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提升

时间:2022-11-21 08:28:56

导语:产教融合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提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产教融合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提升

摘要: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通过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创新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实施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中深掘潜力,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学生;自主学习

1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

1.1学校与教师引导

新生入学,学院都要召开新生动员大会,宣传学校“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组织构想和实施举措,对高质量人才培养及促进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心怀“产教融合,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以后“产教融合”教学计划的实施奠定心理基础。班主任和每个年级的辅导员,也可以通过班会和讨论会的形式,向学生宣讲“产教融合”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深深植根于学生的灵魂深处。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文献深入了解“产教融合”的背景、实施方案、规划目标,为以后的参与实施做好思想准备。

1.2企业专家讲座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聆听企业专家讲座、与专家面对面的沟通,了解相关领域的学科前沿和企业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点燃学生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变“要求学生参与产教融合”为“我要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实践”,校企合作成为学生的压力和动力。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us,即全世界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们聚集的地方。所以,宇宙论的概念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本体,也是很多学者认为大学最纯粹的意义所在—它是一个世界相遇、讨论、生成知识的场所。因此,进入大学的学生通过“产教融合”,与不同的群体进行沟通、交流与学习,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所在,砥砺学习,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企业实地参观考察

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对学生认识“产教融合”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以边观察边分析思考,多问“为什么”。认识到先进科学技术对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性,学生深入企业交流学习,可以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如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结构、沟通能力的要求等等,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与训练,为以后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及成为高、精、专人才打好基础。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1全身心投入学习

要想真正地学会学好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仅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真正的学习是用脑思考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多问为什么,使逆向思维成为一种习惯,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及批判思维的能力,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入一种“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这样就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与老师、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沟通与讨论。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好多问题不只有一个答案,一个问题可能也不只有一个最优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讨论会走出封闭的个人狭隘思维,讨论会激发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团队合作,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所学知识会更加牢固。

2.2学以致用

有记者采访剑桥大学的女校长艾丽森•理查德,当问到一所大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她说,“大学作为教育者与研究者,会通过教育和研究,改变世界思考与运行的方式。”“剑桥的本科教育因其深度而享有盛名,这植根于一种思想,即发现、创新和探究新的领域是以教育和知识为前提的。剑桥的意愿很明确,那就是让本科生接受教育抵达乃至超越知识的边界。学习的重点不仅是关于已知的东西,还包括学术研究和发现,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批判性的、逻辑性的和刨根问底的思维方式。因此,“学以致用”也是中国古代先贤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知识运用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也可以用所学知识完成规定的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产教融合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仪器仪表和加工设备,通过动手、分析、讨论消化理解运用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肯定、否定与再肯定、再否定,磨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手脑并用”(mindandhand)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这里面包含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知识诚可贵,有用价更高。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电话、互联网、GPS、人类基因图谱、太空旅行等由麻省理工学院带来的发明和创造奠定了整个现代社会的基础。强调“手脑并用”应该是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必然结果。

2.3不断挑战自我,挖掘自身潜力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1883—1969年)认为“教育即生成”。而所谓生成,就是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天赋的潜力,使其“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得到充分发展,即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雅氏要求人的精神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尽最大努力,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得到什么,但我必须积极行动,只要有了充实的今天,才会有明天,只要我们今天做了我们力所能及之事,我们就可能拥有明天。

3学习能力提升的途径

3.1确定目标,有的放矢

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无限扩张的技术领域,每个人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做出出类拔萃的成绩。应该通过多听、多看、多问、多思考,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切忌好高骛远,对自己的能力要有准确的判断,而且可以制订一个分阶段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奔向自己的目标。确定目标后,就不能朝三暮四、朝秦暮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能力;更不能与周围的同学相互攀比,人云亦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每个人也有不同于他人的性格特点。因此,要相信自己,义无反顾,执着追求,总会一步步靠近自己制定的目标,并最终取得胜利。

3.2勇于挑战权威

权威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让人对结果不产生怀疑。任何一门科学或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为基础的,如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就分别是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但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权威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权威也要与时俱进。因此,参加产教融合的学生决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仅重复别人的工作或结论,要敢于怀疑,敢于多问一个为什么,突破传统或既定思维的条条框框,突破别人或组织的设定,突破自己,更新或淘汰过时的权威或模式。勇于挑战权威是一种不服输的态度,是一种肯定自己和挑战自己的能力。敢于质疑权威,才能亲身去实践、去领悟并推翻不正确的或已过时的权威,发现真理,更新观念,推动社会和技术进步。

3.3发挥团队作用

茫茫人海,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必须组成团队,必须形成合力,才能优势互补,完成团队设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每个人都是团队的成员,大家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会彰显团队的力量和优势,成就团队,成就所有人。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成员从陌生到相识、相知,风风雨雨中大家要互相帮扶,同甘共苦,相互取长补短,团结友爱,成就卓越。团队中最可贵的是真诚,用心帮助、肯定、赞美、学习、感恩别人,而不是相互猜忌,大家在相互磨合中共同锻炼与成长,在共同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艰辛和快乐。合作中的争论和分歧是必然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团队的优势,也是团队成功的必然。没有争吵,哪有最优方案的诞生;没有分歧,哪有一个又一个的奇思妙想。

3.4企业导师的传、帮、带不可或缺

“产教融合”模式下,学校会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导师全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这些企业导师富有经验,是具有良好管理技能或技术资深管理者或资深技术人员。各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设立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项目任务,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企业生产环节与学习环节的有机结合。在企业导师的带领指导下,学生能尽快地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并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4结论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是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将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2]蒲实,陈赛.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405-414.

[3]胡炳仙.教育即生成—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解读[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43-45.

[4]范结兵.基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讲座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7(4):43-46.

[5]姜睿馨.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互动[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7(4):51-55.

作者:董志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