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17 09:03:24
导语:自主学习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日渐势微,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升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是近年来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重点。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课程通过师生共同决定课程内容、让学生每节课轮流承担工作角色、提供小组讨论框架以提升学习深度的教改方式,探索如何让学生真正主导心理健康课程的主题选择、课堂互动、自我展示、课下学习等一系列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自主型学习;课程改革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既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也缺乏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各地发展水平极不均衡[1]。自2011年起,全国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心理健康课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有条件的高校还完善了以必修课为主干、各种选修课为辅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心理健康课在普及之后面临着生活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相比系统的、学科逻辑至上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学生更欢迎以生活案例为线索的授课方式,参与开放式的讨论[2]。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心理健康课教师的授课形式生动有趣,授课内容贴合其现实生活,能解决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鉴于这种形势,心理健康课要契合时代精神,吸引当代大学生,就必须改变以前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用新颖的形式、灵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他们去调动自身的积极资源,面对身边的挑战,体验美好的人生。
一、自主学习型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国外的自主学习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国外才开始进入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阶段。自主学习的概念是相对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被动学习提出来的,强调学习者本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并将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问题解决当中,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齐默尔曼是研究自主学习的集大成者,他建构了一套系统的自主学习理论框架来解释什么是自主学习的本质[3],如图1。在齐默尔曼看来,如果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学习策略,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这种学习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自我、行为和环境三个方面,结合到这六个维度,动机和方法是一个内部过程,在某个时间范围内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并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社会交流。北京物资学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课程进行改革。本次课改结合齐默尔曼的理论,从上述6个维度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一是动机维度上,组织学生讨论各自的学习动机及其形成的原因,将无意识的动机提升到意识层面,帮助学生澄清学习的目标。二是方法维度上,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方法,比较不同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从而改进。三是时间维度上,从仅仅是课堂上的100分钟学习扩展到课下时间。从8个学时扩展到大学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学生的自我监控来说,从一开始就明确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和角色,制定相应的奖惩规则,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时间中自我监控。四是行为表现维度上,传统的做法是课程内容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听从。课改后变成学生提出困惑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五是环境维度上,指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学校资源和网络资源,将学习的环境从教室里扩展到图书馆、社团活动场所、志愿服务场所等更多元的空间。六是社会性维度上,授课形式从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变成学生分小组学习,每节课都让学生小组就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和汇报,并提供机会让各小组自主报告感兴趣的主题。
本次课程改革的是针对大一新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必修课(16学时),课改前每次课一个专题,包括“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与情感”等,教学形式为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型心理健康课改革方案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改革。原有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8个专题,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都是同样的。课程改革后,教师在第一次课提供原有的8个专题以及任课教师所专长的其他专题让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提出其他感兴趣的专题,如“抑郁症与自杀”“同性恋是不是病”等,来自师生双方的专题组成这个学期课程的专题库,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要学习的主题。这样改革之后,心理健康课程能够涵盖的主题更加灵活广泛,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课程形式改革。在每一节课当中,一半课时用于教师讲授,另一半用于学生小组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20分钟的小组讨论并进行分组汇报。比如在“自我认识”这一课当中,教师提出问题:“我现在是个怎样的人?是怎样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今天的我?四年后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居住地、职业、亲密关系、娱乐)我现在如何做才能在四年后成为我理想的样子?”。在小组汇报的内容要点包括:从小组成员的分享中,我们学习到了什么,从过去的成长经验中,我们发现了什么,要达成理想的自我,有哪些可能的奋斗途径。这样事先给学生设定了小组讨论和报告的框架之后,就能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和未来的发展,避免了空洞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身边同学对自己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打算,以及做哪些努力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鉴于大一学生普遍存在对未来的迷茫感,在进行小组分享后能够降低学生的无助感和孤独感,同时能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思考和探索。第三,课程主导角色改革。要真正发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在课程的设计上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干、有责可负。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设计的学生工作角色有8个。开场嘉宾:在每节课最开始的2分钟讲一个笑话,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贡献记录员:记录当堂课作出贡献的人,包括工作角色和课堂发言者。考勤员:记录当堂课出勤情况。计时员:掌控时间管理,提醒报告人。主持人:安排小组分享和报告的顺序。课代表:收当堂课作业及配合教师交代的其他任务。保管员:保管本课程的海报直到下节课交给下一任。书记员:记录当堂课的知识要点整理成笔记,在下课前10分钟宣读并整理成电子版发到班级的微信群里。这8种角色都有专门设计好的胸牌,每堂课都由不同的人佩戴胸牌完成职责,每个人在下课前决定接任自己的同学,并将胸牌传递给自己的继任者。教师专门用2张海报纸记录每位学生担任的角色及其日期,并在上课时张贴在教室里,这样每个人承担了多少工作就一目了然。在一学期的课程中,要求每位学生至少承担一项工作角色任务。在把任务分解细化之后,每位学生负担的任务比较均衡,且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些学生甚至每节课都主动申请担任不同的工作角色。即使是平时不愿意参与班级活动的学生,也必须至少担任一次工作角色,有些学生在课程反馈中写到原本不想参加课堂活动,但是组长派自己代表小组发言,效果比自己想象的好得多,这让自己的自信大增,也更愿意跟同学交流了。
三、自主学习型模式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效果
自主学习型模式的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后,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参与课程活动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四方面。第一,课堂出勤率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达到了99%以上,这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法达到的。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课改后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每节课都由不同的学生负责考勤,同辈之间的监督让学生缺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第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大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课改前也曾是困扰心理健康课的一大难题。课改之后,学生纷纷放下了手机,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究其原因,一方面,课程内容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这种订制式的课程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探讨的都是学生感兴趣,有话说的主题,学生自然愿意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另一方面,由于参与课堂讨论会记录到平时成绩当中,而且每个人课堂发言的情况都记录在海报纸上一目了然,同学间互相比较、互相追赶的动力促进更多的学生争取课堂发言的机会。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深入程度的提升。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小组做一次主题展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对其自行选定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很多学生表示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本小组负责展示的主题心理健康知识,因为要教给其他同学,自己就必须先对这个主题有系统的了解和独到的解析。同时,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还会继续探索和学习,甚至加入到相关的社团中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第四,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完情绪主题后,学生会根据课程上所学到的技能在课下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小组分享也促进了学生对情绪困扰普遍性的了解和情绪调节方法的学习。总的来说,课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真正解决了“让学生来决定主动学什么,怎么学,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怎么跟别人分享”等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课程改革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课堂管理的部分工作如考勤、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都由学生承担,教师可以将精力更多投入到教学内容的扩展和丰富当中。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大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课程活动,并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成为必修课,未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包括教学班级规模进一步缩小,师生比例更高,这有利于创建安全保密的课堂氛围,开展更深入的心理教育活动;教学手段多样化,心理剧、音乐治疗、沙盘游戏等技术更多应用在教学上;高新技术普及化,比如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会更多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上,心理健康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前沿性将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何进,秦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8).
[2]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
[3][美]齐默尔曼,邦纳,科瓦齐.自我调节学习: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M].姚梅林,徐守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廖冉 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 上一篇:中学语文课本中“笑”的描写
- 下一篇:多样化微课程物理自主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