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讨
时间:2022-02-09 10:03:43
导语: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相比于其他工作而言,财务工作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求保证根本质量。在财务管理中,管理者需要正确认识风险问题,避免外来风险对财务管理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以下内容主要立足于管理基本角度,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确定财务管理具体策略,以求可以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实际效果。
一、前言
社会发展的根本是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飞速提升将会促使行业竞争,虽然事业单位在社会当中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面对的风险也要更加小,但是所带来的影响也十分巨大,为了可以降低影响就需要财务管理者应用不同的方法,促使风险降低。就目前我国整体发展情况而言,经济环境的改变正在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改变,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管理方法,很难达到管理目标,只有不断优化策略,才能让事业单位逐渐发展。而对于财务管理而言,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才是管理的重点所在,只有确保内部管理合理且恰当才能提升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在内部控制中还需要完成责任的划分,建立一个权责分明的大环境,辅助良好的规章制度,完成制度体系的优化与构建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势,推进事业单位的发展管理工作,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必要性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是指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统一规定,根据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为促进单位良好运转、有效利用单位资产、降低经济风险的发生概率、实现对单位内部资产科学控制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首先,这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吸收了我国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转变与深化改革,调动和激发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此可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改革是建立起现代经济高效内控体系的重要保障。并且借助有效的财务内控,能够有效提高单位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群众与地方经济发展。其次,这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风险管理的需要。唯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和解决,推动管理目标实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更协调,它要求各部门各岗位之间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同时又各自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有效分工,共同推进,同时又相互督促,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作用
新《政府会计准则》(如图1)的实施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全新依据。
(一)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期间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优势体现出来
在财务管理阶段中,内部控制是一项主要的方式,将其全面落实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阶段中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的形成。比如,行政事业单位成立相关的内部控制部门,全面掌握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动态性的监督资金环节,以免产生随意挪用资金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从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角度以及事业发展目标等制定完善的控制体系,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的优势更好地呈现出来。
(二)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高效率运行
因为内部控制工作包含了十分广泛的领域,同时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占据着极高地位,因此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作业可以规避单位运行风险的形成,为后期发展构建良好环境。现阶段,为了使内部控制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可以加深监督以及管理控制之间的结合程度,制定完善制度,将内部控制工作当成基本的参考依据,从而促使财务会计工作得到高效率的开展。众所周知,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服务性组织,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大多来自政府拨款或自收自支。做好内部会计控制,能促进单位经济业务的实际核算,减少损失与浪费,提高资产利用率。同时,对事业单位的经济往来进行有效把控,可降低资金或资产流失的风险。
(三)经济建设现状迫使行政事业单位强化财务会计管理控制
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对国家法律和规范有高度的认知,在履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赋予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确保制度合法、合规和可执行性。一些事业单位要求工作人员对国家现已颁布的相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法律和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例如《会计法》等。会计信息是对单位经济往来的信息采集和录入,而内部会计控制则是把控会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或调整,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对一些会计上的不良行为进行严格监督。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少不了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帮助。面对于新经济发展形势,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综合性考虑财务规划管理期间的内部控制因素,严格遵循标准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策略,利用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创新内控方式,确保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良好实施。
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比较关注财务内控机制的建设,但是一些内控工作执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还存在一些人员的内控意识不强,对于财务会计内控制度了解不够深入。在编制内控机制时,存在着没有结合单位实际运营状况,对单位的工作状况了解不够全面,这会使得内控制度逐步与单位实际财会工作相脱离,还有一些单位直接选择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内控机制,这也会使得内控工作效果受到很大影响。此外,有一些事业单位在编制内控机制时,虽然考虑到了单位实际,但将内控制度执行当成一种形式,并没有按照制度相关规范要求,来组织开展监管,长此以往,就会使得财务会计内控机制沦为形式。
(二)审计机制不太完善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审计机制不太完善,造成审计部门工作不太独立,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计工作执行受限。事业单位未能够获得真实全面财务信息,而且也会使得内部控制效果随之下降。现阶段,因为考核政策体系决定了上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考核一般是依照在职期间单位利润数据进行判断,长时间下来的话,该项判断标准直接使财务会计工作缺少一定的监督和管理,管理领导层过于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而形成了缺少合理依据的发展决策,完全影响了单位的良好运行。产生该种现象的实质性原因是因为尚未强化财务会计工作内部的监督控制力度,财务部门财会工作监督和考核力度不足,没有深入了解和探究单位运行,形成了工作效率不高。
(三)内控目标比较模糊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动态性实施财务会计控制作业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在具体运行管理阶段中,依旧存在不重视的现象,也没有把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作为基本的管理方式看待,财务管理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事业单位内控涉及到单位的资产、资金、财务数据信息的管理,单位要对内控工作做好严格管控,但也给工作人员带来更大运营难度。结合单位自身财务工作状况,明确财务目标,之后围绕着内控目标来设计运营工作计划。
(四)信息安全重视不足
财务内控工作较多、工作量大,工作内容比较复杂,为了可以保证财务内控效果,提高内控执行效率,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专门内控信息系统,来逐步推动内控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内控信息系统能够为内控执行提供更多的帮助,但是也会给事业单位带来很多信息安全隐患。一些事业单位的安全思想意识比较薄弱,未能够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就会出现一些财务数据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的问题,这样会使得内控工作执行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也会给一些人员预留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的空间[1]。
五、增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在单位银行存款管理机制中,要明确采购、保存、订购、取消发票等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更加明确的物资采购流程,避免出现一些短单或开单丢失的问题。或被盗票据的问题。在资产管理方面,还要明确和明确资产配置与转移、盘点与处置等各项工作,明确资产管理要求,建立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的资产管理机制[2]。定期记录资产明细账,草拟资产管理卡,做好资产购置的会计核算,做到资产到账、对账。除此之外,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本身来讲,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加深人员对财务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期间相关作用的了解程度,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将财务会计工作和行政事业单位目标以及年度发展计划相互结合到一起,探究存在的问题,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计划。完成制度落实以后管理人员应当起到一定的带头效果,规范性指导行政财务人员学习相关制度和政策,改善管理方案,使其和新政策相符合,在出现了需要整改的问题以后,马上对管理人员加以反馈,获得批准以后处于规定期限内进行改进。
(二)科学设定内控目标
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进行内控设置时,还要对单位出现运营状况、资产状况收费支出,做好全面分析研究。根据单位运营状况来制定合理内控目标,在单位资产管理、财务信息、资金控制等多项运营活动中,逐步细化内控目标。事业单位内控工作还要根据内控目标和内控机制,组织开展全面审计监察,进一步了解当前内控效果,精准地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推动内控工作机制的优化完善[3]。事业单位还要对当前绩效制度做出合理的优化,确定各岗位工作目标,将内控工作人员和一些职工内控职责都确定下来。在单位内控制度中,还要给员工提出内控履行职责要求,并建立起与内控相匹配的奖惩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到财务工作中,提高人员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可以使得内控机制有效落实。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执行监督,要以审计监察为基础,单位使财务内控机制落实,还要对内控工作有清醒的认知。不断优化完善审计机制,进一步加强单位经营活动、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审计监察,这样可以为内控工作执行而创造更好的条件。设置审计部。单位加强现有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够深入到各部门岗位开展审计监察活动。
(四)重视信息风险的安全防范
事业单位要想能够发挥单位内部运行系统的价值,要做好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保证数据不会流失,加快推动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并且建立系统安全管理机制。对单位内的运营做好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应用高端技术,才能够消除潜在数据信息的安全隐患[4]。在单位权限控制方面上,单位要结合内控工作要求,来将内控信息系统划分为预算系统、收入系统、支出系统、采购系统、资产系统等多个模块,结合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还要给不同工作人员授予不同的系统访问权限,使管理员可以根据自己工作要求,来登录不同的业务模块,要记录单位资产使用和各方面运营活动的信息,并将其纳入到系统平台上,禁止那些无关人员去查看单位的财务信息,做好关键财务信息的加密。如果修改数字,都会留下修改痕迹,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相关的人员对于财务数据随意的修改,使财务数据真实度更高。事业单位还要定期给财务人员提供培训,学习新型财务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员工信息管理能力,将培训学到各种知识都应用到系统运行中,以此才能够进一步促进财务工作处理效率的提升。
(五)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
在单位的内控治理工作中,财务风险防范是一个比较关键性的工作,财务风险防范缺乏合理管理体系,资金分配不恰当、资产管理不合适,单位就要结合自身的运营状况,采取隔离风险防范措施。在财务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要结合单位需求和发展方向,考虑各方面业务运行的风险因素,使资金被合规使用[5]。在防范财务风险时,单位还要重点关注单位内部运营风险防范,同时加大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执行和监督。引入风险预警系统,在风险源头上,还要建立风险发生的预警系统,借助预警系统来提高风险预警能力。通过财务管控,来促进内控机制的优化完善,加强财务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才能够形成财务管理合力,进而保证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内控水平得以提升。
(六)加强财务预算以财务基础性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科学合理的预算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效率,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决策者对该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极高。要想进一步掌握各项部门财务情况,可以组建专门的预算小组深入内部的分析各项部门支出,为预算编制工作实施提供良好依据[6]。为了从中获取准确的财务数据,为了规避行政事业单位出现内部岗位职责不明确和不相容的现象,还需要结合行政单位具体情况划分各项岗位,加深各项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促使财务工作质量全面提高。六、结语当前事业单位虽然在财务会计内控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单位还要不断修订财务内控机制,确定内控管理目标,建立审计监察机制,做好单位数据信息安全的防范。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够逐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使单位各项工作都能够合规合法,提升单位运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波,丁胜红.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兼容性研究——以公益性服务事业单位为例[J].会计之友,2019(23):143-147.
[2]郑恋.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平行记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222.
[3]李茹,宋碧艳,李鹏.政府会计制度下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9,30(05):60-63.
[4]付学霞.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9(29):168-169.
[5]冯林.构建信息化平台有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J].财会学习,2019(28):243-244.
[6]张玉琴,李从如.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信息化运用[J].营销界,2019(35):157-158.
作者:林志丽
- 上一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有效途径
- 下一篇:高校教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