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影响

时间:2022-03-10 02:40:45

导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影响

摘要: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于1998年前后,但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会计制度体系已经不能够适应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对现有会计核算模式产生较大的冲击,也对资产的核算方式带来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工作;资产管理

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之后,统一了单位的会计标准,使单位的会计数据信息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实施新会计制度中,单位的财务人员开展会计核算,使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合理,能够使会计的盈亏计算结果准确度更高。

一、新会计核算制度概述

(一)实现双功能双基础的核算。新会计制度由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组成,其中预算会计更多的是包含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财务会计工作是针对单位内部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新会计制度会实现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同步进行开展核算,这就是会计的双基础核算模式,财务会计往往是应用权责发生制,而预算会计更多的是应用收付实现制。(二)实现了双报告的核算。在新会制度实行之下,单位要编制好结算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在编制结算报告文件期间,要着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来编制,应用预算会计来开展数据的分析核算,并形成相应的数据。(三)应用平行记账法。会计制度的实施,需要单位记录好每一批的业务,并仔细的进行核算,将各个部门所产生的收入都纳入核算范围内。此外,还需开展预算会计核算,此时要特别注重单位的数据来源。在使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不同模块开展核算时,需要针对数据开展相应的加工。

二、新会计制度的影响

(一)新会计制度对核算内容进行调整。新制度对原有的核算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加了部门的收支和预算等相关科目。新制度还统一地去规范事业单位的核算明细,确保单位的会计数据信息比较准确,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新会计制度也对单位的会计科目进行适当地优化,并逐步细分会计要素,这有助于提高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二)新会计制度提升了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由于新会计制度对原会计制度的核算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新会计制度应用双功能的核算模式,将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相融合,这也促进单位会计数据信息与新制度的融合。新会计制度还纳入预算制度,对原有的会计报表和科目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并且新制度的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单位成本控制的精确性,也能够使单位的绩效考评更加科学。(三)提升了会计数据信息的质量。在实施新会计制度之后,单位的会计要素也在进一步细化,而且单位在当期发生的会计事项,需要进入到当期报表上,以此才可以进一步提升单位的核算范围,也能够提升核算数据的可靠性。并且,新制度还对当前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具体折旧、资产的摊销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都制定了明确的规范,以使单位的资产价值能够真实地体现出来。(四)扩大了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提升固定资产确认的标准。新制度在资产方面,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单位储备物资、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资产的核算内容,以全面核算单位控制的各类资产,有利于全面规范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准确反映单位“家底”信息,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在原有旧制度中,将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的标准界定在500元以上,生产设备价值界定在800元以上。随着当前国内物价水平逐步的提升,有些办公用品价值远远超过了固定资产认定的标准,而造成大量的易耗品、简易设备都纳入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内,使现有资产资源数据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单位的实际资产状况,也给现有的资产核算人员带来较大的核算难度和工作量。新制度对于资产的确认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使固定资产界定更加明晰。(五)在财务核算中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要求对有关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旧制度应用收入实现制来核算资产,没有针对资产来计提,在使用资产期间,资产经常会产生较大的资产损耗,然而收入实现制是不会对资产损耗进行核算,这就会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资产除了报废之外,报表上的数值不发生变动,会使资产价值虚高,资产报表的数据无法体现出资产价值。伴随着新制度的出台,制度针对单位资产管理特征,创新地提出了对有关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核算方法。在不同资产使用期内的承担费用也能够反映出真实资产使用状况,使资产的价值可以体现出来,避免出现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严重不符的不良情况[1]。(六)整合了基建会计的核算,提高了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在新制度中依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相关预算管理规定,在充分吸收《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合理内容上对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进行了规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按照新制度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将基建项目运作中所形成的数据,按月都纳入会计的报表中。将在建工程科目作为报表中的一个独立科目,并融入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让工作人员可以准确地了解当前基建项目运行状况,大大简化了单位基本建设业务的会计核算。(七)真实地反映有关资产的价值数据。在旧制度中,并没有规定对单位相关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和摊销,造成在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任何时点都只能够去反映出固定资产原始的价值,这样会虚增资产数据,无法体现出资产从购入、使用、报废等各个阶段中资产的价值,也不能够反映出资产的价值情况,无法体现出单位资产损耗的信息数据。新制度要求对相关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和摊销,能及时反映出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消耗状况。新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在会计核算中强化财务会计的核算功能,对于科学编制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2]。

三、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措施研究

(一)开展固定资产科目账务调整。新制度实施之前,要对现有的资产按照新确认的标准来科学分类,并予以调整,对于达不到新标准的资产,要按照相应的财产管理规定和相关的工作流程来予以报批或者备案,之后再将资产转为存货,当达到既定年限时,没有使用价值资产,要根据单位的资产处置流程,来将资产报废。对于达到新标准规定的资产,要将这些资产合理分类。将会计报表中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数据转存到新账户中,丰富固定资产科目内容,可将固定资产科目的范围扩展至陈列品、文物图书、档案等资产,并确定其拥有的年限、使用的年限和总工作量,即按照平均年限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3]。(二)增强固定资产的实物控制。在实施新制度之后,使单位内的固定资产标准范围也会逐步的明晰,并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财务部要调整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使资产管理机制与单位的新制度有较高的衔接度,并贯彻落实采购规定,明确资产配置标准和资产使用年限及资产处置流程,并使制度的操作性更强。单位要加强内部资产管理实物控制力度,并将资产管理直接落实到各部门身上,建立完善资产管理台账,然后要组织人员开展对资产管理清查和资产的核算工作,使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并发挥资产的价值。(三)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新制度实行之后,要求单位根据资产核算和资产管理的特征,给予与事业单位改革相匹配信息系统,将单位的资产采购、使用、折旧、处置配置都纳入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在固定资产信息平台上,要建立相应的资产处置流程、管理流程,实现单位内部资产数据的共享。应用信息网络的技术,来加大各业务系统与资产系统的连接,来实时实地监管资产,打通资产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报表系统和财务软件的衔接,使各个系统相互对接,数据高效流通,来提高单位资产的核算效率。(四)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要推动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系统的完善,建立资产管理内控机制,使资产得以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价值。单位财务部要制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给资产管理岗位要配备相应工作人员,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使资产管理岗的工作权责比较明晰。使现有资产管理人员可以胜任该工作岗位的职责,在单位建立资产责任卡,在卡片上明确地记载资产的名称、资产购入日期、资产价值资产的使用部门和后续资产维护维修状况。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去处置资产,优化设计工作流程,使资产可以规范地使用。建立资产的管理台账,做到资产账实相符,保证资产的完整。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对资产信息化的控制,将资产的实时数据信息价值、使用情况都在系统内反映出来。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根据新制度的要求,来优化设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根据制度的要求去设置资产核算科目,使现有的科目更加完善,加强对资产使用处置等过程的监督控制,并将资产实际价值都记录在财务报表上,真实地反映资产的数据信息,使资产保值增值以及促使资产更加安全。资产的处置过程,要符合国家国有资产的管理规定。

参考文献

[1]曹阳.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9,13(29):141.

[2]刘丽霞.关于加强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23):149–150.

[3]章永飞.新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经贸,2019,468(07):85–86.

作者:李敏 单位: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