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投资状况及措施

时间:2022-09-06 09:14:27

导语:林业工程投资状况及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林业工程投资状况及措施

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投资逐年增加。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投资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生态建设投资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的现象。因此我们应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现状,采取必要的对策来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加以引导。

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的对策研究

1、稳定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数量首先,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多元化和多样化地解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来源。例如:以附加税的形式向全社会征收,通过财政举债、发行生态彩票等形式获得。或者对依托森林获得收益的单位,如水利、水电、旅游等部门,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受益单位的性质和经济能力以及森林资源状况,征收生态补偿费。其次,运用政策调控手段,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国内外的企业及个人、金融机构、出资公司积极参与生态林业建设。动员人们自愿为生态环境建设捐款。采取一定的灵活政策,如通过授予冠名权,树碑、建亭留名、种纪念树、认养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多种形式,拓宽社会捐助渠道。吸引外资和社会各界资金用于公益林建设。最后、通过产权的确认和分配,积极培育薪林生态效益交易市场,从市场交换的角度实现生态林业发展的资金自积累。

2、调整投入方向,创新投入机制首先,调整投入方向,在投资结构中,以工程建设为主,如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和森林管护,而对于职工就业、社会保障以及企业转产项目投入相对薄弱,更不用说涉及天保地区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投入。因此,必须调整投资结构,建议将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公益性投资和产业性投资,对不同投资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投资渠道和方式,包括政府直接投入、税收优惠、贴息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其次,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政府为主、多方参与”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方参与的灵活的投入机制。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地区协调发展相关的基础性和生态公益性为主的发展项目,建立“政府为主、多方参与”的机制,发挥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地区协调发展相关的产业性为主的科技,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机制,按照市场取向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鼓励和推动经济主体投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地区建设。

3、完善“政府提供+市场生产”的投资运行机制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当按照购买者和提供者分离的方式,加快推行“代建制”,实行政府投资,市场化运作,工程化管理的模式。如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选择有资质的造林工程队承包造林,同时,聘请具有造林监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全过程的监理,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在这一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只要按照报账制的要求,验收造林公司提报的造林成果,再按合格的造林面积兑现资金即可。生态林业建设政府提供资金、公司企业化经营的运作模式,实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企分开,企业化市场化经营,不仅能够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林业建设,也提高了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得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4、健全资金安全运行和绩效评价机制应认真构建包括从发现警情、分析警兆、寻找警源、判断警度以及采取正确的预警方法将警情排除的全过程的预警机制,使决策部门对资金安全态势进行跟踪监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不断完善和健全资金安全运行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以确保资金运行的安全、高效。另外,只有合理有效的使用好资金才能真正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应形成一套健全的资金运行的绩效评价机制,分别不同层次确定绩效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制定评价的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逐渐健全政府组织评价与非政府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机制,以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小结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投资现状后认为,只有形成“政府提供+市场生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运行机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融资风险评价机制和努力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监管,才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