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

时间:2022-07-25 03:16:23

导语: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

一、博弈分析的前提假设

在以上假定条件下,会计信息提供者与绩效评价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描述:(1)如果绩效评价者进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且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那么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就是有效的,其对应的收益函数为(-C,0);(2)如果绩效评价1者进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且信息提供者披露的会计信息虚假的,绩效评价者发现信息提供者造假提起诉讼,其评价无效,对应的收益函数为(-C-C-L+S,M-P);12反之若绩效评价者未发现如果绩效评价者未发现信息虚假,其评价同样无效,对应的收益函数为(-C-L,M);1(3)如果绩效评价者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且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评价者评价有效,对应的收益函数为(0,0);(4)如果绩效评价者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且信息提供者披露的会计信息虚假的,则评价者评价无效,对应的收益函数为(-L,M)。假定4管理层在提供虚假信息时获得的额外收益为M;在绩效评价者发现信息提供者造假提起诉讼后,造假者需要付出的代价为P;假定5绩效评价者对会计信息提供者进行监督的成本为C;当信息提供者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时,绩效评价1者遭受的利益损失为L;进行法律诉讼的成本为C;可以2获得的诉讼收益为S;

二、博弈过程分析

①当S-L-C<C时,即绩效评价者对信息提供者进21行监督所需的成本大于其不进行监督被提供虚假信息时进行诉讼的诉讼成本、诉讼收益和所遭受的损失三者之和,该博弈模型存在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虚假,评价无效/不监督)。这是因为当S-L<C+C时无论会计信息提12供者是否选择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理性的绩效评价者都会选择不监督,“不监督”是评价者的一个上策。而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管理者并不拥有这样一个“上策”,其最优策略依赖于股东的选择:当绩效评价者选假定3信息提供者一旦被发现造假就会受到惩罚;假设1局中人分别为由企业管理层组成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和由政府部门、股东以及债权人为代表的企业绩效评价者;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假设2博弈双方都只进行一次性的选择博弈;一、博弈分析的前提假设在对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绩效评价影响进行博弈分析之前需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合理假定。择“监督”时,理性管理者会选择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绩效评价者对该企业的评价结果相对来说就是有效的;当绩效评价者选择“不监督”时,理性管理者会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绩效评价者对该企业的评价结果来说就是无效的。运用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可以将绩效评价者“监督”策略从策略空间中消去,剩下(真实,评价有效/不监督)和(虚假,评价无效/不监督)两个策略。此时,“真实”成为经营者的“下策”继续消去,则得到纯策略纳什均衡(虚假,评价无效/不监督,)。即绩效评价者最终得到的信息就是虚假的信息,绩效评价的结果也是无效的。②若S-L-C>C,即绩效评价者对作为信息提供者21的企业管理层进行监督所需的成本小于其被提供虚假信息时进行诉讼的诉讼成本、诉讼收益和所遭受的损失三者之和,理性的绩效评价者会选择监督,而作为信息提供者的管理层在知悉将被监督时会根据监督效果以及处罚力度来选择是否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在以上分析暗含了两个条件:一是只要绩效评价者监督就一定能发现经营者的造假行为;二是只要管理层的会计造假行为被绩效评价者发现,就一定会被绩效评价者诉讼惩罚。但实际上,由于管理层造假手段隐蔽且多样,导致绩效评价者即使进行监督,也不一定能发现管理层的造假行为,同时股东通常会对管理层的造假行为有一定包容度。因此,这里引入两个新的变量管理层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被发现概率θ(0<θ<1)和处罚严格程度δ(0<δ),同时假设,管理层以α的概率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绩效评价者以β的概率进行监督。引入新变量后的博弈模型如下:(1)如果绩效评价者以β的概率进行监督,管理层以α的概率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对应收益函数为(-C,10);(2)如果绩效评价者以β的概率进行监督,管理层以1-α的概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且评价者发现的概率为θ,对应的收益函数为(-C-C-L+S,M-δP);管12理层以1-α的概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且评价者未发现的概率为1-θ,对应的收益函数为(-C,0);(3)如果1绩效评价者以1-β的概率不进行监督,管理层以α的概率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对应收益函数为(0,0);(4)如果绩效评价者以1-β的概率不进行监督,管理层以1-α的概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管绩效评价者是否发现,对应收益函数都为(-L,M)。管理层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概率α*是C和C的减函12数,这是因为监督成本越大,即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侦查难度越大,管理层更愿意采取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判断或假设,造假的概率就升高,对应的其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概率就越小,这时候绩效评价者对企业的评价效果就越好。α*是S和L的增函数,即管理层造假行为被发现时绩效评价方受到补偿越多,绩效评价者越有动力积极监督管理层,管理层造假成本提高,愿意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概率α*增大,绩效评价的结果也就更有效。β*是P的减函数,P越大意味着惩罚越严厉,管理层造假行为需付出代价就越大,管理层担心惩罚,其造假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小,绩效评价者需要付出的最优监督努力越小,绩效评价的效果也趋于最优。β*是M的增函数,M越大意味着造假获益越大,管理层造假的动机也就越强烈,而此时惩罚严格程度δ的提升刚好与管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相关,当δ提升时,股东监督对经营者的威慑能力增强,管理层造假难度增加,其相应会提供更多的真实的会计信息,绩效评价者对企业的绩效评价效果也相对较好。

三、博弈结论

1.从企业角度出发。(1)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企业要想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必须从源头入手,把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作为重要突破口,力争形成一个权责分明、有效运转的企业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的监管和战略指导作用,尤其要注重独立董事的选聘,独立董事成员中必须要有财务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增加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内部约束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必要减少董事会成员在经理层的兼职,使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面前能够不偏不倚地做出客观公正判断,并能有效地管理企业管理层,迫使其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监事会的独立性建设,授予监事会真正的独立监督权,强化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的监管力度,阻止管理层操控会计信息的情况发生。(2)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之一。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除了存在外部监管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原因之外,内部会计控制弱化也是其主要原因。所以,企业要把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做好,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到会计信息的记录、计量再到会计信息的报告都要细致客观。把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内部控制中来,采用电脑记账,尽量减少人员的操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二是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跟随企业的发展变化,逐步引入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进一步开拓会计控制的宽度和深度。同时,内部会计控制也要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结构相一致,各管理层之间的职权划分也要体现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如此这般,才能确保企业提供的这种特殊商品——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产出。2.从债权人角度出发。一般来讲,企业债券持有人众多,债权相对比较分散,单一的债券持有人很难有力量独自抗衡企业。所以设立债权人会议制度将分散的债券持有人的力量集中起来,债权人就能够有效地参与企业的内部治理,就能够及时有效的监督查看企业的账簿、账目,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保持会计信息的通畅,防止管理层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来麻痹债权人,使债权人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3.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是对企业内部监督的一种再监督。通过外部监督,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合法、合理和有效,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了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监督,政府部门可以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即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产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独立于经营者,能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防止管理层操纵会计信息,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4.从社会中介角度出发。中介机构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问题,应积极进行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达到净化会计市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目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好其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内部质量主要指内部人员的质量及其责任意识。人员质量主要表现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两方面。政府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会计领域的执法力度,促进会计人员认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呼唤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作者:杨家钢 李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