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策略
时间:2022-11-22 09:50:16
导语: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一直以来,生态综合整治工作都是在政府的带领下,完成方案实施和考核验收等任务,这得益于政府的行政化体制和力量,但在这一过程中缺少公众、企业等多层面的参与,使得政府成为了承担责任的单一主体,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机整体,再加上全局意识和顶层的设计理念不足,导致力量分散。因此本文介绍了综合治理模式及以小流域为单元,降低水土流失的情况,提出要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
党和政府要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统筹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各个领域”是在全国生态环境大会上提出的方针,其中着重强调了多措并举、整体施策、统筹兼顾等几点要求,以便更好地提升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水平[1]。在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只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社会公众等主体的帮助[2]。最近几年,各省市始终实施周边城市、城镇跨界生态环保联防联控的措施,不断加强各省市不同区域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发展开辟新道路。
1各省市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各省市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为了使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不仅需要提高跨部门环境污染防治的自觉性,还要有统一的目标规划。为此各省市与兄弟城市积极主动地对接交流,详细调查跨界周边3千米范围内化工区及化工园区内的企业,了解它们的产业结构以及污染源排放等信息,并结合实际情况共同协商,制定出有效的整治方案。在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各省市采取了小流域综合整治措施。通过建立信息互通网络,实现了入河口、河道自净能力、污水排放等信息的共享,从整体布局出发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具体整治方案,为治理生态环境新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各省市生态环境治理凸显的问题
1.2.1水域污染与流失问题各省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且水域广阔,但是在城市、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使面污染源防治规划难以落实,进而导致了许多流域生态植被的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这是出现水质恶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同时,低效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也是导致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1.2.2环境质量问题随着各省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工业城市、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这一过程使得城市、城镇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环境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在污染严重地区,森林和植被大范围地消失,各省市许多地区的山区裸露,缺乏绿化和良好的城镇规划策略,且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这不仅降低了城镇面貌、环境和健康水平,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1.2.3林木或植被破坏问题由于近些年的乱砍滥伐,林木面积极度萎缩。林木的缺少直接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泥、沙在江河流域内含量不断升高,使得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植被覆盖率的降低减少了林木资源中的水源,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流域区域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质量下降。在林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成为流域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2各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必然性
2.1加强内生动力,降低“碎片化”治理困境
一直以来在环境治理方面,政府部门总是各自为政,不过由于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的存在,打破了这一局面。由于各省市存在生态环境的流动性,使得环境污染的外部性与治理难度有所提升,同时地方政府治理“碎片化”的局面,也拖慢了生态环境的治理进程,要想走出这一困境,创新跨部门综合治理的方法是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区域环境内生动力的要求。
2.2加强部门、企业合作,减少责任推诿
目前生态环境的无边界化与外部性使得环境治理变得更加繁冗复杂,实施跨部门综合治理机制是落实责任主体的有效措施。现如今各个治理主体间存在复杂性与动态性,同时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使得部门、企业合作的利益矛盾增大,只有将环境问题外部成本转变为内部化才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明确治理主体间共同的职责,通过跨部门综合治理保证环境保护的质量。
2.3构建多元主体模式,实施治理改革创新
现如今公共问题变得外部化与无边界化,传统的以行政区为边界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区域公共产品,跨部门治理模式中尊重每一个治理主体,为多元化主体的互动合作提供了条件,这不仅符合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方针,也满足了公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在跨部门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多元互动的综合型合作治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各省市环境体制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
3各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对策
3.1积极落实政策和制度,加强部门协同合作
3.1.1积极推进政策和制度的落实现如今存在许多生态环境薄弱区域以及一些重工业城市、城镇,如果生态持续恶化必将影响生态安全,所以说,必须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发展的长期目标。必须紧跟中央的战略部署,参考西部大开发的相关信息,以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为中心、以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为基础,积极面对困难,抓住机遇,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实施。3.1.2加强各部门的有效合作加强领导能力是确保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各相关部门的领导要重视该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核查,分管领导具体考察,承担各自的责任,尽职尽责[3]。在治理过程中将研究、部署、检查等各项任务做到样样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与工业、财政、林业、农业、旅游、城建、环保等领域都有联系,只有各有关部门团结一心,协同作战,建设目标才可以完美实现。遵循国家“三定”职能的要求,环保部门要加大力度,注重抓“总”的任务,而各部门间也要加强沟通与合作。
3.2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规划,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由于过度的坡地运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每一项防治措施的准则是:降低坡面径流量与径流速度,改善坡面抗冲能力,提升侵蚀基准面的高度。治理防护的过程中,从地表径流形成位置出发,顺着径流运动路径,步步设防维护,实施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要想治理能够奏效,必须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续治理保证治理的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现在保持水土发展政策整体的指导思想准则是:把建设秀美山川作为目标,注重治理水土流失,同时退耕还林,以坡耕地维护为基础,将小流域作为单位,从整体对山水田林路进行规划与治理;引用科技设备,实施具体的区域防治战略,强化管理和保护能力;凭借深化改革,完成机制创新;保证行业监管力度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3加强各类环境污染控制,构建“绿水青山”新局面
一是要控制入海河流污染综合管理,从本质上提升入海河流水质,清理河道清淤疏浚,加固生态护坡护岸,减少甚至是杜绝污染物的入海量。二是要严查直排海污染源,坚决剔除这些直排海污染源;强化工业集聚区与工业污染源排放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增加监管力度,防止工业直排海污染源的出现。三是要重点监管涉水“十小”、“散乱污”企业清理是否达标,对“散乱污”的企业采取取缔的措施。四要提升农业农村防污染意识,开设农业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农药化肥科学合理应用以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意识,让居民意识到农业废弃物以及污水的危害,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唐亚林,钱坤.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经验及其优化对策——以上海“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20(2):43-52.
[2]胡杨.城镇景观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1):218.
作者:曾丽蓉 单位:南安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 上一篇:林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下一篇: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