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经验借鉴

美国首创产学研结合的“硅谷模式”,一方面,由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产业化咨询服务体系来提升产业化速度,融合科学、技术、生产三方面创新要素,强调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应用的市场化与企业化,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另一方面,以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群为基础,将大学技术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出资、出项目,大学科研机构出技术、出成果,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科技成果不同转化阶段的目标,并制定相应措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加速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的进程中,英国政府提供大部分科研经费,强调科研成果有效的工业化应用,走“市场牵引”的发展道路。在以高校为主的研发基地与企业之间建立流畅的沟通交流体系。通过设立技术转让中心、发放多种形式的科研基金和奖学金,培养各主体的创新能力。此外,政府通过“企业计划”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展览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商业化与市场化。以“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通过设立“湖北省技术转移专项”,构建自主创新成果转移、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促进科技创业的“三轮驱动”模式,强化科技成果的应用导向,注重“校地”、“校企”之间的联动合作,据统计:2011年全省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200项,以1082项科技成果的扎实落地实现了高达90%的转化应用率,其中将近2/3的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是依靠“校企”合作的战略模式,共实现经济效益164亿元。在投入方面,实施“科技金融专项行动”,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联盟,融合金融、社会和创投三种类型的资本,着力解决省内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主要瓶颈,将技术、人才、资金、政策向产业技术创新集聚,力争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与资本化。在转化方面,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启动链接省、市、县(区)三级、完善“大院、大所、大企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和“湖北技术交易网”,形成“供需对接”的长效体制机制。遵循“政府引导,专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目标。针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立足于高效率落地转化的目标,以改组生产力促进中心、整合相关科技资源、组建技术转移集团为突破口,将科技成果转化的触角前端连接到高校,后端连接到满足企业诉求与完善资金链条,以市级战略功能区为主体,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载体,整合全市各主体内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打造“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出台了《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该方案着重强调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区域服务机构的联动机制的构建,科技成果、人才、资金等科技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的扎实推进。面对仅有20%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青岛蓝色经济区如何在在新导向下优化布局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海洋优势,开展深入全面的科技体制改革,以打造蓝色硅谷为发力点,着力通过平台建设与引进培育重点项目和企业来缓解海洋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渠道不畅、产业化进程缓慢,技术创新企业的规模、数量与层次处于劣势的局面,是青岛近年来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青岛首创在大学、大院、大所与大企业之间建立新型产学研结合的“双大合一”模式,以科技成果为纽带,形成发展链条,实现“同心双赢”。建立技术交易中介机构,搭建投融资平台、利益共享平台进行资本运作,完善相关产业配套体系,实现各主体技术关联、协同发展,充分运用海洋优势,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发展战略。纵观国内外,各地在促进和保障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但其中的共性因素不容忽视,各地为实现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与市场应用的互溶互促,打破高校出成果企业转成果的旧链条模式,让市场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市场积极探路,政府从旁推动,企业主体创新,协同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在新形势下创新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新格局。同时,强调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强科技创新宏观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提供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以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培育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有效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优化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机制。

推进福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战略构想

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作为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把握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围绕福建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新导向的基础上,福建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应着力于科技计划项目导向改革,立足创新链和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机制,集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各类科技主体平台,优化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环境,促进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协同发展,夯实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的落实主体在企业,然而落实瓶颈也在企业,为实现福建“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福建落地”的目标,扎实推进“政府财政投入经费主要投向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建在企业,高层次人才主要引向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主要由企业完成,科技奖励主要由企业获得”的工作任务,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成为当前福建提高企业引进、运用、再创造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于企业与市场的需求,通过产业技术与研究投入资金的引导,促进政府、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发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产学研集合带动集成创新,解决技术咨询与技术难题、完善技术入股和现代企业制度、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突破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效益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进一步提升企业将承接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与效率。技术市场以及各类科技成果孵化器、科技成果育成中心、专利技术展示交易等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中试培育基地的建设,是从机制上保证科技成果走进企业、落地企业;是高效整合各类科技主体平台内部资源,实现跨平台相互利用;是细化实化的将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交易、服务平台有效整体推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完善资金的投入运用,优化支撑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外部环境。如何保障科技成果落地企业、落地福建,一方面,打造面向研究、开发、产业化以及市场化等不同转化环节的创新主体平台,对经过中试、能产业化、有市场前景、可商品化的科技成果进行集成登记,形成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其他相关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协调发展,集聚与对接科技创新要素,营造并优化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政策环境。无论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还是福建面对新形势、把握新动态所提出的科技工作新思路,都凸显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构建福建特色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新模式中发挥作用,是当前以及未来福建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遵循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与外在规律,完善体制机制,立足于制定符合福建特色的科技公共政策的、以科技公共服务与平台建设为落脚点,通过中介机构或平台等第三方连结技术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三者协同发展,共同构建福建特色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新模式。

本文作者:官鸿工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