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措施

时间:2022-12-12 09:33:52

导语: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林业的快速发展。为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重视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本文通过从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的投融资与社会化服务管理以及科技创新入手,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措施及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自1981年以来,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经历了较多次的改革。1981实施的“林业三定”改革,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方式,让绝大部分的林农都分配到了自留山。但由于改革中的缺乏明确的山林产业主体,致使林业产权含糊不清,再加上经营主体的缺失,都不利于林业的发展。2003年正式开始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同年,福建省被首先定为国家林业局试点省份。于2004年,江西省7个试点县市也先后进行了林业改革。2006年,林业改革已全面落实。通过全国林改的落实,明确了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同时,也明确了林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以及收益权,赋予了林农切实的物权,有效促进了集体林业的稳定发展。

2林权配套改革的案例分析

林改是通过调整围绕林地权益为主体的森林资产权益关系来实施的一项综合性改革。其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一直以来的发展问题,拓宽了林业的性能,并提升了林业的市场竞争力。虽然林改获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其后期伴随的问题也较多。2.1森林资源管理改革。森林资源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直接影响到林业的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经林改后,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于森林资源管理保护与利用、森林经营主体较多以及采伐指标不明确等不合理性,与以往相比要更为明显。因此,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是目前林改工作中的首要解决问题。2.2构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长效机制。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已被全球各国所重视。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对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随着全球变暖以及高发的洪涝灾害,都引起了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由于森林资源具备的商品属性和生态属性,使得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同样具备双重属性。森林资源的保护,有利于生态家园的建设,森林资源的利用,能促进林业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为确保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备合理性与科学性,应构建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长效机制,为林业的后期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2.3提高森林资源流转的规范性。森林资源流转,即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包括森林和林木的流转,其中主要以林地流转为主。森林和林木归属于地上附属物,能根据拥有者的要求进行流转或是自行处置。林地流转的本质是林地资产与相应经济权利的转移。目前,较高的森林资源流转频率以及缺乏规范性的林权流转签订,致使森林资源的流转问题较多。此外,过于苛刻的森林采伐限制、缺乏完善的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的缺失,都加重了林地流转市场的问题。由于森林资源流转市场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缺乏相应的流转中介组织和正确的信息传播途径,严重制约了森林资源的流转。此外,林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科技水平、信息服务都还有待加强。通过林地林木市场机制和流转监管机制的构建,有益于森林资源竞标竞拍的落实;针对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可通过区域性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的构建,来实现跨区域性的森林资源交易。

3投融资体制改革

3.1促进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摸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并加大利用信贷与社会资金。通过多方面、多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并采取一系列普惠政策予以支持,从而最大可能给林农抵押贷款营造最佳条件。可以通过几种有效措施,出台长限期低利息的信贷服务、各贷款机构适当放宽相关贷款条件、进一步规范林权等相关权利,并面向小额贷款建立完善的贷款制度、退出新型与林木生长相关保险险种,促进林农发展抵御融资风险。3.2建立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林业产业化重要途径。林业经济是林农实现自我发展、完善以及保护的重要组织形式与经营模式。伴随不断提高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基于家庭为基础的承包制与大市场环境之间形成矛盾,因此,应基于市场机制重构林业合作经济模式。突出产业化品质路线,提升林产品品质,以林农市场为主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新能力,把握先进科技手段,基于利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增收营造林业合作新型经济模式。3.3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林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应当逐步开展并健全多种形式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基于传统的林业政府机构,建立新型的个体与公私合营的服务模式,并最终形成供产销一体化以及贸工农有机结合的经营机构;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漫步走向市场并以有偿服务为基础,促进林业社会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针对相关林业服务人员,应当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服务质量以及责任心。此外,基于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整个林农架构的素养,以充分展示农村科技专业户的带头作用,提高林农对科技技术的认识,提升品牌竞争。3.4科技创新管理改革。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而言,创新永远是其进步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则是其中重要一股洪流。基于科技管理架构所实施的林业管理创新,有效推动林业发展。此外,有关林业科研相关项目应当依据市场变化规律与竞争机制,基于创新性、可行性以及超前性原则进行,提高对高精尖技术项目的扶持,加强对外交流,通过合作等吸取相关有用经验。与此同时,还应注重保护与管理知识产权。基于科技示范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及其建设,通过对林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实现农民收入的提升,有效确保实现林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之间效益同步提升。相关科技示范项目可以依托相关技术培训规范、试验标准示范以及基地推广和科技知识普及等手段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辐射圈,进而帮助农民提升造林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造林氛围。

4林权配套改革的重点内容

改革是一项结合部门内部管理与外部政策投资等各方面的综合性工作。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面落实的过程中,已具备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相应的政策。然而,林改作为后续的改革,在后期的发展中,势必会使得配套改革造成与以往有所不同,且有利于对目前所获得的成就进行稳固和健全。配套改革的重点为:4.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林地分山到户,提高了林地林木经营流转的灵活性。然而,由于我国缺乏与森林资源流转相关的法律法规,致使森林流转缺乏合理性与规范性。因此,必须提高对森林流转法律法规的制定。4.2加强内部管理。经林改后,林业管理无法继续使用原先的管理模式,为确保林改后管理模式符合林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强林业内部的管理,合理调整工作模式。4.3吸取试点经验。合理利用试点工程的林改经验,全面促进林权配套改革的施行。

5结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属于系统改革,其中配套改革属于系统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各地区都应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确保林改符合自身区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蕾,奉国强,等.南方集体林业产权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2002(3)

[2]朱东亮,贺东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升值因素分析[J].东南学术,2007(3)

[3]许志宏.关于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4)

作者:汉运河 单位:贡山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