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时间:2022-04-11 04:45:00
导语:林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林业产业化经营,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和重大的制度创新。作为林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的、小生产经营方式的扬弃和超越,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的变迁对生产发展的必然反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从历史及哲学的高度,对人类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具体来说是对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它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及思维方式,是对唯经济的、掠夺性、自利主义的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否定。在推进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弄清这两者的本质内涵,摆正这二者的关系。从哲学层面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世界观”问题,因而需要发展的哲学理论来回答;而产业化则是一个发展的“方法论”问题,因而需要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来回答。不同的发展观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展结果。因而发展观是发展问题中最根本性的问题,是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是制订经济政策的依据,是评价经济结果的尺度,是指导经济工作的总纲。林业产业化无论从内涵、目标及手段上都是与可持续发展观相统一的。因此,在实施林业产业化进程中,关键在于如何将可持续发展观细化为发展战略,融合于产业化进程之中,用以指导产业化的过程。
一、转变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观,实施生态发展战略
在推进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发展价值取向的转变及发展观的革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观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可以断言,本世纪是生态文明观居主导地位的世纪,从工业文明观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确立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林业产业化进程中,将生存观与发展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观为取向,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于战略高度,把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利益与局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那种粗放的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战略,转移到合理保护、集约式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生态发展战略上来。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由于林业承担着中国21世纪农业、生态环境与整体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必须把林业发展置于基础产业地位,切切实实地在政策、投资、税收等方面将林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来办。将林业产业化与江河治理、水土保护及环境保护、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实行整体推进、综合发展的策略。
(2)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林业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给予明确的界定,使林业生态环境资源资本化。在制度上,建立合理的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林业产业化运动(因此说生态经济学是生态文明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和生存发展经济学)。
(3)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实施区域发展诊断、实际效果的测定及发展程度的评价,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工程和示范区域网络,提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模式。
(4)对于森林资源、根据“生态利用”原则,采用“地域分工,分类经营,总体协调,效益最佳”的方针,建立森林资源的多项利用制度。从而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前提下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前提下的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5)加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及社区林业的建设。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时空利用程度,从而提高复种指数和经营指数,在同一块土地上既生产农作物,又生产林产品或其它种植业或养殖业产品。实行乔、灌、草结合,充分利用上、中下层空间,林中放牧,林牧结合,以林养地、采叶养牛、羊、猪、兔,林地培养食用菌和名贵药材等,这也即是所谓生态林业或立体林业模式。所谓社区林业又称社会林业或乡村林业。它是通过杜区群众的积极介人和参与森林保护、管理等经营活动,建设森林资源,改善乡村环境,扩大农村社区就业机会,提供薪材及林产品。生态乡、生态村及生态县是以村、乡、县等为经营单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经营、良性循环的典型生态经济系统。
(6)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为保证环境质量和保证在收获与更新循环平衡基础上资源的持续产量,以及物种保护,要求进行自然保护,即保护整个生物界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的大自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措施,它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长期保护和恢复的自然综合体。具体来说是在自然环境整体内划定一定空间范围,包括地域水域,在其所属范围内严禁开展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一切经营性、生产性活动。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管理和改造生态系统的战略基地。总之,产业化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即STES)协调发展问题。只有逾越学科界限,超越部门利益,跨越时空范围,把可持续发展概念从意愿变成行为,从口号变为科学,从政府行为变为各经济组织和群体的共识,变纵向为横向、联宏观与微观、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技术手段、管理体制和观念行为人手,把经济活动严格置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控制之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实施科技发展战略
在林业发展政策相对稳定和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产业化进程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要实现林业经济的犬发展,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不断提高林业投人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益效率,进而提高林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与这一目标要求相比,我国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还存在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在多出重大突破性成果,加速新品种、新技术更新和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林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形势;2.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深人林业生产的主战场方面也还很不够;3.是在促进规模经营和种养加、林工贸一体化、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方面,还严重不适应林业形势和任务的需求,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是推动国有科技发展的主体,各级政府切忌将科技发展战略变成口号战略。在科技发展战略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有:1.不断增加对科技的投人;2.制定详尽且切合实际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3.制定各种政策,规范科技行为、引导科技方向,鼓励支持群众性的科技活动。其中,科技发展规划是核心,它主要解决“集中有限资金,集中主要力量,突破关键技术”,“解决部门分隔,各顾一头,不能形成合力,也形不成气候的问题,’;也可以调动和组织科技人员解决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科技问题等。通过科技发展规划把从科技发展考虑问题与从产业化发展考虑问题结合起来,围绕林业产业化的目标,在林业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出现一批突破性技术,形成以高产优质高效为核心,能合理利用林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新技术体系。
(2)林业科技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要根据林业科研的特殊性建立林业科技与经济有效关联的新型林业科研体制,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及林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林业科技推广要有重大突破。首先是林业科技推广观念的革命,由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广大林农)为中心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其次是林业科技推广机制的转变,由单纯行政手段推广转变为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第三是稳定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推广水平;第四,坚持林业科研队伍及机构、林业推广队伍及机构、林业经济组织及林农的密切协作,加快林业科技推广的速度。
(4)普及现代林业管理知识,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决策水平。人们已经把信息技术作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但往往忽略了林业经济管理和决策技术的发展和它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现代林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林业,墓本特征是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和现代农民,管理在现代林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林业管理技术包含了信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但内涵比信息技术更丰富,包含了经济决策科学和方法,例如从市场预测、产量预测、投人决策,到生产过程中的因地、因时、因品种的差别管理技术等等。所以加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对实施林业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大作用。软科学研究至少在四个方面起着决策参考作用:1.对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科技问题提出政策建议;2.对林特产品需求和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3.对林业资源管理政策提出方案;4.对科技项目的立题、科技成果的推广从技术、经济、生产、生态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
(5)大力开展“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至今巳有100多年历史,许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本质上属于一种广义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如期刊杂志、电视、电影、报刊及群众性集会上传播科学知识,报道科学技术的近况和新发现,宜传新产品中所包含的新的技术等。在推进林业产业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开展“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各级政府、科研及技术推广机构应通过大量有效措施宣传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经营制度等,加快林业新技术扩散.不断提高林农及职工队伍的科学素质。
三、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在21世纪中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谁就将是21世纪的胜利者,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如果说20世纪仍然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完全进人“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端新的时代。林业产业化是世纪之交林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它担负着发展山区经济、推动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素质,实现广大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所以充分利用我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挖掘人力潜力,就成为推进林业化,实现林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
(1)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宏观上能有效指导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复合型领导人才。它们懂法律、通政策、晓专业;能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能牢牢把握发展的大局和正确方向,掌好舵。他们政治品质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为人民服务信念坚定;这样一支干部队伍能够成为引导林业产业化,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及生态持续发展的中坚与核心。
(2)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林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产加销、林工贸的一体化发展,因此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企业家是以企业资产增殖为经营目标,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财产(即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物质财产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经营中占有企业的整体资产,独立、创造性的组织和指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专门经营者群体。以上定义具有以下四个的内涵。其一,企业家是先进生产方式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因此,他们必须实际占有企业的全部资产,并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如果企业家对企业资产没有支配权,那么,他们就无法主动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也谈不上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其二,企业家是经营管理的专家,尤其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否则,他们就没有能力对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当然也就没有资格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其三,企业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具体组织者,他们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资产的增殖、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四,企业家具有现代商人的本质,他们经营和发展企业的经营原因,一般在于追求超常收人这个利益动机。因而,他们是以自己拥有的知识财产权作为资本,直接参与企业剩余产品(净利润)的分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队伍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建立一种能使“经营”能使人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并使他们的权益通过契约的形式予以保障,逐渐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企业家。其二,实行企业家的社会选聘制。企业家阶层是在竞争中形成的,靠传统的任命制或选举制,都很难产生合格的企业家,只能形成或单纯偏重国家利益(且主要又是地方或主管部门的利益)的“官员式经营”,或单纯偏重职工近期利益的“工会式经理”,无法形成“国家一企业一职工”三元制衡机制。当代合格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产值最大化”,而是“企业增长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从长远、综合及宏观的角度,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产品开发决策”及“收人分配决策”等。
(3)培养或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技术创新及市场开拓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进林业产业化,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积累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技术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技术上自立,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知识积累、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而知识积累和技术积累,都体现在人才身上,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是推进林业产业化,“科技兴林”、“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其一,提供足够科研经费,在制度上保证科技人员在研究与开发费用有稳定的来源;其二,引导科技人员正确选题定项,将它们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紧紧的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加快其成果的转化工作,使其研究与开发的成果能很快的转化为生产力和对市场的有效供给;其三,不断地改善他们的待遇,消除他们的后顾之优,使他们全身心的投人研究与开发工作。
(4)大力提高普通劳动者及林业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就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主要靠基础及学历教育,但对于一定时期特定产业的发展而育,主要靠对职工队伍的技术培养。一支具有较商科学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能有效参与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有效吸收、转化和利用技术进步及创新的成果,而且也是新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即是:林产品加工的高附加值化、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纵向深化、林产品科技及知识含量的不断增加。这一重大的发展趋如果没有一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职工队伍.是难以适应并予以把握的。总之,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人才战略是林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基石。所以,人的素质问题,既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学理论问题,又是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中一个极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 上一篇: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方案
- 下一篇:农村环境综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