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机械专业职业素养

时间:2022-01-12 10:08:46

导语:浅谈职校机械专业职业素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职校机械专业职业素养

摘要:本文就职校机械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进行探索。职业素养是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通过规范入手、选择性课改、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路径,加强职业素养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黄炎培先生指出:“人欲受职业训练。必先受职业陶冶。”职业素养是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就业的核心力。现在企业特别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会重点考查学生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责任感、性格特点等。机械专业是笔者学校的骨干专业,占在校生40%以上。但通过调研企业和访谈发现,机械专业毕业生频频更换岗位,就业稳定性比较差,规则意识、团队意识、纪律意识、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缺失等表现比较突出。因此,加强机械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一、从规范入手,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

1.上好军训第一课,规范行为习惯。机械专业大部分是男生,行为习惯比较差。军训可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预防不良习惯的蔓延。因此,职校在新生开学前,开展军训非常必要。安排一周时间开展军训活动,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入学教育、专业启蒙、内务整理、文明礼貌等教育。同时开展红歌歌咏比赛、叠被子比赛、会操表演评比等系列活动。严格按照部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做到听从指挥、纪律严明、统一行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纪律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在军训中,教官们以身作则,训练时一丝不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通过军训,学生的意志得到了磨炼、抗挫品质得到了锻炼、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培养、纪律观念得到强化,学会了用纪律来约束自己和规范自己的行为。2.建立课堂规则,规范学习行为。当前,职校学生在课堂上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上课迟到、早退、聊天、玩手机、看小说、睡觉、随意走动,严重的大声喧哗,甚至与老师顶撞,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堂规则是确保课堂秩序的基础,必须用课堂规则来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1)守时规则。守时是第一位的职业素养。上课之前,要提前1~2分钟进教室,不得迟到,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上课准备。下课铃响后,当老师宣布下课后方可离开,不得提前早退。(2)尊重规则。上课的时候,要尊重老师和同学,要保持安静,不做小动作,不得随意讲话和走动,不能扰乱课堂,不能与老师顶嘴。同学在回答提问或分享成果时,要保持虚心,认真倾听同学发言。(3)礼仪规则。课堂上谈吐举止要文明。回答问题先举手,发言时要自然大方、声音响亮。上课坐姿要端正,上下课前要集体起立,向老师问好。还有在课堂上讲普通话,不能讲脏话、骂人。(4)学习规则。上课前,提前准备好书本、学具和作图工具,并摆放在规定位置。老师上课时,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小组合作时,明确分工、积极参与、懂得合作。老师布置的练习认真完成、书写工整,及时完成并按时上交。作业有错误,要及时订正。3.推行“7S管理”,强化职业规范养成。近年来,浙江省在全省职业学校推行“7S管理”。“7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节约”,它是从现代企业引进的管理模式,适合对职业学校特别是实训车间的管理。“7S管理”不仅在实训车间推行,还推广到教室、寝室、食堂等各个场所。通过开展“7S管理”,对学生加强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文明生产、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等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提升职业素养。(1)仪容仪表规范。首先在着装上规范,学生在学校统一穿校服,并佩服学生证,上实训课前要穿好实训工作服,排好队进入实训车间。校园内,男生不能穿短裤背心和拖鞋,女生不能化浓妆、佩戴首饰、穿露背装和超短裙。男生不能留长发,女生不能染发烫发。禁止戴耳环、戒指,文身。(2)整理整顿规范。在教室、车间、寝室,都要做好整理整顿工作。如教室里课桌椅、抽屉物品、卫生工具的摆放,寝室里被子、牙杯、毛巾、鞋子等摆放,做到整齐有序。实训车间,严格按“7S管理”标准,车间的布置、工量具的摆放、工具箱和工具的管理,做到标志清楚、定置管理。(3)安全文明规范。学生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实训车间纪律。在课堂上,不能玩耍、打闹,特别是实训课不能相互追逐,以免造成安全隐患。在实训期间,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按照流程操作,不得违规操作,注意机床操作安全、用电安全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二、以选择性课改实施为抓手,开展职业素养教育

1.创新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地区行业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为本位,修订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纳入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纳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将职业素养相关选修课作为限定选修,积极开发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校本教材,全方位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将企业职业标准、职业道德与学校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相衔接,实现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人才需求相同步。2.开展以职业素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对机械专业进行选择性课程改革,建立多次选择机制,探索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组织方式,实施“做中学”“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努力促进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训的有机融合。创设职业情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定位,开展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核心课程模块”和“自选课程模块”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将职业素养类课程列入限定选修课,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等,重点做好“面向人人”学生技能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打造高水平职业素养的师资队伍。职业素养的培育,师资是关键。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和德育课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好德育课程和班团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以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行为规范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二是建立一支具有丰富企业经历、能够彰显企业元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多渠道引入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人员,选派机械专业课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三是培养一大批职业素养优、沟通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学生成长导师”,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引导。

三、紧密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企业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佳场所。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组织好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体验。高一新生到企业实地体验,感知专业;高二年级安排实施“学徒见习”,加深专业体验。高三年级安排顶岗实习,强化专业技能。在专业体验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精神与素养教育。二是紧密校企合作积极试行“现代学徒制”。笔者学校选取15(20)班数控班级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或能工巧匠担任学生的师傅,采用“二对一”师徒结对形式,让师傅手把手指导学生,向他们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并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将师傅的“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心。要求学生以“员工”的要求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服从管理,按工作规范完成岗位工作,学习机械工人的岗位意识、纪律观念、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并注重企业文化对学生的渗透,渗透规则意识、责任感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在企业中,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参与“三共”(共管理、共教学、共考核),注重职业技能和培养工匠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徒弟每日报到制、徒弟技能竞赛、师徒谈心会、师徒文体活动和师徒表彰会,融洽师徒关系,增进师徒感情,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

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体文化系列活动,如“美丽系列”(美丽校园、美丽学生、美丽班级、美丽寝室等)评比、艺术节、体育节等,营造良好职业精神教育氛围,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熏陶。建好学生精品社团,建好“新青年”学生创业中心,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师傅进教室(实训室)”“优秀毕业生上讲坛”“优秀技能高手事迹上展板”,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加强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创新务实的工匠精神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明星.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黄永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2015(9).

[4]蔡慧.论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5]周新源.集约化教学: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J].职教通讯,2015(35).

作者:郑江林 单位:浙江省江山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