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德育模式探究
时间:2022-05-13 10:47:21
导语:职业素养德育模式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时期开展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有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吸取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例,教育并引导学生,培育出具有良好职业操守与现代职业理念的综合型人才。
一、职业素养内涵
职业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职业内的规范与要求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职业规范与要求在学生个体身上产生的内化。职业素养分为显性与隐性,显性职业素养扩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职业技能,隐性职业素养则指的是学生在较长时间内通过内在以及外在的环境形成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和意识。职业素养教育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属于养成性教育。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
(一)学校并未重视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其中企业最为重视的是职业态度与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并未正确认识职业素养的全面性,认为通过培训与学习便能够轻松获取,所以高职院校极为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育,将大部分的课堂教育资源应用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上,通过开展校内外实习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但是却忽略了隐性职业教育的培育。(二)学生自身缺失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将培育的学生输送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无论从事哪一个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够使学生长久发展,但是实际现状却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差强人意。由于招生规模逐渐扩张,生源质量逐渐下降,大部分学生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较差,在校期间经常迟到旷课,不思进取。(三)职业素养教育趋于形式。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都是设置与学生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培育,但是却并未有相关课程与活动进行有效支撑,缺乏像职业技能那样具有硬性的考核指标,只是将职业素养培育停留在计划之中。所以部分院校会选用就业指导课程代替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传授基础的企业招聘技巧,却并未有效解决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发挥学生在职业素养培育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当有效发挥“两课”的重要作用。“两课”是高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知,培育职业素养的主阵地。所以在两课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多样化需求,采用情感体验法进行有效引导,可以加强任务驱动与案例分析、情景教学法的有效融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为主体地位。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以及社会的就业现状,着重突出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的培育。(二)在企业实习中有效融入德育工作。高职院校需要较为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所以在最后一年高职院校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企业具有极为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优秀的企业导师,能够从专业技术角度指导学生,也能够从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能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知和综合素养。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可以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以及认知实习情况,根据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实际现状,鼓励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实习活动中,并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这一环节也能够积累丰富多元的教学案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鲜活性与生动性。(三)建设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内文化。企业文化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建设校园文化应当有效融合企业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举办企业推介会或者是优秀校友报告会、劳动模范报告会的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或者是精英进入校园,运用企业文化,引导学生立志成才。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参观,感受企业的文化以及发展内涵,与企业共同联合举办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丰富学校发展资源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不仅具有夯实的基础知识以及高超的专业技能,也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要成才、成人,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应当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核心,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超,尚玉峰,孙学文.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26(6):200-201.
[2]杨酥,史哲荣.新时期高校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的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42-43.
[3]劉君红,刘河军.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18):226-227.
[4]姜瑞云,杨岳雪,张靓涵.高校德育工作进宿舍探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59-60.
作者:潘豪 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上一篇:平面设计职业素养教学方法探索
- 下一篇:常态课与比赛课青年教师成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