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研究
时间:2022-06-11 08:32:25
导语: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会计造假行为层出不穷,为国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隐患,很多相关的利益者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益损害。本文从会计造假的原因动机、常见手段和防范治理入手,探究会计造假的原因、方式与手段。
【关键词】会计造假;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监管
当今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且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类对于经济的追求对于发展的追求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为人类对于金钱的渴望,而导致出现了会计信息的造假的现象。会计造假,是指相关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虚拟会计信息,掩盖真实的会计信息,而欺瞒相关利益人和国家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而达到自身的目的,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企业和相关的经济人通过会计造假来牟取暴利,损人利己,使得国家经济和国家税收受到损害,而且其他的投资者的利益也受到了侵害。同时,因为会计工作者的造假行为被查处,很多造假者为此付出了经济和人身自由上的代价,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企业为此破产,很多家庭为此分离。所以国家领导人对于会计的相关工作者提出了“不做假账”的要求,要求会计工作者在工作中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时刻牢记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情况,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一、理论分析
(一)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企事业、行政机关单位利用会计核算来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全面的核算,以此可以反映和监督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有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必须遵循规范化、准确性、及时性和开拓性原则。很多出现会计造假行为的企业就是利用选择不当的会计核算方法,鱼目混珠进行造假行为。(二)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工作者工作的指南与规范,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工作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让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能够进行有效的比较。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以分为营利性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具有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有用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性、实际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谨慎性和重要性的原则。所以会计准则要求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一切不法分子无视准则,依旧以身试法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法务会计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利用会计学和法学的知识,结合审计的相关方法和相关的调查技术,来获得有关的财务资料和财务相关证据,然后运用法庭能够接受的形式,展示在法庭上,从而可以解决会计和法律有关的一门学科。它结合了会计学、审计学、侦查学和法学等相关的学科,是一门兴起的学科,在国内外正在慢慢发展。法务会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会计行为中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也可以帮助相关的监督者发现造假的行为,为法庭进行判决提供依据和证据,维护国家和相关单位的合法利益。对于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会计造假剖析
(一)虚增资产现象。虚增资产是会计造假的手段方法之一,通过虚增资产来进行会计造假,粉饰财务报表,欺瞒相关的监督者和利益相关者。不同企业虚增资产有不同的目的,手段和方法大致如下:一是费用资产化,二是存货不实,三是虚假的固定资产价值,四是递延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不足额。费用资产化是指,会计核算中,费用这一会计核算项目本应该计入成本或者期间费用项目,而会计工作者却没有按照会计的核算方法,而是计入了待摊费用或者是递延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摊销中,无形中增加了资产,使企业的财务报表看起来数字客观。存货不实是指,一些生产性的企业,存货已经损坏或者质变,已经没有使用价值或者循环价值了,但会计工作人员依旧把它们计入到企业的资产中,亦或者是一些已经跌价的存货,会计工作者却依旧按照历史成本入账,高估了存货的价格,从而粉饰财务报表。固定资产价值造假是指,固定资产已经损坏或者已经不能进行生产活动,但会计工作者仍然把这类固定资产计入资产,从而达到资产虚增的目的。递延资产和无形资产的ECONOMIC&TRADEUPDATE财会研究摊销不足额是指,递延资产和无形资产本应按照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按时进行足额的摊销,但会计工作者对于那些已经没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不做相应的处理,仍然挂在账上充当企业资产。最终通过这些方法,企业的财务报表的资产项数额上去了,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却不在了。(二)虚拟负债现象。虚拟负债是会计造假的另外一种主要方法,会计工作者通过虚拟负债来改变财务报表,掩盖真实的财务信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负债项目来达到自己上市或者偷税漏税的目的。虚拟负债的方法和手段如下:一是高估应付款项,二是预提费用不实。其中高估应付款项是指,企业不及时与债权人进行债务核对,所以一些应付款项只是挂账,而实际的欠债已经不复存在,一些债权人已经不存在了,一些债务已经没有了债权人,这些金额本应该作为企业的营业外收入计入企业的资产,但会计工作者却没有按照会计的核算方法来核算,依旧作为应付款项计入财务报表,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预提费用不实是指,一些企业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的规定来核算预提费用,而是按照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来提取,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提取预提费用,从而影响了负债项目的正确性,最终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造假者通过这些方法来改变企业的实际负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三)虚拟利润现象。会计造假除了虚增资产和虚拟负债现象以外,还有一种是虚拟利润,虚拟利润是会计工作者对利润进行操纵,通过改变利润的大小来达到自己会计造假的目的。虚拟利润的手段的方法如下:一是多计收入、少计费用,二是少计收入、多级费用,三是长期对在建工程予以挂账,对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则用予以资本化,四是随意调整财务报表。其中多计收入、少计费用是指有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一些还未实现收入的钱款计入收入,来增加收入项目,或者虚开发票,营造企业实现收入的假象;或者对于费用进行少计,对于应计入成本的项目不按结转成本的方法来计算,故意少结转成本,还有企业利用银行“未达款项”进行少计费用的会计造假,通过这些来改变收入和费用的金额,从而最终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少计收入、多计费用是指,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自己偷税漏税的目的,故意减少自己的收入,多计费用,来改变企业的利润,以此可以减少企业应缴税款,企业家可以中饱私囊。特别是一些小企业不使用增值税发票,所以企业家用收据代替发票,以此来减少收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还有企业虚构预提费用,增加了费用的总额,以此来减少收入。长期对在建工程予以挂账,对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则用予以资本化是指一些企业对于已经完工的在建工程没有计入资产,而是继续作为在建工程长期挂账,企业的借款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所以财务费用可以减少,而折旧费用也可以减少,所以利润总体能够增加。随意调整报表是指,为了达到企业相关利益者的不法目的,随意调整财务报表上的相关数额和相关项目,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监管者的判断。(四)资本虚拟现象。一些大公司为了上市,但自身的资本并没有达到上市的标准,所以会计工作者对企业的资本进行了造假行为,以达到上市的目的,获得更多的利益。还有一些企业存在股东抽资的现象,为了掩盖这种现象,会计工作者不得不通过造假来欺瞒监督者。一些企业通过虚拟资本来改变自己企业的税务模式,进行偷税漏税的行为,牟取不法利益。这种种的行为和手段都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取得经济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进行会计造假行为。
三、防范和治理措施
(一)宏观因素治理措施。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我们就从会计造假的原因入手,来对会计造假提出相应的防范与治理措施。第一,加大法律监管,完善和建立相应的法律措施,弥补目前法律条文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有了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不法分子无法钻法律的空子,会计造假现象就会大大减少。第二,完善法律的同时加大会计造假的惩处力度,加大了惩处力度,例如加大了经济上的罚款,不法分子因为害怕惩罚就放弃了会计造假的念头,提高造假成本的直接且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民事赔偿制度,使惩罚不只是局限于行政处罚和较少量的刑事处罚,而是要通过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的经济处罚,让造假成本大于造假收益。(李敏,2010)当经济惩罚可能达到倾家荡产的地步时,会计信息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大大减少。第三,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政府是控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会计造假会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政府作为监管者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对于会计造假行为有敏锐的觉察力,及时发现并查处会计造假行为。不仅如此,政府也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少地方政府对于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会计造假能让地方经济这张成绩单变得好看,能让地方税收这张成绩单变得可观,但政府作为监管者要明确造假经济不是实际经济的正确理念,求真务实,用正确的方法走正确的道路来发展经济。第四,明确产权,中央已经提出了政企分开的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大企业的自主经营的力度,让经营者真正认识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企业,会计造假的后果应该让他们自己来承担,明确了经营者的责任,会计造假现象就会逐渐减少。第五,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注册会计师是除了政府以外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监督的另一重要力量。注册会计师要苦练内功。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和自身在会计专业方面的能力,强化风险意识,强化其对法律责任的观念,谨慎执业。(余应敏,2003)注册会计师行业要完善此行业的准入制度、提高此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自身素养和能力的考核制度,提高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经济成本和名誉成本。同时要提高行业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本身也要加大对自己事务所内的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管理。第六,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会计行业氛围,当今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行业中也有不少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而导致了整个会计行业的诚实守信的气氛开始破坏,因为一些企业造假而更多企业在他们的带动下,也加入了造假的行列,政府和其他的监督者在进行监管的同时,还应该多多宣传诚信这一职业操守,加大对诚信企业的表彰和扶持力度,形成一个“诚信经营才能使企业长久”的氛围。与此同时,会计教育者和学校也要加大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会计的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把诚信教育贯彻在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生涯始终。(何学飞,2008)就像某所高校对于ACCA班的学生实行无人监考制度,让学生在平时的时候就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好修养,就很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学习。(二)微观因素治理措施。会计造假的微观因素治理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股东、债权人和公司的领导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会计造假的确能让业绩上去了,但业绩是虚假的,也许现在能得到更多的分红,但通过会计造假来使企业增加收入增加利润并不是长久之策,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一旦东窗事发,企业就很可能面临破产的险境。第二,经营者要知法懂法守法,一些经营者通过减少利润来偷税漏税,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意识到违反法律后果的严重性,一般经行造假来偷税漏税的都是一些小企业,偷税漏税一旦被查处,经营者要承担的经济处罚很有可能使企业入不敷出,经营者倾家荡产。并且国家税收惠及每一个公民,企业在缴税的同时不仅是为整个社会在谋福利,也是为了自己在谋福利。第三,企业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一些企业进行造假是因为企业面临倒闭或者是公司希望上市,通过上市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以此扩大公司的规模,扩大公司的竞争力。企业要生存,公司要上市,不能把眼光放在会计造假上,会计造假害人害己,公司扩大规模也不一定要把眼光放在上市上,上市只是扩大规模其中的一种方法,企业公司可以加大自己的创新研发力度,走正规合法的道路,而不是通过违法犯罪的方法来发展企业。从美国上市公司造假案中得出防止会计造假要增强公司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阎达五、李勇,2006)并且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可以加大对贫困企业和发展中企业的资金投入,一些银行也可以实行贷款优惠的政策,帮助企业良性发展。第四,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会计造假的并不是领导指示会计工作者做的,而是会计工作者看到了企业经营中内部控制的漏洞,擅自挪用公司的资金,通过会计造假来掩盖自己的不法行为。为此,公司要加大内部的制约力度,形成一个完善的制约网络,杜绝企业内部的造假行为。第五、企业和监管者也可以引进法务会计的相关人才,或者加大对此方面人才的培养,通过法务会计方面来减少会计造假,维护市场秩序的平稳健康。
四、研究结论
会计造假行为层出不穷,为国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隐患,很多相关的利益者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益损害。为此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刻不容缓。对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手段方法和防范与治理的措施归纳起来如下:(一)会计造假原因分析方面。会计造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驱动,因为相关的经营者和监管者对于利益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而被利益所惑,想要通过会计造假来牟取不正当的利益。其次是监管不当,监管者没有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自身的职业素质能力不够,对于会计造假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处罚,才导致会计造假日益猖獗。(二)会计造假的手段方法方面。会计造假的手段方法主要有虚拟资产、虚拟负债、虚拟利润和虚拟资本四种,总的来说是有关的经营管理者操纵了会计的利润和资本,通过这些方法来粉饰财务报表,以此来欺瞒财务报表的相关使用者,达到自己的不法目的。(三)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方面。加大对企业公司和会计工作者的监督管理,加强立法和惩罚力度是会计防范与治理的基本方法,除此以外还要对会计工作者和经营者进行诚实守信的相关宣传教育,净化会计行业的造假风气,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给予注册会计师更大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美)西格尔•希姆.会计辞典[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宏涛,王维华,杨彬.企业会计造假行为及监管演化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2012(12).
[3]吴联生.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合约安排[J].经济研究,2011(2).
[4]王海民.对政府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看法[J].会计研究,2001(12).
作者:许勤菲 单位:杭州市下城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上一篇:网络财会审计发展论文
- 下一篇:高职机织工艺设计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