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林权利益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17 08:30:00
导语:农民林权利益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林改使农民有了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管,建起了各自的绿色银行。那些无力经营、外出打工或是急需用钱的农民,往往会选择转包、出租和转让林权,以实现快速变现。
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的规模经营,优化配置了资源,但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有关负责人却提醒,林改之前的林权流转有许多不规范,历史遗留问题已在林改后暴露出来,为避免重蹈覆辙,当前林权流转有待进一步规范。
目前,全国存在林权流转行为不规范、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他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立法规范林权流转行为,防止农民过早失山失地和林地低价卖出。
我国林权流转平台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等,有的农民甚至不知道林权流转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到哪儿办理手续,因此就在私下里进行交易。林子到底值多少钱,由双方商定;林权合同虽然变更了,但是林权证往往都不换。有的县只有一家林权交易中心,有的还没有建立。在林权交易中心办理流转业务,要收取管理费;涉及面积较大的,还要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农民交易一次,要跑很远的路,很不方便。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有的公司不是将心思用在如何经营林地、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产力上,而是以低价将林地买过来,又倒手卖出去,赚取中间差,造成有些地方出现林地过度流转或者炒买炒卖的现象。
从我国国情看,大部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分布在山区,地理位置偏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生活并不富裕,有些地区林业是农民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生活来源。
这位负责人指出,林权流转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抵押等多种方式。如果农民仅仅考虑眼前,卖掉了可能是唯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许能解一时之需,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民在进行林权流转时,事先一定要反复思量、权衡轻重,不要轻意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一次性转给他人,使自己过早失山失地。
为防止农民过早失山失地、集体林权频繁转让和炒作,政府部门要引导农民在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后的一定期限内自主经营。即便是流转,也要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流转。同一块林地两次转让的间隔期限也要作出规定,以防止炒买炒卖。政府要鼓励农民和林业经营者短期限流转,限量、限比例或部分林权流转,林木采伐权等现货形式的流转,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流转。政府要引导农民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联合体或股份合作社,鼓励企业与农民合作造林,林权流转要到林业产权交易中心进行。
政府部门还要加强林权流转服务,培育林权交易平台,并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以规范评估行为。为了改善林改融资环境、降低信贷风险、改变林权抵押贷款难的状况,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金融机构因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业务带来的风险,探索建立林权收储中心、林业专业性担保公司,化解林权融资风险,促进林业金融服务健康发展。
随着林改的深入,加强和规范集体林权流转,防止农民失山失地,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规范林权流转行为关键是立法。这位负责人说,虽然有关部门规定了在进行林权流转时,要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的有关规定,但这些法律规定没有单独对林权流转作出具体规定,由于缺乏法律依据,使林权流转难以规范操作。在市场化进程中,林权流转将越来越普遍,因此特别需要规范流转行为,这就需要国家作出相应的立法,使林权流转做到有法可依,促进林权流转行为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 上一篇:质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下一篇:会计专业英文双语课程布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