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抚育作法及建议
时间:2022-09-10 03:09:24
导语:浅谈森林抚育作法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国家对生态林业的越来越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林业优惠政策,在停采、调减采伐量的同时实施了森林抚育补助工程、营造林补贴工程,国家给予大量资金扶持,促进森林的休养生息,林业的主要责任在于培育和管护森林。通过总结几年来森林抚育方法,并提出建议,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加强;森林抚育;做法;建议
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利用,森林资源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这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提出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真知灼见,林业受到前所末有的重视,国家给予大量资金扶持。陆续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林业发展进入修复、保护、休养生息的新阶段。国有林场、国有林区均停止了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从以生产木材为主转为以森林抚育、生态保护为主。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森林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前林业的主要任务。近年来,借助国家森林抚育补助工程,对龄组结构不合理急需抚育的林分逐步进行了森林抚育补助作业,效果明显,改善了森林的树种结构、空间结构,提高了森林质量,促进了林木生长。
1选择恰当抚育方式合理设计
根据森林资源档案,结合现地林分状况,优先确定急需抚育的林分,由丁级资质以上的林业调查设计队进行设计。确保抚育方式准确,抚育设计质量达标,保证在作业过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依据林分树种、林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及组成,科学合理确定培育目标及目标树。再依据林木所处的生长阶段,才能确定合理的抚育方式。根据林木的生长阶段、培育目标、生长规律确定森林抚育方式:一是幼龄林阶段由于个体的优劣区分还不明显,主要根据林分的密度是否影响林木的生长而确定是否抚育,主要采取透光抚育的方式;二是中龄林阶段由于个体的优劣关系已经明确,商品林实行的生长伐、公益林实行生态疏伐;不同的森林类型设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三是对遭受自然灾害显著影响的森林进行卫生伐。
2森林抚育遵循的原则
以保护规划利用为基础,根据年度档案确定每年的抚育任务。按森林生长规律,做好森林抚育方案,先从急需抚育影响树木生长的林分进行,保证作业过程有的放矢。因林施策、分区落实,科学确定森林抚育的具体林分和抚育方式。根据科学有效、保护优先的原则,重点保护好珍稀树种,如水曲柳、黄波罗等珍贵树种的幼苗幼树。
3森林抚育作业管理
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森林抚育规程》,森林抚育作业实行合同制管理,签订森林抚育作业合同,明确森林抚育面积、质量标准、完成时限、安全保障、资金兑现和违约责任,要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抚育作业设计组织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加强作业监督管理。对作业质量不合格的,及时返工。
4科学设立对照样地和成效监测
加强抚育设计和作业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及时开展抚育质量自检验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人情验收和关系验收。要高度重视森林抚育成效监测工作,并按森林抚育成效监测相关规定扎实做好成效监测工作。科学合理布设监测样地,对比数据。
5建立档案、保证材料连续性
建立健全森林抚育档案管理制度,对每年进行抚育的材料保存齐全、建立森林抚育数据库。森林抚育实施方案、计划任务量、作业设计资料、批复文件、责任书、施工合同,年度资金使用报告及报表,自查验收报告,外业调查图、表、卡、统计汇总表等材料都要装订成册进行存档管理。
6问题及几点建议
6.1急待抚育的面积大但资金不足。由于多年来大面积造林,中幼龄林面积大,占林地面积的50%以上。但由于森林抚育作业难度大、成本高,入不敷出。所以资金短缺是目前的主要障碍,国家森林抚育工程落实到具体林地是杯水车薪,而且要求的条件也严格,大多数集体和个人的林分得不到资金扶持。资金的不足是导致抚育跟不上的主要原因,林权所有者力不从心,无力投入大量资金去抚育,致使林分得不到及时抚育而使林分质量下降。建议:引入社会投资机制及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鼓励全社会投资林业。对森林抚育给予补贴,提高林农的育林积极性。6.2森林抚育技术落后。由于森林多位于远离居民区的,作业区远而且条件复杂、机械化作业难度大。作业方法有的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刀斧时代,作业效果不理想,作业后伤口愈合不平整,自然整合不好易出结节。建议:生产出小巧轻便的现代工具,提高抚育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6.3对森林抚育重视程度不够。面对树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的现状,林权所有者不愿投资在森林抚育上,仅寄希望于自然生长及整枝,对适时的森林抚育重视程度不足。建议:多出台鼓励政策,如与采伐利用相挂钩,抚育的效果和面积直接与木材生产计划相挂钩,提高其抚育的积极性。
作者:赵晓泽 赵晗 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林业
- 上一篇:探析林业工作思想政治水平策略
- 下一篇:浅谈传播学下中国传播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