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区林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时间:2022-11-16 10:45:40

导语:安州区林业现状与发展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安州区林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摘要:本文阐述了安州区林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安州区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几点策略与建议:更新观念,向现代林业转变;加大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和补助力度;完善森林分类经营机制;在机制创新上应与时俱进。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安州区林业概况

安州区地形地貌复杂,山地、丘陵和平坝兼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变化十分明全县最低海拔为492m,最高海拔为3047.3m。全区辖18个乡镇,233个村,2406个村民小组,19个社区,总人口43.72万人。农业人口36.47万人,农村劳动力21.3万个,从事林业的劳动力1.76万个。全区幅员面积1182.511平方公里,山地占全县幅员45%,丘陵占37.7%,平坝占17.3%。林业用地面积89.35万亩,森林蓄积量29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9.77%;实施退耕还林9.27万亩,完成配套荒山造林11.73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18.07万亩,一般公益林面积65.04万亩。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20万亩和纸浆竹林基地10万亩,木本药材5.5万亩、特色经果林3.5万亩。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累计发展林下中药材5万亩、森林蔬菜5.8万亩,林下养殖生态禽畜年出栏量达500万只。2016年度林业产值达15.2亿元,农民人均实现林业显,收入1525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132%。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州区是绵阳市唯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绿色丰碑奖”的县、被省政府首批命名为“四川省林业产业强县”、“十佳生态旅游县”、“四川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集体”、“天保、退耕还林工程先进县”、“四川省委2012年度表彰的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安州区的林业和生态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辉煌成就。

二、安州区发展林业存在的制约因子

1.传统林业观念落后。林农特别是大山区农民,存在传统林业的思维方式,观念落后,以分散式木材经营为主,集约化程度较低,科学种植技术水平落后,林种单一,投入产出率低,生产周期长,影响林农的投入积极性,制约林业的发展。林农们主要以种植柳杉纯林为主,从清林、整地、栽植、抚育、病虫防治、管护到采伐最少投入也要2000元/亩,而收益只有6000—7000元,生产周期在15年左右,年均收益只有260—335元/亩。且柳杉纯林的生态效益也很低,在水土保持、水源含养方面也较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多度方面也表现为极寡,纯林在抗病虫和森林防火方面也较差,土地复种指数低,林地利用率低。生态建设在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2.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形地势和立地条件较差,交通、灌溉和抗旱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国家投入非常少,除防火道路有少量中央资金投入外,地方财政投入几乎为零。生产主要以人力为主,运输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山洪、踏方、泥石流等自然和地质灾害频繁,造成林地损毁严重,生态植被修复难度大、时间长。3.国家投入少且补偿标准低。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的双重任务,似农非农。在生态公益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国家只对重点公益林和退耕还林实施补偿,对地方性公益林却不补偿,且补偿标准十分低,重点公益林10元/亩,退耕还林地补偿标准还是十四前的230元/亩,导致农民投入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制约林业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的一个政策因素。4.机制创机新和人才培养不足。机制创机新方式还缺乏与时俱进,林业科技和人才需强化,林业科研基础支撑平台薄弱,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储备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科技产业化水平低,行业培训能力和培训规模未能适应实际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新形式的需要,林业科技专家所发挥的作用还应加强,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林业科技和人才队伍支撑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特别是林农的科技知识培训和普及有待加强。种苗管理和质量监督检验手段落后,林业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比较落后,资源管理压力居高不下,森林经营粗放;危险性森林病虫害任务艰巨;森林防火任务日趋繁重。

三、策略与建议

1.更新观念,向现代林业转变。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府制定一些政策和配套措施,尽快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促进林地流转、林地租赁,变分散经营为主的模式为集约化经营。借鉴和推广成功运作的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功的运作模式和经验,让林农以林地折资入股,保底分红。发展和壮大专业合作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和业主大户,提高抗风险能力。变纯林为多种混交林,立地条件好土壤肥力高的林地适当提高特色经济林和珍稀种树种的造林比例。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立体林业,有条件的地方多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搞好多种经营,特别是退耕还林地的利用,充分发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项目的中央补助资金带动作用。提高复种指数,高效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以短养长,长短兼顾,多提供农林牧产品,特别是绿色和有机食品供给,使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由传统林业向现代农林业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加大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和补助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灌溉和抗旱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和减少林农的生产及运输成本。国家在政策、财政和税收优惠方面对林业应加大扶持力度,财政、交通、水利、农业和畜牧等多部门可以采取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扶持,培育和做大做强林业经济。结合林业产业强县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生态功能区建设等项目,对种苗、有害生物防控、疫苗、圈舍、技术培训、森林防火及水电路等设施设备进行补助,不仅中央投入,地方财政也应纳入适量预算投入林业经济建设。3.完善森林分类经营机制。生态公益补偿事业和退耕还林应尽快提高补偿标准,建议重点公益林提高到50—80元/亩,退耕还林300斤原粮按现市场价,应提高到630元/亩以上才算合理,而且地方公益林也应该给予补偿。加快健全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分级的森林分类经营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提高生态和产业发展补偿标准。4.在机制创新上应与时俱进。出台政策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真正想在林业上求发展,能给林农谋利益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强化林业科技和人才培训,加强与高校和林业科研单位的联系,加强科技成果储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科技产业化水平,运用现代先进科技设备进行种苗检疫、检验和病虫害防治,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良种补助范围和标准;合理配备林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专家的作用,解决好专家们的后顾之忧,提供良好条件让有真才实学、理论功底深厚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们下到基层,实地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生态文明和林业经济建设多作贡献。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因缺技术的林农提供无偿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种养技术和经营水平;政府职能部门做好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定期,做好市场预测预报和引导工作,化解市场风险,从而使其获得较大收益,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安州区可利用的林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政府及职能部门扶持力度一旦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会迅速提高,林业经济在安州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振兴、社会安稳中将在很短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为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安州区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林业产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较大贡献。

作者:马国友 邓立宏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邓立宏,邓雯尹.安县立体林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林业实用技术,2013(9).

[2]邓立宏.安县立体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

[3]邓立宏.安县林下产业经济生机盎然[J].绿色天府,2011,4(35-37).

[4]邓立宏.安县林业生态建设创造新辉煌.中国林业,2011(5A).

[5]唐波,邓立宏.浅谈林业在安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策略与建议.新经济,2016(9)(总第4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