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探究

时间:2022-12-17 03:07:03

导语: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探究

摘要:在信息革命浪潮冲击下,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数据中心实现了全行数据的大集中,但其相应的会计信息系统并未进行针对性的修改或重新设计,会计核算与业务交易依然高度耦合,无法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及时推出面向客户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自身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BPM理论引入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中,将会计核算功能从业务系统中分离后打造“流程银行”,重新设计其会计信息系统,完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易与核算分离;流程银行;会计信息系统

一、引言

为了对组织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设计与优化,西方管理界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BPM)理论,这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其核心在于提高客户满意度,拓展服务、改善质量、降低成本,侧重现有流程的动态优化,所引进的管理理论与业务流程均以市场为导向,更加贴近组织实际需求,对组织业务流程改造优化的持续性和日常性更加有利,BPM理论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在经历电子化、数据集中化后,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演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步入业务综合发展阶段,适应了银行未来经营格局需求。但是,会计核算专业化及业务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现有会计信息系统并没有实现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的分离,系统各引用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无法适应新型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优化,而BPM理论则可以被充分的运用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重塑过程中,重构系统整体框架,并就各模块实现目标及运作机制进行规划梳理,把握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难点与重点,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到简约高效管理,到最终卓越管理,对战略的落地实现从多方面予以支撑和保障,将理论充分融入实践之中。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理论支持

业务流程管理全局观鲜明,为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而进行企业宏、微观流程的改造。从职能方面看,组织在BPM结构下积极承担流程改善的任务,主动实施业务流程管理,检查产出存在问题,对工作系统予以重新设计,提高产出的连贯性,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性,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从技术方面看,BPM是组织应用集成与文件工作流程的紧密结合,作为一门艺术对组织业务运作方式予以理解,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自动化、系统化的改进和完善;从过程方面看,BPM形成了完善的具有良性循环的流程体系,该体系的切入点为流程层面,对组织流程进行重新的认识、建立、运作、优化,强化了对流程增值性的关注;从方法论视角分析,BPM理论内涵中包含了规范、流程、持续和系统等关键词,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业绩绩效,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BPM理论的产生对于组织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显著,极大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BPM理论在金融领域得到了积极的应用,流程银行即为其中的典型与代表。业务、管理、服务、支持、评价、监督为银行主要流程,即银行日常工作的规矩与方法,以银行相关产品和管理的整个周期为出发点和着力点重塑业务处理与管理模式,并以此为银行运转的核心,以“事业部———流程化”银行取代现有的“部门———功能性”银行,实现银行的系统性改革(马泽生、姚明辉等,2018)。“流程银行”建设以BPM为理论基础,重新审视业务流程、变革处理方式、升级运行模式,基于客户类型建立事业条线,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限,重塑组织架构,而这均以信息系统建设为支持,并不是简单通过软件自动化转变原有的业务流程,而是建立严格高效的控制程序,将流程从资源集成角度展开适应性改造,其本质是平台化已经再造的流程化,确保与银行现有信息技术水平相符,推动管理流程与管理水平的动态优化与提升。“统一化”是以BPM为理论支撑进行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并基于市场和客户实际需求明确建设方向,即数据集中化、业务流程化、IT管理精细化与应用服务化,对客户信息、账务处理采用一致的信息编码,以“大会计”为指导制定统一的系统目标与指标,构建统一的业务流程标准、用户认证与授权,制定一体化的流程规则与服务标准,实现运营管理平台与内部控制管理平台的集成优化。“流程银行”建设以交易与核算的分离为基本要求:首先,为了与“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更加相符,会计核算与业务交易需要在银行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分离,向与客户有关的业务与交易予以更多侧重,使核心业务系统更加专业化,核心以外的专门模块或系统负责会计确认与核算处理;其次,划分管理职责方面,将相对分离的策略重点应用于柜面业务控制与核算质量控制等重点交易过程,分别由不同岗位人员负责;另外,确保组织业务流程面向市场与客户需求是BPM的首要任务,“流程银行”建设过程中交易与核算的分离还需要进一步实现银行前台、中台与后台的分离,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上交易与核算分离,产品与支付相分离,核心交易与客户信息管理相分离,实现事业部制下管理与运作的垂直化,打造前台、中台和后台管理的市场化、标准化与集中化,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供高水准的会计信息,整合内部资源增强竞争优势,规范风险控制与管理流程,“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三、基于BPM理论架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

(一)基于BPM理论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目标。(1)对业务流程优化予以支持。持续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对银行而言更为重要,银行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提供灵活的产品类型和服务方式。因此,为了适应频繁变化的业务、核算和管理需求,以BPM理论为基础设计银行财会信息系统需要对业务拓展予以支持,重构业务、财会和管理会计系统,开发标准化的产品组件,从核心业务系统中剥离全行的账务处理,在支持现有业务的基础上适应后续改进需求,提供具有可扩展性的、良好的、稳定的系统平台。(2)对会计核算体系予以规范。银行业务系统面向客户业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利用“全业务牌照”资源向客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满足各类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也要求支撑系统能够提供各式各样的综合性的产品和业务;银行财务会计系统是核算型财务系统,更多的面向内部用户,在业务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管理会计系统为管理型联机分析系统,以投资人业务为主要定位。这三部分共构成了以BPM理论为基础的银行财会信息系统。同时,财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在BPM理论指导下得到进一步的厘清,目前已经成熟的结构平台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建立起规范化的会计核算体系,集成基础上各系统各司其责、各尽其职,银行对外部会计政策变化更具适应性。(3)建立统一的会计总账。企业级会计总账需要贯穿落实于系统建设过程中,确保交易与核算分离后财会信息的稳定与安全。为此,基于银行各级机构关系的组织架构,需要自上而下实现总账数据和报表的机制,提供及时、详尽、准确的总账信息支持全行的经营管理,并需要在全行设立多维灵活而又具备规范性和统一性的会计科目表。另一方面,为自动化生成重要财务类报表,提供便利的渠道进行银行各类产品和综合经营计划的综合分析及层面查询,总账模块还需要与管理会计系统进行对接,从源头保障账表数据的一致性,全行总账系统实现自动化生成,报表数据的准确度与可靠度得到有力的提高。除此之外,以BPM理论为基础重新设计银行财会信息系统,能够进行集成化、标准化处理的财务管理技术平台得以初步建立,管理流程也因新系统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创造有利条件增强银行现代化的核心财务管理能力。(4)实现多维信息披露。不同系统来源的财务披露信息在“流程银行”财会信息系统内部呈现集成化,交易与核算分离后全行多币种处理与报表合并自动化完成,且能够为海外各分行并账问题提供完善的方案,生成的财报及附注信息也可以更加符合国内、国外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同时,传统财务核算限制于科目报告层面,重新设计的报表模块可以有效摆脱这一桎梏,统一的多维度财务报告体系在全行建立,模板内部产生的报表更适用于管理所需,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二)BPM理论下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架构。(1)BPM理论下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简单模仿和照搬会计流程与原理,传统商业银行以财务核算为基础发展起来,会计核算职能附着于核心业务系统中,一定程度阻碍了财会信息处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所以实现交易与核算的分离是基于BPM理论基础进行银行财会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并且在分离过程中需要突出核心业务系统的专业化功能定位,以“流程银行”建设为驱动,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提升银行的产品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基于BPM理论的商业银行财会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直观看出,BPM理论下银行财会信息系统总体框架由四大模块共同组成,原有各业务系统中会计分录被成功剥离,这也是与银行原有财会信息系统的最大区别,并且单独设立了核算引擎模块,大大提高了财会信息处理的效率与质量。首先,图1所构建的BPM理论下银行财会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对银行业务流程进行了整合再造,形成基于产品目录和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核心业务系统,产品参数配置更为灵活,有效提高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其次,统一数据平台中将全行的业务流水纳入,所以在输入会计核算业务模块之前需要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抽取并转换平台接收到的交易明细数据,在数据传输层确保其一致性与完整性,实现传输的标准化操作,最终以数据集市的形式融合事业线、币种、机构、服务、产品等信息供各系统间共享和内部管理分析所用;再次,新系统借助数据交换机制将标准化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向核算引擎和会计计量模块进行传输,在核算业务模块中统一开展银行财会的后续处理,会计计量模块对标准化后的交易数据进行提取和解析并传递至核算引擎做分录处理以进一步满足实际业务需求;最终,在完成以上三个步骤的操作后,新系统中的核算引擎被标准化的交易数据所触发,通过嵌入在应用程序中的组件将业务决策从应用程序代码中分离出来,在总账模块和财务报表模块中分别将会计分录生成企业级大总账及相应的报表和附注信息,新系统借助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对银行管理会计相关系统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BPM理论下银行会计信息核算引擎。银行各种业务场景转换为会计信息必须借助于在财会信息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核算引擎,整体系统运作模块参数基于数据库语言进行设定,并固化业务中具有共性的核算规则,主动引导整个财会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的增加、字段、目录更改等,实现分录的生成、接入、汇总及平衡检查等,其具体目标主要在于:会计核算与业务交易相分离,会计分录借助于参数化设置在系统中自动化生成,且对不同科目体系和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形成支持,会计核算的统一性大幅提升。对客户提供账户服务是商业银行金融交易的本质,产品和服务是交易的核心要素,抽象处理全行的产品与服务,并对应存款、取款、核销本金、计提、账户换机构等其中的一项基本交易,在产品、服务与会计科目之间建立统一的对照关系。同时,核算服务由基本交易类型决定,产品类型要与核算类型相适应,在读入交易流水后新系统所提供的核算服务更为恰当,会计分录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如图2所示,以BPM理论为基础构建“流程银行”使交易与核算分离后,新系统的核算引擎接收全行的交易流水,通过数据平台的统一标准化处理并基于参数化设置智能化生成会计分录。同时,系统对借助计算机检查会计分录借贷金额及处理后所有帐户借贷总额的平衡性,进一步校验账套完成度和数据本日处理完整性,无论本日是否完成均需要开展分录汇总上传总账操作,最后对全部过账期间的过账进行检验,以此形成流程的重复,直至全部过账完成。基于BPM理论重新设计会计信息系统打造“流程银行”,以独立且统一的核算引擎为核心,实现了业务与核算的相对独立。新系统抽象处理产品和服务后,基础性的会计处理在核算引擎中进行编码,改变了传统的依据产品或交易编码的处理规则,企业整体层面核算体系通过产品与核算映射关系的设置即可完成,会计分录在全行范围自动生成。同时,银行财务人员通过核算引擎获取的会计核算更为专业化、精细化和多元化,为银行提供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更利于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提升市场和客户的满意度。(3)BPM理论下银行会计计量模块。银行的中间业务、金融工具计量等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需要单独开发会计计量模块,提高计量体系的专业化程度,在满足资金应用效率分析、投融资效益分析和业务台账管理等日常需求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适用于资金类业务的核算需求。同时,经过专业、精准的自动化计量后,该模块可以进一步面向市场和客户需求开展后续的核算分析,获取各产品的详细数据以进行动态化调整。BPM思想指导下,银行会计计量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银行业务系统中包含中间业务、现券业务和同业业务等,中间业务的期初实际收费金额可以直接借助核算引擎自动生成对应的会计分录。在复杂中间业务的后续计量方面,诸如一定时间点账户维护费、信用卡年费的计提摊销等,交易系统中的有关合约信息被计量模块有效获取并在内部进行会计处理,其结果自动传输至核算引擎生成会计分录,报表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时效性提高。而存在同业业务与现券业务时,计量模块同样会接收相应交易数据,并且将会涉及金融工具估值问题,计量模块中数据进入后会自动触发估值引擎展开计算进而获取计量结果,并以此为依据计算金融工具的金融价值、分析变动损益和市场变动情况,为银行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4)BPM理论下银行财会信息的总账模块。银行的往来余额、科目余额等常用财务报表在处理核算引擎接收到的会计信息后提供给使用者,且记账、结账及结转损益等账务处理均包含于总账模块中,满足核算引擎的企业级需求。将以BPM理论为基础的银行总账模块处理流程设计为图4所示,并需要实现以下目标:统一全行科目,取消合算码,设定清晰的科目体系;各级机构本、外币交易总账汇集,实现集团总账统一视图,汇总层级账户数据支持准确图2BPM理论下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核算引擎处理流程计提减值准备,部分明细账满足不同准则调整所需;银行各地区分部报告和业务线分部报告能与国内、国际准则财报要求相符;支持期后调整,准时生成科目余额报表;为管理分析提供所需数据,能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中交互数据。在统一数据平台的标准化处理后,各交易系统的业务数据进入核算引擎模块,并伴有分录自动生成,通过检查后传输至总账模块,并与每日进行总分核对。同时,境内子公司与境外分行也能向总账模块进行数据的自动化传输及总账数据的期后调整,生成具有针对性的财报信息。除此之外,由于以BPM理论为基础设计的银行财会信息系统重新优化了会计科目体系,因此能在总账模块内部接入汇总分录,总账凭证及总账报表在经输入控制设置与分拆后生成,最后相关信息会自动传入财报模块予以备份。重塑会计信息系统后,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多段弹性账号设置大大增加了会计科目体系的清晰度,行业、期限、客户等大量的业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从新系统的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数据应用平台和统计系统则有效开展数据的统计报送功能,切实与核算引擎的参数化设置要求相符合,利于数据的充分利用。另外,基于BPM理论银行在全行层面统一开展凭证接入到生成总账数据之间的全部业务,标准化、参数化、集成化程度及数据处理效率提升,快速响应产品创新,实现跨账务体系的总账数据共享,系统稳定性及可操作性增强。(5)BPM理论下银行财会信息的账务报告模块。BPM理论下银行财会信息的账务报告模块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以多层级、多会计准则的核算架构为基础,兼顾管理与统计需求,自动生成的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资产负债等合并报表要与国内、国际会计标准相符合,并能够产生地区分部报告和业务线分部报告,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应用形成推动力。图5为基于BPM理论设计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财务报告模块架构,该模块的设计同样贯穿了交易与核算分离的核心思想。由图5可以直观看出,总账数据接入为报表生成的必要前提,总账模块与该模块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系统的日终财报模块基于需求将传输至财报模块中的每日总账数据进行处理,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等类型的非内部往来按照系统预设规则合并抵消,其他内部往来在月末自动抵消,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也能进行灵活的期后调整。基于BPM理论重塑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并有效分离交易与核算后,从集团层面自动采集总账数据并生成报表,完成全行报表的合并和多币种处理(周恩红、王永军等,2015)。同时,基于BPM理论进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完整性和标准化检验,自动编制附注,提高了信息质量。另外,新设计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在报表模块内部融合产品、业务线条、分支机构等多元化的信息,在全行范围建立及时、准确、多维的报告体系,实时、准确把握商业银行经营动向,利于银行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三)基于BPM理论的银行财会信息系统建设保障。(1)资金保障。资金投入作为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在业务系统建设、分行建设及网络银行建设等方面均需要规模庞大的经营费用支出,且对后备资金的运转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基于BPM理论重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来保障业务系统建设的顺利实施与系统价值最大化的实现。(2)组织保障。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原有习惯及利益问题等都是基于BPM理论进行会计信息系统重塑的阻力,其原因主要在于核算与交易分离后必将涉及到权利责任、人员组织结构等方面问题,且原有系统与新系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问题均会造成内部组织协调工作的复杂化。因此,为确保系统信息与实际信息相符,避免操作失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必须在系统分离前做好组织方面的保障工作,明确岗位职责的划分,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确保新系统的顺利推广与应用。(3)人员保障。作为会计信息化效能发挥的基础,具备IT技术与专业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创新、维护起到决定性作用,信息化建设参与人员也因此成为业务需求向系统功能转化的关键。但在现实中,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商业银行稀缺,造成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与结束理解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基于BPM理论重塑会计信息系统打造“流程银行”需要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双管齐下,为其设计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人才充实到各业务部门,使其在系统开发、信息规划等方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4)技术保障。基于BPM理论重新设计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打造“流程银行”必须将信息技术作为落脚点,对全行现有的技术水平、业务管理需求、资源状况予以通盘考虑,全面衡量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效能发挥、信息共享、整体架构实现等问题,技术设计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及评价指标体系,对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重组予以特别关注,从系统群角度进行各模块的技术优化,确保会计核算与业务交易相分离后银行的正常运转。

四、研究展望

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化发展一脉相承,本文基于BPM理论重新构建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以独立且统一的核算引擎为核心实现业务与核算的相对独立,并与会计计量模块、总账模块、财务报告模块共同形成完整的框架体系,适应了交易系统多元化、会计准则不断演变、市场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复杂化和会计核算专业化的现实需求,对业务变化与产品创新形成快速响应与支持。同时,通过对基于BPM理论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研究,重新明确了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方向,进一步厘清了系统重构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所提出的系统架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理论借鉴意义,有利于后续研究的相继开展。另外,基于BPM理论开展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研究,贯穿落实了客户为中心,有利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市场迎合度的提高,对其相关业务的开展具有实务方面的指导意义。商业银行自诞生以来经历了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的巨大变革,所开展的金融业务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杂乱无章到秩序井然,体制方面由大一统发展到多种机构并存,这些变革均离不开信息化的强力支持,会计信息系统更是在其中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还将会持续,进一步挖掘BPM理论下银行会计核算与业务交易分离的相关技术实现方式,银行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内部账务处理以及核算引擎规则制定等,从理论与实务方面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其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泽生、姚明辉等:《基于业务流程的一体化企业风险管理创新研究》,《企业管理》2018年第2期。

[2]方旭辉:《浅谈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以A银行为例》,《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5期。

[3]江阴农商银行课题组:《农商银行发展的稳与进》,《中国金融》2015年第4期。

[4]周恩红、王永军等:《商业银行绩效管理评价体系重构》,《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5期。

作者:雷曼 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