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松毛虫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7 02:29:00

导语:多样性松毛虫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样性松毛虫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马尾松林分中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分析物种多样性与马尾松毛虫发生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模型为y=4.824-1.808x(r=-0.868)。

关键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马尾松毛虫;相关关系

马尾松毛虫是赣南最主要的森林害虫。为探讨生物多样性对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影响,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分析马尾松林分中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马尾松毛虫年发生率的关系,研究两者的相关模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调查林分基本情况

调查林分为信丰、南康、会昌、于都等4个县(市)的马尾松林,面积为16732hm2,均属马尾松毛虫常发区,平均林龄15年,郁闭度0.5~0.7,树高4.0~6.4m,胸径8.0~12.0cm。乔木层为马尾松“单优群落”,灌木层物种系指未达乔木层高度的植物,如补植的木荷、枫香等,以及封山育林形成的杂灌,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植物为主。灌木层物种确定按此层高度相差不超过平均高的20%的标准划定。

二、调查方法

1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1991~1994年每年调查该林分马尾松毛虫越冬代(恢复取食期),第1代,第2代的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年均发生率。

2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调查调查时间为1994年8月,林分以集中连片的马尾松林为单元。选择林分灌木层物种的表现面积(能够包括绝大多数的植物种类和表现出来该群落一般结构的最小面积)为样地。每样地0.25hm2,按对角线机械抽取5个小样方(样方面积为2m×2m),调查统计每样地物种总数目及其比例,然后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H),多样性指数根据下列公式确定:

S为所有物种数目;Pi为第i个物种的个体在样品(同一层)总数中所占的比例;i=1,2,3……。

三、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见表1。

表1尾松毛虫年均发生率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

地名

松林面积

(hm2)

发生面积

(hm2)

年均发生率

(%)

物种多样性指数

信丰谷山

南康朱坊

南康龙回

于都三门

会昌白鹅

会昌西江

400,0

4666

3333

1333

1400

2000

400

310

213

74.6

151.3

264

2.50

1.66

3.60

1.40

2.70

3.30

1.46

1.73

1.93

1.50

1.16

0.94

从表1可见,预报量即马尾松毛虫年均发生率(yi)与预报因子即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xi)之间存在反相关关系。用相关系数法分析xi和yi之间线性相关紧密程度,相关系数(r)为-0.868,说明yi与xi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相关模型:

yi=a+bxi

a、b为待定系数,按最小二乘法求出a、b值分别为4.824-1.808,于是得出回归方程:

y=4.824-1.808x(r=-0.868)

经方差分析(F检验),线性相关关系显著。

四、结论与讨论

1由相关模型y=4.824-1.808x可知,若要保持调查林分马尾松毛虫在不成灾水平(无发生面积),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应大于或等于2.67,从赣南现有马尾松林分来看,马尾松毛虫常、偶发区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很难达到,即马尾松毛虫发生不可避免。

2物种多样性指数反映了群落发展阶段和稳定程度,森林植物种类组成多且每种类的个体数量比较均匀分布时,就使各物种随着群落趋于稳定且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抵御马尾松毛虫危害的能力就更强。由此说明,马尾松毛虫常灾区应人为加强或弥补林分的自控力量,如营造混交林、封山育林等措施,以促进森林生态平衡。

3本研究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仅以丘陵地区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估马尾松毛虫的年均发生率,对于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形地势的林分未做抽样分析,同时对于乔木层、草本层以及昆虫多样性指数对马尾松毛虫发生的综合影响也未全面探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东北林学院,森林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88~91.

[2]南开大学等,昆虫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2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