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2篇
时间:2022-05-19 02:46:20
导语: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较之1997年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新制度设置了“存货”科目,其核算范围包括原账中“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避免了事业单位大量存货在尚未被耗用前即被列为支出,没有作为资产确认,从而导致资产流失。(2)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相应设置了“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两个科目,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对外投资”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但应按依法取得的和持有的时间是否超过一年为限分别计入新设置的两个科目;新制度明确了权益性投资的核算,避免对外投资没有被作为资产确认,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充分反映其投资资产,避免了投资管理不到位、投资效率低下。(3)新制度增设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两个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该科目的设置如实反映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损耗情况,如实反映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避免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净资产虚增,提高了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质量。(4)新制度新设了“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而旧制度把该项支出反映在支出类科目“结转自筹基建”,年终结账时该科目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年终无余额,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新制度还要求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制度规定将其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科目反映,及时反映单位的资产情况,并且随时了解工程情况。(5)新制度新设了“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待处理资产(包括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无偿调出、盘亏、报废、毁损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的价值及处理损溢。对于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相关收入、发生相关费用计入“处理净收入”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而在旧制度中,对于盘盈存货,冲减当期支出,对于盘亏和毁损的存货,列入当期支出;固定资产对外转让取得的收入,增加修购基金,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应冲减修购基金。(6)新制度按照偿债期限长短,分成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列报,设置科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设置“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使资产负债表反映的负债信息能够正确评估政府和各事业单位的债务状况和偿债能力。(7)新制度设置的“事业基金”,不再在该科目下设置“一般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而是新设置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新制度取消了“固定基金”,新设置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该科目下设了“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明细科目,核算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全面真实反映了单位的资产情况。(8)新制度设置的“事业结余”科目与旧制度科目发生变化,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新制度未设置“结余分配”科目,但设置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9)新制度未设置“拨入专款”、“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而是按来源性质和项目类别分别记入相关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
二、权责发生制将逐步取代收付实现制
通过对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差异的分析,我们发现新制度科目设置与企业会计科目有部分的统一性,新制度会计核算不全是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业务核算采用了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的,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即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比,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缺点是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之后才能计算盈亏,手续比较复杂。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权责发生制将逐渐取代收付实现制。一是权责发生制能够对会计事项进行跨期处理,如贷款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有利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有利于促进全面的绩效管理改革,能够披露财政潜在的支出压力,对未来的各种或有风险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近年来,西方许多国家对政府会计进行了改革,一个基本趋势是政府会计由传统的收付实现制逐步转向权责发生制,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对政府财政统计的要求,将影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为与国际接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由权责发生制逐步取代收付实现制。
作者:牛红梅单位:洛阳广播电视台
第二篇
一、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局限和不足
(一)会计核算局限不足
会计核算局限不足主要在于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资产的计价方式采用增加“固定资产”的同时增加企业的净资产,而且使用固定资产时是不计提折旧的,这造成了价值失真、净资产虚增、收入和成本不匹配,加剧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账面价值和现时净值的误差会越来越大,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实际状况,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带来了麻烦。
(二)会计报表中的不足
以往的会计报表的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完整性,其内容只包括事业支出明细、资产负债明细以及收入支出明细,并且相应的报表附注部分没有纳入会计报表。使得原有的会计报表体系结构单一,无法满足现代管理中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二、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同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对旧制度的修改和改进,注意了相关法规政策一贯性,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规定了基本建设数据并入会计“大账”中的“在建工程”科目,加强了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完善了财务报表,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使其能够真实反应当期的收支情况和资产负债情况,帮助管理层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
(一)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一种摊销处理和虚提折旧的核算办法,其折旧额和摊销额均列入非流动资产当中。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中新增了“累计折旧”的项目,所以在对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核实时应进行补提折旧,借记固定资产项目贷记需要进行累计折旧的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增加了无形资产核算及摊销,原账目中的无形资产余额反应的是未进行摊销处理的无形资产价值,因此可以将无形资产余额直接转进新账,而相应的事业基金余额也可以转入新帐中非流动资产基金中的无形资产科目。
(二)注重了法律法规一贯性,增加了会计科目及相应核算内容
增设会计科目和相应核算内容是为了配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门预算管理、政府收支分类、政府采购等改革相关规定,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管理、政府收支分类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科目分类以及其核算内容。比如在国库集中支付中,就增加了“财政应返还额度”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这两个科目,充分落实各项财政改革政策,有效实现了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
(三)修正会计原则,实现基建数据与会计“大账”数据合并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注重了法律法规的一贯性,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度,争取建立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旧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会计账务与基建数据无法有机联系在一起,而新会计制度则将基建数据纳入在大帐数据中,以正确完整的反应整个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情况。按照权责发生制可以从根本上评价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全面反应资金流动情况,并将其作为债务列入资产负债表。
(四)完善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加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财政补收入指“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加强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缩小了财政补助收入口径,去除了从上级单位获取的事业经费,仅仅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调整了净资产项目的构成,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明确设计了财政补助收支、结转的处理流程,对其收入支出进行核算明细,推动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五)明确资产计价和入账计量,规范非财政会计核算
新制度中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彻底区分开来,并增加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的科目,以实现结转和结余的分开核算,进一步规范了其分配支出活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进一步明确了计量内容,比如捐赠和无偿转入的计量口径,以加强此类资金的入帐管理,对于没有凭据、同类或者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不明确资产一律按照名义资金的项目进行入账,并编写附注,按照规定不进行摊销和折旧计算。新制度中明确了资产计价和入账计量,规范了非财政会计核算,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不受侵害,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六)完善科目分类体系和财务报表体系
完善科目体系,科目体系更为严格,信息披露的程度更加的广泛。比如新增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累计折旧”等科目,修改了部分科目,如将“材料”、“产成品”等科目统一改为“存货”科目等,完善了核算内容,明确核算设置,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更是增加了“财政补助情况表”,使整个报表系统更加完善,以满足会计预算和管理方面的要求。此外,还按照国际惯例,将报表项目分类按照流动/非流动资产、流动/非流动负债的方式分类,结余分类按照财政补助、事业、经营等板块进行分类,并将报表的结构该为竖列,使整个报表更加条例清晰,同时也对日常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探讨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要求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根据原账编制科目余额表,按照新制度设立新账,调整原有的各科余额,并编制科目余额表,以作为新账中的期初余额。此外,还应该对原有的会计软件进行更新,以完成数据的转换处理,实现新旧帐的有效衔接。在进行余额转账时,应该将资产类、净资产类、负债类、收入支出类进行有效衔接。比如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将“材料”、“产成品”等统一划分为“存货”科目,因此在转账时,就应该将此类余额全部转入“存货”科目中。另对于不满足固定资产标准的余额,也应该划分入“存货”科目中,而满足固定资产标准的划分入“固定资产”科目中,同时做好登记管理工作,对于已经领用出库的存货,借记“事业基金”的同时贷记“存货”科目。并且新制度中还设置了“预收账款”等科目,由于其核算内容与原有的内容相差不大,因此转账时可以将此类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相应的新帐科目中。此外,由于新制度中的“其他应付款”科目范围相对缩小,因此转账的时候应该先对原账进行分析,将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金等余额统一转入新账中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将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含1年)的余额转入“长期应付款”科目,其余余额转入“其他应付款”。
按照新制度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由于增设了“在建工程”项目,因此事业单位中应在“在建工程”项目下设各类明细科目,以方便核算。应当按照新制度规定编制2013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以及月度、年度财务报表。由于新制度中增设了“累计折旧”的科目,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注意累计折旧额的核算,此外,在实行新制度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应按照相关规定重新进行计提折旧。
四、结束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极大的补充了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之处,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加贴合实际情况,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助力。
作者:宣银花单位:朔州市朔城区国库支付中心
- 上一篇: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论文
- 下一篇:别墅项目园林工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