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质量参与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7 01:57:00
导语:造林质量参与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参与式管理作为林业外资项目常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近年来已被国内林业管理人员普遍接受。参与式管理可定义为在造林决策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区、村民和经营者的自愿、平等介入,包括确立目标、制订规划、明确造林权属、实施及评估、分享获得的利益。在现行管理情形下,主要是促进社区群众在造林过程中的决策参与。
1项目区基本状况
青阳县地处长江南岸,皖南山区北沿,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之一,2003年起实施《中德财政合作安徽二期造林项目》(简称德援项目),项目造林实行参与式管理,造林目标、任务、经营形式、规划设计、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后期管护等都由项目利益相关者———项目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社区负责人、村民和经营者共同讨论决定。改变了过去由项目主管部门下达任务,技术人员按任务做作业设计,经营者按既定的方案进行实施,忽视了社区、村民的参与和影响,基层组织和村民的意愿没有参与到项目之中。德援项目实施四年来,造林2·1万亩获得成功并取得预期效果,造林面积保存率100%,成活率(保存率)90%。总体成效好于其它造林项目。青阳县东部酉华、乔木、新河、木镇、丁桥等乡镇有石灰岩山场4万余亩,属集体林地,由于山场岩石多、土层薄、水肥贫瘠、保水保肥能力差,植被自然恢复慢。2003-2005年,我县实施德援造林项目,项目以生态建设为主,要求在上述植被极难恢复的林地上开展人工造林或封山补植,造林经费主要由德方无偿援助,但项目管理极其严格,必须按参与式理念管理项目。造林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造林质量管理和控制涉及的不单纯是技术性问题,造林过程涉及各级政府、当地社区和村民等多个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当前影响造林质量因素的诊断,一个基本事实是:在影响造林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技术层面的因素实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而决定造林质量高低更多的是非技术因素,一是由于体制所形成的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层层下达造林计划,基层为完成任务而造林,行政命令多,自觉自愿少;二是产权机制问题,产权不清晰,责权不明,加之林业周期长,效益相对较低,影响造林者造林和管护的积极性;三是科技水平低,沿袭多年的造林技术,不适地适树,不重视种苗、整地、水保、栽植、管理等诸方面质量。其中根本在于是否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造林的积极性,使群众通过参与造林真正获益。项目参与者和村民普遍认识到:造林质量管理必须进一步强调对造林主导功能认识,即不仅要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木材或生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需要满足当地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当地群众的需求,充分考虑造林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等生存环境及变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对造林过程中行为的影响。
2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规划设计参与式管理是关系到造林成败的关键阶段,在将目标社区(乡、村、自然村)有意向地纳入了造林项目总体规划范围之后,了解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当地林业发展需求,进行项目规划,落实造林地块、造林权属,确定造林收益分成和造林树种、造林模式、时间进度并签订造林合同等关键问题,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参与形式得以落实。具体做法是: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利益相关者需要共同分析当地面临的与林业相关的发展问题,提高对项目实施重要性的认识。我县在项目实施前6个月中,向社区农户发放宣传单,广泛宣传项目背景及补助政策,并由技术人员、社区负责人、农户代表共同组成造林规划设计小组。由乡、村组织,技术人员将所有要探讨的重要话题及所需要收集的信息材料向村民小组会议提出,重点讨论项目实施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因素,林地现状的改变给项目区放牧和薪材供应带来的影响。
2·2实地调查
规划过程中不同步骤所涉及的地块必须由项目人员与农民代表一道进行现场查看。每次查看结果都在规划草图上反映出,并向下一步村民会提供。查看建议的造林点、小班选择和林种选择的可持续性。探讨确定适宜小班的造林树种、管理方式及可能的土地利用冲突。完成项目区社会、经济、自然等调查表格的填写。
2·3村民讨论会
村民与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多次探讨协商。主要讨论:决定是否应该参加项目造林;村内或者临近地区过去植树造林活动的经验教训;规划与本地经济是否冲突;选择什么样的造林类型,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补(造)则补(造);选择合作伙伴与管理方式;劳力的安排和年度造林规模;协议并制订护林公约等等。此次会议非常重要,是规划设计阶段最为重要的参与式管理内容,充分发挥了村民的聪明才智。在造林任务确定上,提醒村民充分考虑经济、劳力、苗木供应等实际情况,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确定面积,不要盲目要计划、求规模;在造林树种选择上,分析历年来造林树种在当地表现的优劣状况,提供造林可选树种清单,由村民和经营者选定。
2·4签订造林合同
在造林前要求承包经营者与林地所有者———村、组集体签订承包协议,明确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之后,县德援办与造林经营者也签订合同,进一步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
3技术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
根据已编制的造林规划设计,进行技术准备,主要包括通过培训和实践,让参与造林项目的农户掌握造林技术,在参与造林的农户中发现关键人,引导农户之间互帮互学,技术人员针对造林项目所涉及的树种特性、林种配置、整地方式、整地规格、苗木起运、苗木栽植、幼林抚育、林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火灾控制等技术环节进行培训、示范、推广,使每个组或作业队达到有1-2个技术明白人,群众遇到问题时,可进行技术咨询。挖掘适合当地的乡土造林技术,让参与造林的农户真正掌握确保造林成活、成林、见效的关键技术。
针对造林规划设计,准备造林所需要的苗木、肥料、生根粉和造林所需的器具等,保证造林施工的正常进行。参与式管理要求造林苗木的合格与否是由技术人员和农户(经营者)双向把关,农户(经营者)对苗木价格、来源和质量有知情权,并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苗木等造林材料。
春季造林季节,林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现场,向作业人员讲解、示范造林技术与要求,公布项目造林成果.
- 上一篇:桑树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 下一篇:容器苗苗圃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