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技术及应用管理解析
时间:2022-01-05 10:27:51
导语:林业种植技术及应用管理解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对推动生态城市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提高林业种植技术水平,建立健全林业管理机制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解析,林业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便推动我国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种植;种植技术;管理
大力发展林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人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关注林业发展问题,引进比较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林业种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当前,随着生态意识的加强,林业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影响林业种植的因素
林业显然已经成为生态环保经济的主要内容,林业建设范围日益扩大,并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拥有土地的农民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在增加农民收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种竞争压力。但是由于农作物种植周期比较短,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因此,造林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人工费用和育苗等费用逐渐上涨,当地政府对林业发展资金支持不到位,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林业的健康发展。
2林业种植技术
2.1加强幼苗的抚育工作。2.1.1消毒。影响植被生长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植被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我国的植树造林面积十分广阔,但同时也是病虫害高发的国家,森林病虫害对植被的影响十分严重,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防治森林病虫害包括许多手段,其中最常用到的就是对幼苗或种子的消毒处理,通过消毒提高幼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直接可以采用将种子浸泡在消毒液里面的方法,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幼苗的作用。2.1.2催芽。催芽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加快种子或者是幼苗的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同样可以采用浸泡的方法,将种子浸泡在营养液中,时间和营养液比例都要按照要求严格控制,同时采用催芽的手段,可以更好适应种植的时间,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2.1.3浸种。如果植树的环境相对比较潮湿,丰沛多雨,且温度比较适中,不存在明显的温差,在这种的环境下则可以考虑采用浸种的方法,如果种植的季节正好处于雨季,不能充分掌握降雨的情况,为了保证发芽率会优先选择干种子,这样更能适合种子存活。同样的如果种植的季节比较干燥,降雨较少,对土地的湿润度无法准确掌握,并且温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是不建议采用浸种的方法进行预处理的。由此可以看出,浸种处理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2.1.4栽种预处理。栽植播种首先要考虑习性和自身的特点,主要是要根据种子的生物特性,判断其是否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并且根据植物的习性,像耐寒、喜阴等,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匹配的植被进行种植,这也是选择树种的最基本原则。为了进一步提高造林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幼苗抚育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促使森林系统拥有完整的防护体系,具有抵御病虫害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尽可能减少自然危害对森林系统造成的影响。选择良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选择无遗传病症和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种子进行培育,在栽培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种子的保护工作,避免种苗的损伤和水分流失,保证种苗的健康。选择树种要依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同时也要尽可能丰富树苗的种类,避免过于单一的问题,最好选择经济效益好、具有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强的树种[1]。2.2病虫害防治。2.2.1加强种苗的检疫工作。近几年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了显著提升,想要保证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就必须要加强林木种苗的检疫工作,注重林木种苗的培育环节,提高种苗的抗病虫害水平。因此,在实际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选择优秀的种苗,根据林业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方式,以便提高森林树种的多样性,构建良性的生态平衡体系。2.2.2.完善病虫害预警机制。我国的林业病虫害比较高发,针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预防要比治疗更加重要,预防病虫害是整个无公害防治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要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体系和预警机制。将预警机制作为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参考依据,要求预警机制和监测体系必须要及时捕捉森林系统的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反馈,尽早解决。林业病虫害具有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的特点,所以一旦发现要采取有效措施尽早治疗。同时对病虫害高发的季节,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病虫害的产生。由于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发病的性状和规律都不相同,存在较大差异这给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在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监测体系之前,一定要充分掌握当地林业病虫害发病的基本规律和不同病虫害的特征,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提高林业防治病虫害的能力[2]。综上所述,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完善病虫害预警机制,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每天巡查,并记录当天的巡逻信息,特别是在病虫害高发的季节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方案,保证病虫害的预防效果。
3管理问题分析
3.1林业结构有待完善。林业种植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油松类植被的种植数量较多,随着油松类植被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很容易影响林业结构的平衡性。树种单一也是容易诱发病虫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植被的种植种类,调整林业结构,打造复合型群落,确保林业树种的多样化和结构的合理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像我国的一些大型森林公园和环境自然保护区等区域植物的多样性状况良好,这些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城市在进行绿化建设时,通常会选择一些成活率比较高的植被,并且配置大面积的草坪。但是植物种植比较单一,多样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单一的植被种植,会让城市建设失去个性和创意,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植物的绿化价值和美学性并没有完全掌握,城区文化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主要表现为公共区域的植被种类比较单一,严重制约着城市绿化的科学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在冬季,为了达到增添城市活力的目的,可以选择栽种常绿树种,不仅经济效益可以得到保障,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3.2林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目前,人们还是习惯于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在实现节约化和规模化等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林业管理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提高林业管理的科学性。3.3林业规划不符合标准。首先需要认识到大力发展林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林业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更加应该重视其生态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为了城市美观,就大规模引进灌木或者是乔木,不考虑生态效益或者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就会造成规划和标准不匹配。所以在选择树种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功能性和绿化价值,还要综合评估树种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特征,例如:干旱地区就要引进抗旱和耐寒的树种。树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应该作为树种选择的首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遵循科学配置的基本原则,全面提高林业种植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带动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3]。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社会对林业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越来越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选择树种和种植技术,才能够起到环境保护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学勇.基于生态模式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5):104.
[2]王秀玲,李雪芹,范春晖.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04):161.
[3]张正菊.林业种植技术及其应用管理问题解析[J].现代园艺,2018(24):29~30.
作者:杨晓民 张美军 刘继德 单位:白银市林业和草原局
- 上一篇:高中函数单元教学设计分析
- 下一篇:造林绿化林业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