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

时间:2022-12-19 08:32:28

导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会计管理的监管不严;没有仔细审查资金支出的流向;没有健全发票报销制度;管理程序混乱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成本持续增长,回报却很低。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所导致的,它们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国家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制度、颁布了许多相关文件,其中包括:给予公款吃喝凭发票报销的现象严厉的惩处;呼吁民众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揭发官员贪污的事实;明确规定了发票报销的标准,从根本上控制了乱报销现象和资金支出不明的现象。

(二)会计核算不准确

在我国会计制度中,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是我国会计制度核算的两个标准,收付实现制是大多数事业单位采用的核算制度,该核算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不明确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会计核算手续简单是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收付实现制的缺点是:只要收入和支出记录在本期,就被认定是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它不考虑收入和支出发生在哪一期,也不考虑预收和应计收入以及预付和应计费用的存在,到会计期末根据账簿确定本期收入支出,也不存在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的问题。这就会造成结算后的收入和支出的结果不准确,会计账簿中的数据和实际资金就会产生偏差。

(三)财务管理有欠缺

对账目随意设置、不按照实际情况设置,这是事业单位在对会计账目进行财务核算时经常发生的现象;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财务处理方法不科学、不严谨。这些因素造成了事业单位财政实际收入和实际支出不相符的现象。再加上国家相关单位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管理不严格,没有严格审查事业单位的会计账目,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对事业单位形象也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四)用人审查不严格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事业单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很多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财会类的工作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如果会计类的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或是相关专业能力低下,都会给会计工作带来一些问题。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人员上岗制度

从古至今,人们对事业单位的工作存在一种固有的思维:只要能考上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上班,那么这个工作就是个“铁饭碗”,一辈子不愁吃穿,而且自己退休之后,事业单位也能提供保障。因此,许多人就想方设法地进入事业单位,因此,事业单位中的人员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样,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该现象。除去一些具有会计专业能力的人,剩下的没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就非常容易出现问题,例如,会计账目不明确、发票报销管理不严格、不具有会计发生时效性的观念等。为了有效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一定要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那些职业素养高,但是专业水平薄弱的人员,事业单位要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同时,事业单位要定期对老员工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者要进行培训,直到他们掌握了企业化会计制度。

(二)优化会计核算方法

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改变,再加上事业单位的收付实现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收付实现制开始逐渐被淘汰。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法,该制度的优点是:权责发生制能对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有一个准确、真实地反映。在权责发生制中,为了使经营成果得到一个有效、正确计算结果,在保证应收收入和未付账款以及不属于本期的已收账款归属相应会计的前提下,要在会计期末对会计账簿数据进行调整。通过使用权责发生制,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够得到更加真实地反映,同时也保证了财务中的实际支出和实际收入相等。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改变会计核算方法,将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制度过渡的必经之路,通过核算方法的改变增强事业单位对财务成本的管理。其次,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时候,要通过权责发生制科学规定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以及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最后,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以此确保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事业单位必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制度过渡。事业单位一方面要择优学习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要求,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以此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型后的工作要点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在完成会计制度在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之后,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充分利用企业化的权责发生制,淘汰会计制度收付实现制的“内部成本核算”方法。财务成本核算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形象的建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将成本核算作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依据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业单位经营成本,保证事业单位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具体应用中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导,以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为具体的执行标准,实施事业单位中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要注意对会计科目的修改,让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统一起来,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保证事业单位的企业化会计制度更加完善。

(二)对会计账目加强管理

加强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是事业单位会计账目的主要内容。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之后,对于收入和支出科目,要按照经营收入、支出性质重新划分,这样会对会计核算更有帮助。因此,要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对等,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有偿服务水平,对支出界限有效地划清。在企业化会计制度的管理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事业单位也能得到有效发展。

(三)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企业化的会计管理制度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的特征,在事业单位中应用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可以对事业单位资产与负债进行有效地管理。依据企业化会计制度,严格管理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进行银行对账工作,清理银行记录中的未达账款,保证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记录和银行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同时,要对库存货物进行定期盘点,保证会计科目的准确性。利用企业化会计制度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负债规模,避免事业单位出现盲目扩张的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是大势所趋。在过渡阶段,事业单位必须要坚持完善人员上岗制度、优化会计核算方法、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路线方针,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账目加强管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优化会计核算方法。随着国内事业单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逐渐加快,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可有效推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及其稳态生存。只有坚持以上做法,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过渡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国事业单位才能更好地发展。并基于事业单位具体问题,提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型后的工作要点,以期有效推动国内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为企业化会计管理制度,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逐步转向规范化、科学化,以便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事业单位财务企业化管理的需求。

作者:王玉华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