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时间:2022-03-31 11:17:42
导语: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通州区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1)忽视林业的放大效应,对林业所蕴含的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视而不见,只看到林业的直接效益,大搞掠夺式经营,致使林业不能持续发展。(2)完全为应付一时检查而栽树,不顾水土流失、栽植管护等现实,看不到发展林业的紧迫性,缺乏抓林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认为林业生产只是林业部门的事,栽不栽树都无所谓,看不到林业的社会属性,缺乏兴办林业的积极性。
1.2林业资源未有效利用,产业体系不够完善
(1)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林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龙头组织少、产业链条短、林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未能真正将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利用率不高,目前林业主要是木材卖“方”的原始经营方式。(2)结构不够合理,林种、树种结构较单一。全区优质用材林资源少,长期以来都是杨树一统天下,工业原料林和高效经济林比重偏小,且速生品种不多,林带抵抗力较弱;果树中葡萄比例大,优质桃、梨品种少,优种干果比例偏小;苗木、花卉基地建设进展缓慢,不能满足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需要。(3)市场开拓不力,销路不畅。由于林业普通品种较多,名、特、稀等精品相对较小,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市场覆盖范围偏小,销路不畅。
1.3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难,林分质量下降
发展林业的核心是可持续利用,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但近几年,乡村因修路、改电、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很多林木,又不重视更新造林,结果有林地变疏林地、疏林地变残林地,人为地斩断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链条,导致林分质量下降。
2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想法和途径
2.1扩大和优化速生丰产林品种体系
(1)通过定向培育,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除已有的杨树品种外,积极推广杉、枫等速生树种,建立大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缩短木材生产周期。(2)推广林果、林菜、林菌、林牧等多种间作形式,以短养长,提高林业经济效益。(3)利用3年的时间,在二甲、五甲、十总等镇发展0.13万hm2以上的林牧型、林菜型等速生丰产林标准化示范基地。
2.2稳步发展名特经济果林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及错季果品。主要措施为:(1)调整树种结构,稳定葡萄、梨、桃、李等果树种植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板栗、核桃等优质小水果、干杂果品种。(2)调整品种结构,压缩中熟品种,增加早、晚熟品种比例。同时推广葡萄等果树的早产、增产、增效等新技术,拉长果品供应期,提高果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3)不断优化布局。按照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立足现有规模优势,将果树在高产区集中发展,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重点抓好以二甲、东社等乡镇为主的葡萄基地建设,同时建立以刘桥、骑岸等镇为主的精品桃、李示范区,通过抓典型、建精品、树样板,促进果品生产上档次。
2.3加速发展苗木花卉业
把苗木花卉生产作为林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抓好名、优、稀、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扩大速生常绿灌木生产规模,促进花卉向多元化发展。以国有林场、苗圃为依托,积极培植一批苗木花卉生产专业村、专业户,发展一批“苗木大乡”、“苗木大镇”。鼓励五接、川姜、张芝山镇及周边区域和有条件的乡镇、村把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与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结合起来,尝试开展“农家乐”生态经营活动,探索新的农业经营模式。
2.4大力扶持林产品加工业
林产品加工是延长林业产业化链条、增加林木附加值的关键环节,要通过限小扶大、扶优汰劣,推进林产品加工业向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方向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力开发拼板加工、高密度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工艺品、木浆、家具、果品贮藏、果汁、果脯、果酒等多种产品,逐步形成以川姜、二甲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和果蔬加工基地。除川姜木材交易市场外,在平东、刘桥等镇再规划建设2~3个大型木材市场。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和发展木材销售专业村、专业户,积极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林产品市场为依托,生产、加工、销售相互衔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明显的现代林业产业。
3几点建议
3.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近年来,不少兄弟县市积极主动与市场接轨,调整林业结构,生产市场需要的林产品,既带动了产业发展,又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如皋市将苗木花卉作为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以调整为主线,把规模调大、结构调优、品种调新、档次调高,建成了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苗木生产基地。通州区要积极借鉴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分析市场,选准方向进行结构调整,运用产业化手段把林业产业做大做强。
3.2面向市场需求调整结构
(1)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市场引导来上项目、办企业、搞新产品开发和调整产品结构。(2)认真研究市场。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策略和措施,避免出现无序生产和盲目投资。(3)开拓市场。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林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流通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产品促销、展评活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3.3以龙头企业带动和调整林业产业发展
(1)鼓励龙头企业立项。鼓励龙头企业立项一些有市场、有技术保证的新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带动产业结构调整。(2)大力扶持、加强管理龙头企业。资金扶持要多向龙头企业倾斜,提高龙头企业适应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3)积极探索建立林业开发新机制,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采取“基地+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建立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摊”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
3.4以科教推动林业结构优化
(1)加强林业基层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林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示范体系、技术培训体系在林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优良品种、花果精细管理及ABT生根粉应用等技术。(3)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定期培训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科技示范带头能力。(4)利用多种形式培训林农、果农,提高林农、果农的整体素质。(5)按照“保老牌、创新牌、引名优、上精品”的总体思路,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充分发挥品牌优势。
3.5建立林业结构调整引导和保障机制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推进,必须要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灵活的运行机制来保障。政府要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优良品种培育和引进、花卉业发展以及森林旅游重点项目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保护受益权”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新的管理模式,用政策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宜卖则卖、宜包则包、宜统则统;把握好先易后难、适度规模、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把森林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促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本文作者:江玲玲工作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林业站
- 上一篇: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下一篇:林业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