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问题分析

时间:2022-03-31 10:31:17

导语: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问题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问题分析

摘要: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财政部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充分引入公允价值等存在多重会计计量属性的计量模式。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却为既有的单一性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中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计量

一、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现实意义

1.解决了资产减值计量问题。在对资产价值进行计量时通常需要依据历史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计量时,则是通过初始性的实际成本、摊余成本进行的,因此当持有资产时通常不对减值损失进行确认,且在资产减值损失进行资产转让、出售时才进行确认。这就导致资产的市场价值、可回收的金额等比资产实际的成本低时,在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下,往往高估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无法通过财务报告对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经营状况进行真实准确地反映。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以往的八项准备进行扩展,并详细规定了资产可回收金额的确认办法,针对不同的资产制定了不同的确认减值损失的计量程序。2.解决了金融创新业务问题。对金融业务的创新衍生出较多的金融工具,并且属于履行中的合约。通过以往所用的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无法确定相关的合约中以及履行合约的过程中和金融工具具有关联的资产、负债,无法通过企业资产的负债表对企业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交易风险等进行反映。所以衍生出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将这些交易称为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业务,针对这些在取得时为出现实际成本或实际成本相对较小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等通过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摊余成本等计量手段进行表内核算,从而揭示这些价值发生变动所带来的风险。3.解决了或有负债计量的问题。企业在进行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时,往往会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这些因素极有可能已经导致了企业承担某项现时的义务,但履行该项义务的时间则为以后,且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明确履约的时间、偿付的金额等,会随着相关事件的发生等出现改变。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这些无法明确履约时间和支付金额的负债无法入账,无法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得到有效地反映。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则对或有负债、预计负债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引入了最佳估计数的计量模式,提高了针对性和合理性。4.解决了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问题。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与现值、公允价值、重置成本等会计计量的属性进行了明示,并规定了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下应采用那种计量方式。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中的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与现值、历史成本等内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有利于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接轨。

二、新会计计量模式在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会计计量的基础性原则,并且几种既有初始性的计量基础,又有后续性的计量基础。但是从以往的单一性模式变为选择模式更具多样性,难免会有一定的难度并在短时间内缺乏适应性,因此将历史成本的会计计量的模式转变为包含公允价值在内的多重性的计量模式,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实务中如何确定公允价值。通过公允对资产价值进行表达与长期发展会计人员所形成的惯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不适性,因此以往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公允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应用。但是在国际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则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官方应用,因此愈发凸显了公允价值的重要性。在进行会计实务时,实体价值往往与市场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该差异性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不同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对相同资产、负债进行计量时,产生不同的结果,进而对相同企业间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影响。2.不同的会计环境对会计计量的影响。通常发生会计事项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会计环境,受其产生背景、目的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适用性的计量属性。因为不同计量属性的应用,会导致计量结果的不同。如企业进行合并后获取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方式获取的二者初始计量是不同的,受同种控制和不同种控制的企业合并所获取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也不相同。3.计量标准应用到会计实务中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受工作人员所拥有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判断能力当方面的影响,使得其对同一会计计量属性的理解、运用等方面存在区别甚至是产生分歧。对会计核算中信息质量可比性原则进行考虑,应通过规定的会计政策对企业中相同、形式的交易事项等进行处理,从而使会计的信息口径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在进行实际的会计实务工作时,在计量标准中会存在一部分个性空间。

三、会计计量实务运用的几点建议

1.明确计量目标。在对会计事项进行准确性的计量之前,应将会计计量中目标的问题有效解决,即进行会计计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需要通过会计计量工作对什么需求进行满足。合理的解决会计计量目标问题,从而在基本性的概念上将应采用的计量基础问题理清,并掌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生么样的计量基础。在大多数的企业中,制定会计计量目标是为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因此计量属性需要对企业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等更加真实且公允地反映出来,并充分引入其他的计量属性,从而使信息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但是在进行计量属性的引入时,应当以什么标准对其恰当性进行衡量,应当在实际应用会计计量的过程中有效解决。可对以下几项标准进行参考:其一便是会计信息所具有的质量特征,即计量结果是否对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可比性、相关性等需求进行满足。其二便是资产的基本性定义和负债的基本性定义,在二者的定义中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利益会流入企业或流出企业进行了强调,因此对计量属性进行选择有利于未来经济利益的获取。其三便是对会计的计量成本进行考虑,即效益性原则。当采用某计量属性时,其需要付出的成本比其所能实现的价值要大,则应对其他的计量属性进行考虑。2.区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将资产减值等概念引入到会计准则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在企业的会计计量问题中,通常会涉及到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两方面。对于企业的会计计量工作来说,大多以两个方面的内容为主,分别是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新的会计准则当中,初始计量所包括的内容包括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等等内容,而后续计量则包括了摊余成本和重置价值,以及公允价值,其计量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对于原则上所规定的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等等一系列的初始计量要以历史成本属性作为基础,而计算金融资产和负债情况以及虚拟性资源时则要以公允价值作为基础。在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则要结合实际获取方式来加以选择,如果需要通过现金支付来获取,则需要计算成本;如果通过证券获取则要应用公允价值来进行计算。在后续计量工作中,其考虑因素更多,不仅仅有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也要考虑目的等等因素,以不同的原则为基础,来选择最为合适的计量属性来开展工作。3.以公允价值作为应用的基础。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保证公允价值这个概念的唯一性,但是这也要以明确公允这个概念的涵义作为基础。为了确定资产当中的公允价值,就需要在程序上具备一个公认、客观的步骤,并且作为该步骤来说也要具备可行性。具体来说,其一,需要结合公平交易情况下所确定的销售价格来确定,如果当时并不存在一个销售协议,但存在一定活跃的市场,则要以市场价格作为参照标准。如果无活跃市场可以提供参照,则可以以同行业内的最近交易价格作为参照,这样就可以实现最合理的基础估价。4.以会计事项发展环境作为参照。如果计量的计量时间点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后续计量工作的开展则应以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方法来开展计量,所以企业首先需要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值。但是这个数值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要以相关证据作为基础。我们需要将企业持有的存货以及持有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等多个方面来对实际情况进行区分,选择不同的属性来进行计量。如果企业持有材料的目的在于保证生产,那么其生产的产成品作为计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可变现净值和成本相比会较高;如果材料价格下降,产成品的可变现值和成本比较低,则计量应当以可变现净值为基础;如果持有存货的目的在于执行销售合同,或保证劳务合同,则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则需要以合同价格作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洪芳,徐丽.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9):55-55.

[2]陆辉.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9):45-45.

[3]王秀梅.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15).

[4]刘晓玉.对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5):45-47.

作者:刘伟 单位:哈尔滨市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