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进口经营管理思考

时间:2022-01-03 01:58:00

导语:木材进口经营管理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木材进口经营管理思考

摘要:通过对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全国木材总体供需情况、木材及木质产品进口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木材供给安全保障的对策。在现阶段我国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发展生态林业和用材林基地建设,编制并实施“全国人工用材林发展专项规划”,合理配置森林资源,进一步完善国家信贷扶持政策和投入机制,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增加木材资源储备和供给能力,最终达到保障国家木材供给安全的目标。

关键词:木材;进口;森林经营

2009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给我国生态建设、现代林业发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提高林产品供给能力,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维护国家木材安全,都需要林业强势推进,更需要林业科学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家有关部门业已着手开展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根据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在短期内实现我国木材自给自足是有一定困难的。笔者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生态建设和用材林基地,合理配置森林资源,建设国家木材供应基地,进一步完善国家投入机制,分区布局、分区施策、定向培育,才能逐步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从根本上建立起国家木材供给安全保障体系。

一、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共计19545.22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49.13亿m3,森林蓄积量为137.21亿m3。森林面积在全球排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全球第6位,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但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的2/3,居世界第139位。按我国13亿人口计算,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5hm2,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44位;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0.55m3,只有世界人均森林蓄积占有量的1/7,居世界第112位;我国人均年木材消耗量仅有0.28m3,相当于世界人均年木材消耗量(0.65m3)的34%。全国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为85.88m3,每公顷年均生长量为3.85m3,平均郁闭度为0.56[2]。由此可见,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是总量不足、质量较低、人均占有量少,供需矛盾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对林业的较高要求极不适应。为此,在进一步加快发展和巩固生态林业建设成果的同时,现阶段林业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人工用材林,加快人工林资源培育,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增加国内人工林木材的供给能力。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构筑国家木材供给安全保障的根本保证。

二、木材市场供给水平与消费情况

(一)木材产品市场总供给情况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随着经济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对木材及木材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木材供给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全国木材市场总的供给情况有如下特点:①总供给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木材市场总供给量为22413.00万m3,2008年达到了37131.58万m3;②在总供给量中,进口原木及木质产品论文折合木材数量增加明显,2003年为9758.93万m3,2008年达到15524.30万m3[3];③国内商品材产量所占比重较小,生产潜力不大,供需缺口明显(见图1)。

(二)木材产品市场总消费情况

1)近年来我国木材产品消费总量逐年增加,其中主要用材(包括建筑业和工业用材折合木材)的消费量增加明显,平均每年增加的需求量大约在3000~4000万m3[3](见图2)。根据对我国木材产品总供给情况分析,总消费量大于总供给量。

2)我国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一直呈刚性增长,国内木材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将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回归自然、崇尚绿色和低碳生活的新形势下,作为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木材产品备受欢迎,需求将更加旺盛。第一,近年来我国的原木进口量猛增,从1999年的1013.5万m3提高到了2007年的3713.3万m3[3]。工业用木材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内市场对国外原木进口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而且增速较快(见图3)。

第二,近10年,我国锯材、木浆的进口量也呈逐年增加态势。这说明我国在现有森林资源状况下,还无法解决国内木材及其产品的供应问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是逐年增加(见图4、5)。

(三)世界木材需求

近10年来,世界木材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07年世界工业用原木消费量为17.72亿m3,比1997年增加11%。据预测,2030年全世界工业用材将达到24.6亿m3,比1990年增加47%[4]。由于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各国政府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纷纷开始限制原木出口。近年来木材贸易摩擦日益突出,国际木材需求也不断增长,今后我国进口木材资源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势必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给国家木材的安全供给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三、建议

我国对木材的消耗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木材消费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量还会越来越大。解决我国木材供给安全保障问题,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补双赢。首先,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快培育国内木材市场,尽快提高国内木材及其制品的供给能力;其次,从国际木材市场进口木材及其产品,只能作为国内木材需求的调节与补充。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强化森林经营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森林产出率根据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在乔木林面积中,幼龄林面积达5261.86万hm2,蓄积量有148777.11万m3;中龄林面积为5201.47万hm2,蓄积量有386141.65万m3;幼中龄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67.25%,蓄积量占乔木林蓄积量的40.03%。全国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为85.88m3,每公顷年均生长量仅为3.85m3[2]。由此不难看出,我国乔木林资源存在着幼中龄林比重过大、每公顷蓄积量较少、年生长量较低的现状。要改变这种资源现状,就要大力推进森林经营工作,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编制全国森林经营规划,制订长期稳定的森林经营投入政策和施工作业质量标准,严格检查验收,形成有利于推进森林经营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时期内改变我国乔木林资源现状,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森林产出率。世界银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从2003年开始在我国山西、安徽、湖南等省对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落叶松等树种进行了人工幼中龄林抚育间伐示范。该项目建设6年的监测和调查结果证明,开展抚育间伐的人工幼中龄林林分,比未进行抚育间伐相同林龄的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3项指标的生长量都有显著提高,林木生长优势十分明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落叶松4个树种各模型林分蓄积生长量平均提高了82.74%。实践证明,加强幼中龄林林分的抚育管理,是强化森林经营工作的重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林分的状况,实施卫生伐、透光伐、疏伐和生长伐等森林经营措施,合理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和营养空间,是提高林分质量、林木生长量,实现科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制订人工用材林发展规划,多林种多树种协调发展,建设国家木材供给基地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在全国林业产业大会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被公认为4大原材料。其中,木材及其制品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绿色环保和循环利用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青睐。培育充足的人工用材林资源,既是解决我国木材供给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力发展人工用材林,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做到长、中、短结合。要在全国林业发展区划的指导下,编制好“全国人工用材林发展专项规划”;要像发展商品粮基地那样,选择适当规模的人工用材林基地作为国家木材专用基地,长期不变、科学发展、永续经营。建设国家木材供给基地,要坚持以下两项原则:第一,立足当前,要优先加快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人工用材林基地,多树种多林种协调发展,形成规模,形成产量,优先解决木材供给总量不足问题;第二,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这是调整我国森林资源结构的需要,也是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的需要,更是建设国家长期重要战略储备资源的需要。

(三)加快培育人工林资源,增加森林资源储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9月,同志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m3。这是国家的承诺,也是赋予林业新的历史使命,为此就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培育人工林资源。这是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蓄积量的有效措施,也是积极应对和努力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又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和建立国家木材供给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措施。据中国老科协木材安全调研组的调查报告介绍,森林每生长1m3蓄积量,能吸收1.83t的CO2,同时释放出1.62t的O2。无论木材是作为原料还是制成产品,例如各种家具、板材、建筑材料等,在全部使用期内及其后续的循环利用中,继续储存着碳。木材在其生产、使用和用后处理等各阶段,与其他材料比较都是耗能少、CO2排放少的材料。每立方米原木中贮存CO2250kg,加工释放CO228kg,木制品中贮存CO2222kg。而没有贮碳功能的钢材、铅、混凝土等,加工每立方米原料释放的CO2分别为5320kg、22000kg、120kg。对比分析,木材及其制成品有着较强的碳汇功能,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快培育人工林资源,不仅能解决木材供需矛盾,而且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国家投入机制,推进现代林业快速发展众所周知,林业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同时也是弱质产业。说它是弱质产业,主要是其原材料不论在数量、品种、规格、质量上都满足不了供应,“无米下锅”或“等米下锅”的产业不能算好产业。由此可见,解决国内木材供给问题非常重要。假如我们长期不能解决木材短缺的问题,不仅林业产业发展不起来,丢掉市场竞争份额,就连多年努力的生态建设成果也难以巩固,国家生态安全没有保障,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强国也缺少了良好生态环境这个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木材供给安全问题,就要立足国内,大力培育人工用材林资源。只有夯实森林资源培育和优质木材资源储备这两个基础,我们就有了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的环境条件,现代林业建设就可以扬帆起航、加快发展[5]。为此,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增加投资,给予森林资源培育以大力扶持,推进现代林业快速发展。第一,国家投资建设一批木材供应基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重点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树种,作为重要战略物资进行储备,长远上还可以调控国内和国际木材市场。第二,加大政策性信贷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人工用材林,彻底解决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建议国家财政和金融部门制订专项信贷扶持政策,设置专项信贷基金,专门支持人工用材林资源培育,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提供长期保障。第三,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和流转交易平台,激发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为培育高质量人工林资源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