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职业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11-12 03:08:06

导语:演员职业素养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演员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兴趣与创作责任感

兴趣与创作责任感是成就优秀表演艺术人才的前提。所谓兴趣,有对职业的兴趣、对创作的兴趣、对生活的兴趣,有对各种大小事物的兴趣。兴趣的深化,便是对艺术创作的强烈欲望,是演员创造完美形象的原动力,是点燃演员艺术激情的火种,也是演员能否在未来演出中发出光彩的先决条件。兴趣的构成有两个方面,一是把前面所提到的兴趣化为演员自身的一种内在的需求,而不是被迫的、暂时的,或忽冷忽热的;二是兴趣应该浓烈、广泛,且越多越好。这不仅因为表演艺术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也由于生活中的人千差万别,所以演员所要创造的形形色色的艺术形象及其生活也是不可能相同的。因此,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应该成为演员职业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表演艺术创作,不同于其它行业工作,如工、农、商、学、兵,只要从业人员对自己的事业热爱,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就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出色,并不一定需要广泛的兴趣,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对兴趣加以抑制。而演员创作无论在创作之初,还是创作过程,都要对他所要创造的形象倾注强烈的创作冲动与欲望。如果能将兴趣演化成创作冲动与创作欲望,并投入到演员全部的艺术生命、艺术追求之中,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始终,演员的专业责任感就必然会在表演艺术创作实践中得到升华。

二、学演戏,先要学做人

在戏剧表演圈里,人们都会听到教师或学长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先学做人,后学演戏。”这虽是经验之谈,内涵却十分丰富。很多前辈艺术家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许多著名表演艺术家都是以自己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为演艺界乃至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受到世人的尊重,自然也为后辈演员所效仿。其实,任何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优秀演员,在进行艺术创造活动过程中,都会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的力量,以及品行道德为“后景”,潜移默化或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自己的创作。现实社会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用“物以类聚”的眼光看社会,而形成“近赤者朱,近墨者黑”的人际分类,演员要创造形形色色的人,就不得不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能否正确把握自己的做人取向,成为是否能成就演员事业的关键。一个好演员,首先应该是个好人,爱生活,爱朋友,爱他人,懂事理,明是非,为人正直,待人谦和,心地善良,至真至诚。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做一个演员,才有可能创造出真、善、美的艺术形象。著名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演员的道德十分重视,他认为:演员的道德在建立创作前的状态上起着一种主要作用。演员创作中最危险时刻是“等待”,“长时间地等待自己的出场和在表演间歇中无所事事,离开剧场是不行的,而在等待的时候又没有事情可做。……于是有了下列现象:看手机、发微信、闲聊天,散布谣言,谈论是非,讲笑话。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这是道德腐败的根源。”我引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段话,是因为本人强烈反对演员职业素养道德败坏的现象。其实,学做人如此,学演戏也是如此。没有优良的品质,不能成为好人,也就不具备成为好演员的基本素质。

三、既有激情,又能控制

所谓“激情”,是指强烈的、具有爆发力的情感。如狂怒狂喜、极悲极怨等。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位艺术家不把创作激情的价值看作重之又重。做一名演员,不仅要有激情,而且还要善于体验激情、表达激情和创造激情,更需要控制激情。它代表着一个演员的创作功力、个人修养以及对形象的把握能力。大家都知道,生活中人的情感,都是释放容易控制难,而感人之处恰恰在于控制。应该注意的是,演员所需要的控制,绝不是指那种理性的和技术性的局外指点或机械摆布,也不是外部肌体上的关于力的简单调节,而是一种与激情相伴而生的高级心理自我控制,是演员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艺术修养、创作技巧的综合体现。我们常见一些演员在表达激情时,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导演如此要求,演员也自觉十分动情,但凭心而论,观众并不以为然,甚至产生反感,那正是因为演员不懂控制,滥用激情的缘故。在这我特别强调音乐剧演员歌唱时的激情与控制力,如果没有声音控制力,激情一旦爆发,声带也会撕破何谈音乐的美感!因此,培养演员对激情的控制把握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俄国著名演员连斯基说得对:“中等的敏感加上自我控制创造出一般的好演员;只有极端的敏感加上充分的自我控制才是伟大的演员。”

四、热爱表演,追求完美

当今,在演艺圈里,总有那么一些人,自命艺术家,要么为钱,要么为名,要么只爱艺术中的自己,要么自欺欺人,甘作任人摆布的玩偶。这种现象在演艺界如再不加以制止,将后患无穷。做一个好演员必须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们,无一不是将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热爱的表演艺术事业连在一起。他们对表演艺术的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兴趣和爱好,而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种忘我的精神。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观众。他们在创作中是全身心的投入,包括整个生命和全部感情。事实上,我们曾不止一次听说,甚至亲眼目睹,很多演员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艺术上的成功和追求艺术上的完美。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劳伦斯•奥立弗一生中成功地创造了一百多个艺术形象,受到全世界观众的爱戴。评论家们在谈论他的表演艺术时说:“(劳伦斯•奥立弗)在扮演哈姆雷特时,他的胸口、双手、胳膊和头部都受到无数次的创伤,还多次从马背上摔下来,甚至一次倒栽葱似地跌进湖里;扮演《戏剧皇帝》时他跌断踝骨;拍摄《理查三世》时胫骨中箭;舞台上扮演钟楼怪人时,撞碎了软骨;一次拍摄中,因刀砍进摄影棚的灯光调节器而受到电击;在出演《批评家》时,他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细铁丝悬空40英尺……这一切并非全凭饶幸才免受重伤,而是来自他的苦练和功夫。”在演艺界,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中,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梅兰芳、盖叫天、于是之、周润发、成龙等为代表的众多表演艺术家,他们为从事表演艺术工作的演员群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的敬业精神,对于演员的成熟成才,有着极为珍贵的借鉴价值。凡有成就的演员,无不对表演艺术表现出一种超乎常人的执著精神,对创作有着始终不懈的苦苦追求,以至犹如对情侣的迷恋不已、如醉如痴。演员陈道明在很多熟悉的影视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丝丝入扣的人物形象,他曾经为演好戏在故宫背台词吓到游客;在家揣摩人物时吓到自己老婆。他是为戏而生的好演员。这种艺术态度是严肃而庄重的,是神圣而艰苦的。人们常笑演员是疯子,或许,就该疯在这种不顾一切、知难而进的追求中。

五、艺无止境,永葆个性

求新求异、永不满足的心理品质,来自表演艺术本身对演员的要求,原因就在于塑造的人物与表现的生活,要像生活,却又与生活远不一样。这就是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感”,追求这一效果,就要求演员在艺术生活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这种才能,并非演员先天就有,大都在职业生涯中逐渐养成。表演艺术的魅力,在于创造,而创造的本质,在于它的不可取代的艺术个性。表演艺术之所以特殊,演员工作之所以常常对人们产生一种神奇的诱惑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它每每要向观众推出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艺术形象,他们既为生活中所熟悉,而又为身边所难寻。这一创作现实,为观众所羡慕。一个多产的演员,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要接二连三地接受创造数个甚至数十个不同的艺术形象的任务,有时,几乎同一类型的角色会同时派在一个演员的身上,结果他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多是形貌相近、难分彼此的。创造力的枯竭将他带进足以使之艺术生命终结的境地。著名演员唐国强的艺术创作生涯的前期就是如此,如果不是唐国强在全国观众及戏剧评论家的一片责难声中,以自己的坚强意志重塑自我,奋起创新,塑造出“诸葛亮”“雍正皇帝”“”等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他的艺术生命恐怕早就被所谓的“英俊小生”给葬送掉了。唐国强的艺术创作经历,就是艺术家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它告诫所有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们,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没有坚韧的创新精神,就不可能获得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今许多演员,特别是年轻美貌者,在对表演艺术创作理论的认识上,他(她)们能够理解创新的意义,而在表演创作实践中,却难以接受创新的实际。为了避免破坏自己的“形象”,而放弃艺术实践机会的演员们,其实,她(他)们只配做陈设,而不配做演员。她(她)们的所作所为不但为自己的前途酿就了悲剧,同时也给表演艺术界带来啼笑皆非的无奈。为使更多的演员具有艺术创新的创作心理品质,成为表演艺术创作领域中的优秀者,应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自己:首先,从生活中吸取营养,观旧见新。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有句很著名的话:“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应该说,观察生活,是演员创作的基本功,亦是演员创作的天赋条件,但善于从被观察对象中敏感地觉察到特殊的内涵与特征,善于分离出艺术营养来,不是可以简单地用天赋条件所能涵盖的,善于对事物举一反三,是成就伟大演员的重要功力之一。创新的源泉仍是生活,任何不符合生活的创新,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其次,独立不倚,别出心裁,可以开辟创作新径。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类感情的表达方式是展现演员表演创作才华的又一途径。古人说得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演艺术实践往往就是这样,那些有突出和独特创造力的艺术家,常常不受太多束缚,不愿遵从传统习惯,不沿用他人惯用的创作模式,不盲目信守某些创作法则,很少循规蹈矩,因此,他们的艺术思路极为开阔,忽而逆向,忽而跳跃,甚至无规律可循,从而获得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演员,是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者,不是已有形象的模仿者,也不是任导演摆布的木偶,更不是剧作家语言的立体翻译和传声筒。因此,他需要一种为创作所必备的品质,正如郭沫若所说:“须要存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心理。”创新是一种高级工作,关键在于勇气和积累。最后,演员要学会“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没有丑陋的艺术形象,只有丑陋的自我;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那些爱慕虚荣、怕破坏自己外貌形象的人们,是做不成演员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得好:“……在我们这门事业中诱惑人的东西是太多了……经常处在大庭广众间,表现自己,使自己显得好看,接受……夸赞、阅读赞美的评论文章等等习惯这一切都是大诱惑物,(它)会使我们习惯受人崇拜,会把我们宠坏。于是会出现一种……抚弄自己渺小的演员自尊心,使它酥痒的要求。怀着这种兴趣,心地就要变得十分卑鄙龌龊,这样的生活不会使态度认真的人高兴多久,然而舞台的诱惑却会使肤浅的人沦为奴隶,腐化以至于毁灭。”要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演员,迈入表演创作的最高境界,只重视知识、天赋与技能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更为重要和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正是职业素养。只有重视演员人格、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和精神因素的诱导与开掘,使创作者的内部知识结构与才能结构作用于斯,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自觉,发挥其巨大的创作潜能,去感悟表演艺术创作的奥妙,才能获得表演艺术创作腾飞。

作者:朱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