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记者职业素养提升

时间:2022-02-18 03:24:31

导语:科技记者职业素养提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技记者职业素养提升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在极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信息交流的结构和模式,科学传播主体、传播模式、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使更多人从置身事外到参与其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源头并进行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科技记者自身科学素养、转变报道形态、致力内容生态创新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记者;科学素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传播手段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媒介形态的发展,但同时也在不可避免地接受着媒介传播的制衡。在这种影响下,科学传播主体、传播模式、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主体的权威地位在削弱,旧有的传播模式在改变,受众的主体意识慢慢觉醒。曾获诺贝尔奖的白川英树先生认为:“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大众是需要科普知识的,而媒体是传播科普知识的最好渠道,所以进步的社会需要科学报道和科学记者,这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准。”[1]科技记者是指主要从事科技信息采集、编辑和报道等科技传媒相关业务的从业人员。在互联网时代,科技记者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该如何提升自身科学素养,顺应时代的发展呢?

1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开启了一个“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如视频、音频、图表等的应用。同时,信息接收者的参与性更强,更多体现出个性化的需求。罗杰斯认为,互联网新技术的三大关键特质为:互动性;个人化程度以及小众化本质;新传播体系的异步本质,即不再受到时间的束缚。的确,与互联网的这些特质不谋而合,大众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首先是浅显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往捧着书本、报纸等的深度阅读方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工作或挤地铁间隙,通过手机、网络进行碎片化阅读。其次是视觉化。此前,人们更喜欢咬文嚼字,欣赏文字本身的优美、琢磨体味文字背后蕴藏的深意,如今则进入了读图时代,大众对图片、图像的简洁、直接更加青睐。人民日报近30年图片刊载量的统计表明:“传统印刷媒介中的文字内容在逐渐被图片所代替,这正是为了顺应阅读行为由对文字的关注转为对图像符号的喜爱的转变所不可避免的”。[2]再次,娱乐化和个性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阅读内容更加个性化,喜欢量身定制,推送也更加精准。“阅读不再仅仅只是知识的枯燥讲述和现象的理性反思,在某种意义上,其已经转化成为一种浅显的娱乐化消费行为。”

2互联网时代对科技传播的要求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互联网时代,对科技传播或者说对一切传播的首要要求无非就是快、俗、深。1)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科技新闻从业者都知道,相对于娱乐八卦而言,科技新闻的关注群体原本就很少,因此,纯科技新闻要想打造一个“10万+”爆款实非不易。2018年6月1日,中国工程院召开第14次院士大会,其中重要一项议题是将要进行换帅选举。上午10点多,科技日报公众号即推出《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一文,事前谁也没想到,正是这篇看上去无论如何也不像爆款的报道,成就了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纯科技新闻的第一个“10万+”。事后,该文作者李大庆在总结时说:“如果说一定要总结什么秘诀的话,那应该就是‘快’,当天上午九点多会议结束。不到1个小时,我们的公号就推出了这篇报道。”随后的疫苗事件,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神经。在事件发生第二天,记者就采访相关专家,就疫苗效价、接种后怎么办等进行深入解读,回应公众关切。7月22日,科技日报微信公号推出《“疫苗事件”刷屏!接种的人怎么办?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回应……》,点击量也将近7万,很多公号转载,大量读者跟帖。2)俗,即通俗化。与一般的报道不同,科技新闻由于本身的专业性,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如果不做好解释、翻译工作,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用大众熟知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容易让读者望而生畏,完全失去阅读的兴趣和欲望。2018年4月18日,中兴事件爆发,4月20日,《科技日报》即在头版头条刊登一文,芯片制作原本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专业性极强。如何体现科技专业媒体的特色,把这一过程解释清楚,颇需要点功夫。为了回答中国为何缺芯,作者回溯了“芯片的诞生”过程。尤其是用语通俗易懂,如:做成比纸还薄的晶圆;刻出数十亿条线路;封装好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再比如:“芯片的制造如同用乐高盖房子。先有晶圆作为地基,再层层往上叠。”这样即使是外行,也会大致明白芯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究竟难在哪儿。同样的,在《科技日报》5月14日头版头条《没有这些诀窍,我们够不着高端电容电阻》报道中,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本是个很专业的名词,但作者用贴切的比喻,如“MLCC就像千层酥,只不过小得多。”“制作MLCC有点像摊煎饼:陶瓷粉末浆,被刮刀摊平成厚度约1微米的涂层,再敷上去一层金属粉末浆,这就是陶瓷介质贴上了电极。之后,一大张薄膜被叠压、烘干、烧成瓷。”读来不仅易懂,而且饶有兴趣。3)深,即深度,也可以说是专业性。科技报道的独特之处就是深度,不仅让读者知道是什么,还要告诉读者为什么。然而,不得不说,我国科技报道专业性和深度仍待提升,同样是中兴被美国制裁事件,大多数媒体的报道都是就事论事,聚焦这一事件本身,而鲜有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追踪。在此之前,2015年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报道,短短4天时间,对这一事件的网络新闻报道有32000篇,博客有5600多篇,传统媒体报道超过2300篇[4]。但大多是对事件本身的动态显性报道,对背后的原因则缺少深度的剖析,同质化现象严重。

3科技记者职业素养亟须提升

科学传播历史悠久,但就我国而言,科学传播的范围、程度还远远不够。寻根究源,科学传播者自身素养是关键,科学传播的主体是人,互联网时代,借助各种传播技术和形式,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科学传播的困境无疑将会大大改观。3.1议程设置,加强策划能力。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各种信息泛滥。在这种环境下,科技记者更应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人云亦云,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好船头的瞭望者。如2018年3月,舆论场上到处都是“厉害了我的国”,骄傲感十足。4月19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刊出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系列报道第一篇——《这些“细节”让中国难望顶级光刻机项背》,4月20日,在中兴事件第三天,又推出《中兴的“芯”病中国的心病》。类似这样的报道共有35篇,涵盖航空发动机、高端制造、医疗、材料等多个领域。正如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所言:“公众有必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尤其应该知道,‘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甚至还受制于人!”3.2内容为王,创新报道形态。“一篇报道转载量很高或许是偶然,但是如何保持一以贯之的高社交传播度,并让用户产生持续不断的分享动力,背后必定有某些共性的特质,通过梳理发现。那些知名公号无一不强调“优质内容”的重要性,只有高品质内容才能真正驱动分享力。”[5]笔者认为,在注重内容的同时,科技记者作为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在报道科技活动或科技事件时,眼睛不能只盯着事件或活动本身,应该具有发散思维,围绕科技事件和科学成果,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方位的报道,如事件的影响、重大科技成果可能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报道时也应采取多种形式,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报道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科学传播效果。3.3厚积薄发,提升科学素养。放眼当下,之所以我国科技报道不够专业、质量较低,关键在于报道的人,即科学传播主体科学素养的缺失。当前,我国科技类媒体从业者大多是文科生,没有理工科背景,也很少接受过相应的训练,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欠缺,因此,在面对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方面的报道选题或题材时,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陈力丹指出:传媒对科学报道的误读,一是传媒领域和科学界存在不同话语体系造成的,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二是记者缺乏科学素养;三是利益驱动下记者不遵循职业道德[6]。因此,笔者建议科技类媒体在招聘从业人员时,可以适当侧重考虑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相应的业务培训。科技记者在日常报道中也应注重积累,对自己不懂的领域在采访前要多做功课,这样一方面方便与采访对象交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成长为专家型记者,提升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

参考文献

[1]陆光元.诺贝尔奖得主白川英树:社会需要科学记者[EB/OL].千龙新闻网,2004-04-16.

[2]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10-220.

[3]李娇.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形态延伸对大众阅读方式的影响[D].重庆:重庆大学,2012.

[4]中国需要更多的屠哟哟——屠哟哟获诺贝尔奖新闻集萃[J].今日科技,2015(9):l-4.

[5]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秩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262.

[6]陈力丹,叶梦姝.再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摒弃“垃圾科学”与科学好新闻的产生[J].新闻大学,2011(1).

作者:付丽丽 单位:科技日报社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