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升对策
时间:2022-07-23 09:52:46
导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升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施行以来,部分事业单位当中未能有效做好相应的新旧制度转换衔接,特别在财务管理模式转换上,使得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存在较大风险。文章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在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优化方案,分别从核算管理、会计科目变动等多角度,分析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的整体影响并且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对策
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很快,国家就相关会计制度规定也在作出调整。事业单位要想在时代潮流里获得较快发展,就要不断强化自身会计管理。简言之,必须根据时展的需求,对自身发展战略不断进行调节。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有效整合,使得各种类型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管理过程中,从制度方面有了较高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双基础”会计核算,“双报表”会计体系,以及平行记账等等。这些内容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而言,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保证其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强化了会计信息完整性
事业单位利用传统的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一般是选择使用收付实现制或混合制,在这种制度管理下,对财务会计以及预算会计的概念并没有明确区分。开展日常管理活动时,主要是提供和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并作出决算报告,这些报告内容无法准确且完整地对政府资产负债情况以及绩效进行有效反馈。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原本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双模式,强化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的联动性,同时也形成了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引入权责发生制弥补了原有制度不足,扩大了具体核算范围,完善了会计信息。
(二)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这是因为新会计制度统一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体系,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折旧计提也做出了相应规定,能够将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状态更好地反映出来,从而通过会计核算及时调整并解决事业单位本身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促使财务管理优化提高。
(三)优化了费用跨期摊配管理
新的会计制度针对跨期摊配费用,在事业单位会计账目中新增了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以及预计负债4个会计科目。利用待摊和预提费用科目核算单位当期支付、分摊年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比如预付资金等;或者预先提取的已发生但未支付的费用,比如预提租金费用等;利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单位当期支付、分摊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例如单位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通过租赁固定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利用预计负债科目核算的单位,因为某项事务而承担的义务,需要确认负债内容。如果单位存在未决诉讼等确认的负债情况,那么就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其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单位跨期摊配费用需要进行分类,与此同时,各项费用归属也要进行明确,从而确保权责发生制在各项活动中落实。
(四)提升了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
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中,资金利用率偏低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日常运营通常有政府方面资金支持,平日财务管理以及资金利用管理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存在意识滞后的问题。新会计制度施行后,事业单位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并且通过构建会计核算基础体系强化财务管理效果。同时还可以在收付实现制要求下,将会计信息和新财税规制融合度进行提升。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账务处理中的难题
(一)财务思想转换不到位
虽然事业单位运营目标并非获得利润,但较为关注社会效益。不可否认,事业单位在旧制度运行时大多未投入过多资源进行调整,使其在新旧制度更替时准备不足。财务管理人员除了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外,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掌握新制度内容,而且不同的人员及学习能力有明显的差别,对各项新规定也有不同理解。原本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落后程度就较为明显,工作人员在理念认知上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使得新旧会计制度难以对接实施完善,导致财务人员在核算、记账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单位账务处理效果。
(二)内部监管机制不完善费用支出不明确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
1.财务管理人员及审计人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负责单位日常财务监督工作。传统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及审计监督工作大部分集中在资金使用合理性合法性监督上,并没有对财务会计当中的资金控制有效性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对于内部资金使用情况无法进行有效掌握。2.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费用支出科目进行核算,其难度较高,但是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费用科目可分为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不同的费用及支出事项较为明确。要想有效区分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是否属于科研支出或非科研支出,是事业单位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等,都要求财务人员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特别是了解科研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因此,财务人员除了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了解外,还需要对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哪些业务是科研活动,哪些业务属于非科研活动,在进行管理费用核算时,不仅需要对发票事项进行甄别,还要对核算尺度有效把握。
(三)事业单位须有效完善账务管理
事业单位运营具有公益性,所以受政策监管较多,单位各项制度建设必须紧跟政策要求,积极主动寻求创新。而新会计制度颁布后带来的变动较大,单位账务管理及会计处理需要及时调整,做好衔接。
(四)事业单位会计计量基础存在差异
新会计制度施行后,会计核算计量基础也出现相应的变动,事业单位一旦与当前改革发展趋势脱节,就会造成会计计量基础出现差异,进而对单位会计核算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事业单位应用收付实现制,单位年度资金收入是历史应收款项,其支出资金也可能是预收资金,这属于未来款项。这一情况的出现,与会计配比原则相背离,也直接导致事业单位资金结余情况不清晰,财务人员无法根据已有数据对财务结余进行有效核算,同时也会对整个单位决策活动造成消极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以新会计制度为基础,通过现场调查等方式,了解单位实际支出情况,保证资金收支平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较为繁杂,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对整合资金支出情况以及功能进行了解,还要有效反映单位资产及负债实际情况。
四、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策建议
(一)完善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特别是对一些新规定要认真消化领会,明确职责划分,在每个核算环节上注意精准把控,做到核算精准细致。
(二)建立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单位规范员工行为,降低人为差错率。利用内部控制手段,事业单位可以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制衡管理,明确每一个部门和岗位责任,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强化各部门日常工作监督,以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要想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需要遵守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潜在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所谓全面性是指事业单位使用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包含单位举办的所有活动;经常性是指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定时定期地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进行了解;潜在性是指内部控制不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制度,而是管理环节基础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分为多个板块,例如财务内部控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等等,每个板块之间都存在较强的联动性。
(三)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实施者和主体是相关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最终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充分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要勇于实践,使自身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计算机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相关培训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1)会计人员培训中,着重对管理会计核算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素养和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从而使会计人员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引进高质量外来人才,让他们把新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3)单位还应把培训与会计人员升职结合起来,让每一位会计人员都有工作动力。
(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大报账平台
信息系统的完善性是确保会计核算科学与准确的先决条件。在新的信息系统下,可以改变以往的记账方式,采用科学的平行记账方式,有效提高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确保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语
总的来说,实施新会计制度给事业单位带来了诸多优势,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如果事业单位想脱颖而出,必须居安思危,注重强化会计核算。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完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做好新旧制度过渡衔接。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兴利.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04).
[2]王梅.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J].教育研究,2020,3(11):54-55.
[3]于江.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J].中国商论,2020(007).
作者:秘晓敏
- 上一篇:预算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
- 下一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