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毛虫虫源地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7 02:17:00
导语:马尾松毛虫虫源地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病虫的生态控制或生态防治是指除去那些直接作用于寄主、森林病虫或寄主—有害生物相互关系的防治措施外,凡通过树木的生态环境,间接地影响寄主—有害生物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均包含于生态防治之中[1]。具体地说,林业工程区划与总体布局、造林设计、树种选择、造林密度、种植制度、栽培管理等均能影响到病虫发生。为此,生态控制的关键点是解决生态系统中某种制约因子功能失调(过强、不足或缺乏)或各因子之间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本文从虫源地的区划布局入手,充分利用营林技术全面治理了赣州市马尾松毛虫虫源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应用技术与方法
1.1营林技术的区划布局
1.1.1区划布局范围
重点对马尾松毛虫虫源地进行营林技术区划,并兼顾马尾松毛虫有可能波及到的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达到极端或非常等级以上的地区。
1.1.1.1马尾松毛虫虫源地
1995年全市结合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划、发生的历史资料等,专项清查辖区内所有的马尾松毛虫虫源地。全市清查统计虫源地6532个,虫源地总面积72.366万亩,平均针阔混交比例为9:1,平均植被盖度32%,平均灌木多样性指数0.42(表一)。上述虫源地面积范围,全面列入营林技术应用区划布局。
1.1.1.2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达到极端、非常、比较等级的地区。
对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松林生态系统以及需要提供环境保护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和人类社会设施重要地区的松林生态系统,一经破坏后就难以恢复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极易因自然条件而造成偶发或多发性马尾松毛虫灾害的松林,总面积705万亩,涉及16个县市区。这些地区,有可能诱导产生新的虫源地,其面积范围主要结合国家长防林、珠防林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进行营林技术区划和实施,不列入虫源地治理范畴。
1.2主要的营林技术
1.2.1封:即封山育林,对立地条件差,松树生长势弱,人为干扰度强的地区,全面实行全封、半封和轮封等方式,以促进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1.2.2改:即改造低效林,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三大效能低下的原生型低效林或经营型低效林,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采取改树适地、调整树种结构等办法,更换树种或加强抚育或实行乔、灌、草的科学配置,以消除或减少马尾松毛虫发生的诱因。
1.2.3补:即补植适生树种,利用边缘效应原理,在林中空地内人工栽植阔叶树,以加速形成与原有林分呈岛屿镶嵌分布的复合森林群落结构。
1.2.4造:对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采取当年更新造林的方法,加速恢复森林和改善生态环境。
1.2.5抚:即幼林抚育。当年营造的幼林,采取当年和第二年抚育,并适量施用基肥和追肥,以加速促进幼树健康生长。
1.3主要的造林树种
根据适地适树和选用优良乡土树种的原则,1998年对赣县、于都、兴国、定南等县进行了马尾松毛虫常发、偶发和自控区的植被轮廓踏查,以确定病虫自控的“近天然林”的植被结构和数量。调查时,以省市级马尾松毛虫综防林的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并考虑遗传多样性,筛选出木荷、枫香、桉树、苦楝、山苍子、油茶、柑桔、脐橙、胡枝子、枳壳、香樟、黑荆树、喜树、拟赤杨、吴茱萸、火力楠、枫杨、南酸枣、山杜英、刺槐等二十余种优良乡土树种作为治理虫源地的理想阔叶树种。
2结果与分析
2.11995年以来,全市充分运用“封、改、补、造、抚”等措施,稳步实施了虫源地治理。共实施虫源地封山育林72.366万亩,占虫源地面积的100%;成功改造虫源地4789个,占虫源地总数的73.3%;改造虫源地面积50.2319万亩,占虫源地总面积的69.4%;同时,大力实施补植阔叶树种和在林隙、林缘适当补植虫媒花植物(花粉和花蜜资源)和拒避植物,以丰富生物多样性和加速森林“效应岛”的形成。结果表明,2003年与1995年相比,虫源地治理区内的平均灌木多样性指数从0.42上升到目前的0.78,平均针阔混交比例由9:1上升到7:3,平均植被盖度由32%上升到81%(表1),为实现马尾松毛虫的可持续控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1赣州市马尾松毛虫虫源地营林技术效果
1995
2003
虫源地个数(个)
虫源地总面积(万亩)
针阔混交比例
灌木多样性指数(H)
植被盖度(%)
前8年年平均发生率(%)
改造虫源地个数(个)
改造虫源地总面积(万亩)
针阔混交比例
灌木多样性指数(H)
植被盖度(%)
后8年年平均发生率(%)
6532
72.366
9:1
0.42
32
43
4789
50.2319
7:3
0.78
81
26
备注:表1中马尾虫的年平均发生率以1995年前后8年数据统计。
2.2对表1的数据进行整理,作出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年与2003年相比,通过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的生态控制技术等措施的全面实施,其虫源地由6532个下降到1743个,虫源地总面积由72.366万亩下降到22.134万亩,虫源地阔叶树比例由10%上升到30%,虫源地平均发生率由43%下降到26%。
3结论与讨论
3.1结果表明,采用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的生态控制技术对松毛虫的控制作用显著。其作用的效果主要表现在通过治理的虫源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和诱导抗性增强,从而增强了松林对生物灾害自我调控功能。
3.2本文中马尾松毛虫的持续控制效果应当是科学实施综合管理的结果,包括预防害虫的发生,压低和调节害虫种群的各种策略[2]。为此,要实现虫源地马尾松毛虫可持续控制,除松毛虫的生态控制外,预警技术和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的预防控灾技术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尤德康等.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组织与管理[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6—7.
[2]陈昌洁,松毛虫综合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342.
- 上一篇:马尾松毛虫危害管理论文
- 下一篇:马尾松毛虫生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