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新途径研究

时间:2022-08-16 08:23:23

导语: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新途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新途径研究

1.引言

汉语是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普通话的推广和国家通用语的法定地位已在国家《宪法》和《通用语言文字法》里得到了明确阐释。全球修辞学会会长、北京大学陈汝东(2011)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各类国家话语主体,都需要具有正确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和国家话语角色的扮演能力。对我国的国民来说,就是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汉语普通话”。新疆少数民族作为国家话语主体和建设者的一部分,其汉语能力不仅关系到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局,更关系到新疆的繁荣稳定。因此,在当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新途径来有效提升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问题,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及地方政府都针对新疆的双语教育问题在政策与法规上做出过多项明确指示。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新疆的汉语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新疆少数民族目前的整体汉语使用能力还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语交际环境缺失、汉语师资严重不足和汉语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造成的。

2.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新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汉语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新型数字技术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是当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取得新发展的关键。2.1高等现代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学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现代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学已在发展规模、经验累积和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语境缺失、师资短缺和资源匮乏的短板,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也都大力支持其快速发展,但实践证明仍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整理相关研究后发现,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学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应用上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手段虽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教师进行汉语教学,但不能满足不同汉语水平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第二是相关教学设备的配备、升级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普及的周期也较长,一些地区配备硬件设备后利用率并不高,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第三是由于教学设备庞大,且基本只应用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要受到各种限制;第四是教学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教师来主导,然而教师信息化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2.2移动学习———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的新途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仅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习得机制,也受到学习者个体差异、学习策略以及社会环境、语言的输入与互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移动微型学习是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它以数字化学习、非正式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等理论为基础,兼具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特点,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更加符合学习者自身特征和学习兴趣的资源,促使学习者积极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满足自我需求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可适应当下汉语学习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满足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学习应用新技术、新模式与新方式的迫切需求,它可最大程度上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的不同,并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与互动上实现低投入、高效益的突破。新疆少数民族已具备不同程度的双语能力,其汉语二语学习处于完善和提高的中高级阶段,他们普遍具有借助移动设备进行汉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第十九章中明确规定:强化信息技术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可见,我们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结合新疆少数民族汉语习得的内部机制,构建出适合移动终端设备和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汉语学习资源和服务平台,拓宽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的途径。

3.移动学习应用于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的条件

3.1实现移动学习的硬件条件和技术基础已趋于成熟。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移动网络、公共区域和家庭无线网络的使用率大幅提高。个体实现移动学习的硬件条件是小型化的移动终端设备,它具有移动便携、独立存储、实时互动和无线连网等特性。目前支持移动学习的终端设备主要有智能手机、PDA和MID等,其中占主体地位的还是手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手机已成为带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设备,而其它设备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下面图1中的数据显示: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这表明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图1互联网络接入设备使用情况“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主要是移动互联技术,但仅从技术上说,能够实现移动学习的手段主要有移动存储、基于短信、在线连接和J2ME方式。这四类技术实现方式各有特点,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使用其中一种或数种同时使用”。(沈锐、黄薇、王燕2012)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的移动通讯发展已经较为充分,这为移动学习方式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随着新疆地区信息技术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各族群众普遍使用的通讯工具,各地区移动终端普及、资费下降、基础设施及服务不断升级,汉语移动学习已经具备了应用推广的条件。3.2移动学习的典型特性能满足语言学习特点和学习者自主性学习的需求。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交互性、泛在性和超媒性等典型特性。移动性是指学习者的学习场所和时间相对不受限制;交互性是指学习者之间以及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可随时进行互动;泛在性是指任何学习者可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学习任何内容;超媒性是指学习内容可以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王建华、李晶、张珑2009)这些特性恰好可满足语言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者自主性学习的迫切需求。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适合“零存整取”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的移动性和泛在性恰好能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汉语学习的需求,能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碎片时间。例如现在深受大众喜爱的微博、微信和语言APP(手机应用程序)等都可随时随地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语言学习的内容复杂多样,具有层级性。语言的语体学习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言语技能的掌握涉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语言要素的学习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移动学习的超媒性可将这些复杂的学习内容通过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表现形式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语言学习需要有效的互动和反馈。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汉语语境的缺失体现在社区、家庭和同伴之间基本都使用母语,学习者直接接触汉语机会的缺失自然会严重影响其使用能力。移动学习的交互性特点正好能填补这一缺失,学习者可通过移动终端媒介大大增加接触和使用汉语的机会。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具有自发性、选择性和调控性等特点,移动学习的典型特性则有利于这些特点的发挥。

4.新疆少数民族汉语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移动学习的关键取决于优质的资源,本文所说的汉语学习资源是指呈现汉语语言信息和知识的学习材料。梳理有关移动学习资源制作与开发的研究项目后发现:现阶段移动学习材料的组织方式多数以知识点为中心,并呈现出微型化、片段式、小组块和自包含等特点。这种方式和特点非常适合语言知识的碎片式学习,可作为系统性学习的辅助和补充。面向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要兼顾二语习得规律与移动学习的特点。目前其资源开发的人群可主要针对中学生、大学生及成人等学习群体,内容上可就中高级阶段的汉语知识要素、言语技能、教材辅助及考试辅导等进行尝试,资源开发的类型可从以下四种着手。4.1文本类学习资源。文本资源的应用特点是适合基本概念、事实性内容和条理罗列清晰的知识内容或内容摘要。(穆肃、闫振中2010)在进行汉语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可结合学习者的语言内在习得机制,将分布在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要素层面的知识分解成微型语言点,然后围绕这些语言点进行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和解释。这些微型语言点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层级式的大语言点,学习者可通过化整为零与逐个击破的方式学习这些知识。言语技能训练中的读和写也可主要通过文本资源来实现,具体到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计划、策略、练习题和交流反馈等内容都可通过文本资源进行共享学习。比如:中高级阶段的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中的阅读理解及写作部分的辅导都比较适合制作成此类移动学习资源。4.2图片类学习资源。图片资源适合应用于直观形象的概念、客体的呈现、事实性内容的形象概括和过程性描述。(穆肃、闫振中2010)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来帮助学习者学习语言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在设计汉语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练习时,图片就能发挥其形象概括和过程描述的优势,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习者通过观察图片信息进行语言编码和传递的训练。4.3音频类学习资源。音频资源比较适用于语言听力训练和语言知识的陈述。汉语听力学习是少数民族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学习者只有正确理解语言输入,才能进行有效的输出。有关汉语语音、词汇和微型篇章的听力训练及听力考试辅导等内容都可制作成音频类学习资源。除此之外,有关汉语词汇、句法、语法及文化背景的知识点学习也可配合文本资源制作对应的同名音频文件,方便那些喜欢用听觉来进行学习的学习者,同时也可缓解长时间视觉学习带来的疲劳。4.4视频类学习资源。视频类资源的最大优势是它能随时随地建立起语言学习的情景,容易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将有意识和无意识学习结合起来,语言学习效果相对较好。视频学习资源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自行拍摄,二是选取难度级别不同的影视作品进行截取和编辑。第一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专业团队来进行研发。这种资源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学习内容严谨且成系统,缺点是耗时耗力,趣味性可能不够。第二种比较容易操作,可选材料的内容也很丰富,成本也较低。所以现阶段汉语视频学习资源的制作比较适合选择第二种做法。视频学习资源的劣势在于其数据量较大,同时又受到移动终端容量和网络带宽的限制。因此,视频资源开发要少而精,目前这种类型比较适合汉语口语交际及学校汉语精品课程的学习。需要说明的是,这四种资源类型并不是独立分割的,制作者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兴趣进行交叉组合应用,使学习者通过各种数字化的语言输入和互动掌握言语技能。

5.移动学习应用于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的现实意义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应用移动学习的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这一应用将给整个社会、民族和个人带来各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一,可有效传递国家和地区有关少数民族语言学习的政策法规。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对语言政策法规的正确认识对其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它能促进其树立正确的语言观。第二,丰富汉语学习资源并拓宽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可为不同学习者提供海量多样化的汉语学习资源,并增加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选择机会。第三,大幅降低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成本,促进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不论城市还是山区,民族聚居区还是汉民杂居区的学习者都能借助网络和智能终端,根据自身需求获得更多优质公平的汉语学习资源。第四,帮助少数民族通过学习汉语来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实践证明,精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专业技能,也更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第五,为相关语言教学提供数据参考和研究便利。移动终端设备系统的信息、位置信息和行为信息可识别学习者的兴趣、习惯及学习情况,从而为相关教师和研究者提供客观数据,实现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相互促进。

6.制作与开发新疆少数民族汉语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议

移动学习的精髓在于学习资源的制作与开发。国外移动学习发展时间较长,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尤其是英语移动学习资源。国内汉语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国外学习者的国际汉语教育领域,专门针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移动学习资源非常稀缺。因此,要想将移动学习这种新途径应用于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自主学习,当务之急是要制作和开发出适合学习者特征的优质学习资源。下面五点是在借鉴国际汉语教育移动学习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建议:第一,开发移动学习资源之前,一定要对学习者的汉语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和兴趣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在进行多角度论证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第二,我们可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对原有的优秀汉语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拓展、更新和整合,使其适合新时代数字学习的方式。第三,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习惯和方式上都存在差异,所以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不仅要考虑学习内容,还要考虑学习者的特征、界面设计、多媒体资源等问题,要使用简洁生动的形式将各类学习内容呈现给学习者。第四,根据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要尽可能开发多层次的汉语学习资源。如初级阶段的学生可能对语音、汉字或语法等语言要素掌握不足;中级阶段的学习内容要注重汉语语用环境的说明及文化知识的导入;高级阶段的学习内容可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设计专业汉语方面的辅助资源,比如医学汉语、商务汉语。第五,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经验,加强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及语言学和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士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语言学习资源与新型教育技术的完美结合。

7.结语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们可将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泛在性和交互性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自发性、选择性及调控性等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摆脱时间和空间上的诸多限制,使移动学习成为汉语学习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相信随着移动学习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学习者的各种学习需求会逐步得到满足,汉语二语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高。我们当前的使命就是有效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要,开发出各类优质学习资源,为不同汉语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使移动学习在少数民族汉语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作者:贺燕 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