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林业投资效益的路径
时间:2022-09-06 09:40:37
导语:提升林业投资效益的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林业投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生活效益。社会效益主要反映的是投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就业状况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反映的是投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个人生活效益反映的是投资对个人生活水平的影响。追求良好的投资效益是每个投资者共同的目标。在此,试从投资观念、投资体制、产权制度和政府职能等方面对提高林业投资效益的途径进行探讨。
1.端正投资观念
正确的投资观念会减少林业投资决策失误和因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为此,在林业投资活动中应树立四个观念。首先,应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只重视对已有资源的利用而忽视了资源的再生。那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的行为,是对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从社会的角度看,得不偿失。据1997年的资料,黑龙江省的森林可采资源比建国初期下降了85%左右,40个林业局中有一半无林可采。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1.2%。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黑龙江三江平原9个县(市)、内蒙古24个旗(市)、甘肃河西走廊17个县(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3个县(市)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一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判断比较,发现北方四省区10年来刨草毁林现象严重,开垦土地总面积194万h时,其中有49.2%的面积在开垦后因沙化而撂荒。在林业投资中,应该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严格限制采伐和加工利用天然林项目及毁林开荒项目。其次,应树立科技开发观念,提高科技对林业投资效益的贡献率。科技开发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资源开发。林业科技开发是大有潜力的,如,快速育林技术的开发、果树新品种的开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开发等。此外,蘑菇、木耳、人参、鹿茸、灵芝、熊胆等山、林地区的特产,长期以来总是以原始形态展示在商品拒台上,对这些特产有效成份的提炼技术也有待于开发。总之,林业生产不能停留在自然水平上,而应该加大高新技术的含量。再次,应树立综合开发的观念,提高林业投资的总体攀益。.林业投资不仅仅是将资金投入生产周期较长的植树造林项目和消耗资源的木材生产和加工项目上,还应该投入到森林旅游误乐项目、森林休闲公园项目、野菜种植加工项目、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基地项目、以动物为原料来源的制药项目、果林投资项目等多种经营项目,以增加林区资源利用价值。最后,应树立地尽其用的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考虑比较多,而对土地的利用考虑较少,宁肯让土地撂荒,也不肯让个人开发利用,甚至当荒地承包人辛辛苦苦地把荒地利用起来,将要取得经济效益时,发包方以保护国家或集体利益为名撕毁合同,强行收回土地使用权。在国家和集体无力开发荒地的情况下,应鼓励个人投资开发,特别是对于已沙化的土地、荒山,可以对个人放开。在个人得到经济利益的同时,社会也得到了因生态环境改善而产生的效益。
2.深化投资体制与产权制度改革
林业投资体制合理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投资效益的高低,应该根据不同项目投资效益的性质构造林业投资体制。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应侧重投资于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社会效益突出的项目,如,农田防护林带的投资,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投资,造林工程投资,林业科技开发投资,林业院校、科研单位、行政管理单位的投资,城镇绿化投资等。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权可按项目的大小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计划部门之间划分,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申报项目,城镇绿化项泊由城建主管部门申报。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拨付,并建立跟踪审计投资使用情况的制度。城镇绿化所需资金还可按“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方式从社会集资。企业作为利润的追求者,侧重投资于有盈利可能的项目,如,森林旅游娱乐项目、各种制品加工项目、经济林繁育项目等。企业投资项目的决策权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凡是步及土地开发利用或林草资源利用的项目,企业都应报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审批,报计划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投资项目涉及哪个行业的,就将立项情况报哪个行业的主管部门备案。凡是不涉及土地开发利用和林草资源利用的项目,均应由企业自主决策,报计划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当然,有些事项需要依法办理手续,但这不属于项目决策问题。简化企业项目审批程序,对某些项目以备案登记制代替审批制,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便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投资不得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个原则问题。企业有盈利性的投资项目,必须由企业自筹资金,政府不负责为企业筹集资金。国家不负责为企业提供资金,可以从预算上对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形成一种约束,避免企业向国家争资金、盲目上项目的现象。个人侧重投资于荒山、荒滩、荒地、荒沟的开发利用项目、沙化土地利用项目、山野菜种植加工项目等适合个体经营的项目。应鼓励个人承包沙化土地、贫奋土地的开发利用(用于植树造林或种粮种草),承包期应在2于一50年之间,以保证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调动其投资的积极性。对于个人投资,从个人立场上看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从国家立场上看,要考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除了土地承包需要依法签仃合同、占地要报批外,个人投资于什么项目,只要不属于国家禁止的范围,就应由个人自主决策,同时报当地政府部门备案登记。就是说,个人投资项目的选择应由市场去调节,而不是素行政拉制,如果由政府审批,社会管理成本就太高了。个人投资所需资金也是由个人自行解决。个人筹资的主要途径是申请银行货款、从他人那里借款和自己的积累。
投资项目的产权管理体制也是影响投资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产权不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责任心就不强,投资效益自然会受到影响,应按照“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来建立产权管理体制。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个人承包土地时,由个人投资形成的林木等地上定着物和附着物,其所有权应归投资者,那种以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为借口肆意毁坏承包者投资培育的林木的做法是错误的。二是国有林业企业用银行货款、发行债券等负债所形成的资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说,在债务未偿还以前,这部分资产应归债权人,但债权人对这部分资产只有依法受偿的权利,而没有支配的权利。当债务偿还之后,如果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增加,则增值部分的所有权归属于原值部分的所有者,即归国家(股份制企业则归各股东),而经营权仍归企业。应将经营者的利益与资产增值率挂钩,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对于国有林业企业投资形成的资产,没有必要单设林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来负责产权管理,因为经营权既然归企业,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所有权管理,再另设公司就只能徒增管理成本,降低投资效益。
3.理顺政府职能
在林业投资中,政府的职能除了对具有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项目直接投资以外,还对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实施管理,其管理水平也是影响投资效益的一个因素。近几年,理论界对政府的间接管理、宏观调控谈论较多。我认为,政府在林业投资管理中,间接管理与直接管理、宏观调控与微观干预都不可少,只是以前政府对企业投资直接管理的目的是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此处要谈的是政府出于社会效益的考虑,对企业投资进行直接管理。如严格禁止乱砍滥伐树木的行为;依法追究故意毁坏他人林木者的责任;严格禁止乱占耕地的行为和私自进行土地开发的行为;对森林资源消耗量不大于生长量的,应加强监督检查;审批投资项目的选址报告;监督投资活动中的劳动安全情况,建筑质量、建设物资质量和项目投产后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及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状况等。
- 上一篇:林业投资成效考评
- 下一篇:林业局党性纯洁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