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11-02 09:17:33
导语: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若把人比喻为一棵大树的话,那么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组成大树的根基部分,职业技能则为大树的枝、干、叶、茎部分,前者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后者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必先根系发达。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类人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管理类专业学生是否符合企业需求?围绕上述问题,笔者就所在学院工商管理系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普遍认为,现在90后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是适应能力差、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急于求成、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创新意识薄弱和专业的业务能力欠缺(如:撰写调查报告、拟订商务文件、起草工作管理文件等)。他们更青睐于职业素养高的学生,根据不完全统计,职业素养高的学生其自身的职业生涯呈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现实中,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要从基层做起,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潜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一个高职业技能、低职业素养的员工留在企业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个具有吃苦耐劳、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团结合作、努力进取、高效工作等职业素养的员工,才是企业在招聘和使用时重点关注的。这些素养不是通过学校一朝一夕简单传授完成的,而是需要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完成一个长期培养和修炼的过程。高职院校在培养管理类学生时要从企业需求出发,认准企业的用人标准,方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为企业、社会输送满意的人才。
二、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一)职业素养培养流于形式
职业素养是较难量化的,而职业技能则可以通过一些职业证书来量化表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倾向以“技能”为导向,重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学,让现实仅存的一些职业素养培养流于形式。
1.教师过多依赖课堂说教,以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于学生,学生被动接受,但双方没有达成共鸣,这样,虽说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但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整个培养过程呆板、没活力,达不到预期效果。
2.有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一些职业技能便能顺利胜任工作,其实不然,他们对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内容认识是不全面的,这些岗位可能更需要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吃苦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等,比如:从事市场开发的员工,就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较强的抗压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3.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在职业素养培养中较少被采用,没有真正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途径,忽视了在模拟仿真的职业活动应蕴含职业素养的培养,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顶岗实习,没有让学生在体验职业的同时,提炼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素养。
(二)学校-企业间文化融合度不高
为企业输送“准职业人”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但,部分高职院校到了大三年级才逐渐向学生渗透企业的企业目标、组织制度、管理风格、工作模式等企业文化,更有甚者,学生即将毕业也没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致使学生在校园走向企业的道路上来了一次“”,让学生顶着“准职业人”的帽子对企业却一无所知。
(三)职业素养培养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以隐性课程为主,隐性课程以团学活动见多,表面见似丰富多彩,但起效甚微。感恩教育是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以此为例,高职院校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但现实是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时冷漠、自私、功利、拜金,在就业和择业方面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要求企业能提供即高薪又舒适的岗位,想着不劳而获的工作,而学生这部分的表现难以考量。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状况的操作机制和办法,这是今后探究的方向。
(四)企业-学校间缺乏反馈机制
学生一旦毕业,大部分学校都会认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和培养应有企业来管,最多通过一些调查问卷、个别电话抽查去了解毕业生任职的相关情况,草草了事。更有甚者,基本没有任何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即便企业和学校进行沟通反馈了,比如: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薄弱等等信息,学校接到这些反馈信息后,因为缺乏反馈机制,所以,经常会出现反馈时间滞后、反馈后不作为的现象。殊不知,企业向学校反馈的毕业生任职信息是何其重要,这些信息可以逆向指导学校对在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再思考。
三、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重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1.开设职业素养教育系列课程
如果说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关系到高职院校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入学第一课,让每位学生清晰地了解到所学专业(管理类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及三年的教学计划,同时,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选择与行为》等系列课程让学生明白自己将来发展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应开设《职场文化与礼仪》、《形体训练》课程让学生提前了解职场的文化,提升个人形象及注重职场规范,从而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应开设《演讲与口才》、《管理方法与艺术》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沟通能力;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会感恩,增强心理抗压能力等等。
2.明确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进行渗透教学
在编制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明确职业素养内容,如: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如:在企业管理中的工作环境5s管理,为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使用完教室相关物品后,应归还原处,带走个人垃圾,保持教室干净整洁;还可以丰富教学方法,采取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却缺少企业实践经验。所以,高职院校应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培训或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让教师亲身体验职业情境,先提高管理类专业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授课水平,使教师真正将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建设中体现的职业素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聘请具有资深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行业导师,为学生以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以赛促进
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仅靠学团部门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针对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我们应推荐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技能大赛,如:全国市场营销大赛、ERP沙盘大赛、全国高职院校企业营销技能大赛、全国高职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等,通过这些大赛,为培养和评判市场亟需人才提供了量化依据,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提高了学生责任、合作、创新的职业精神。
(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企业所需的准职业人
毕业生无缝上岗是企业所需,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做到这点,学校可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来增加与企业的粘合度和融合度。第一,企业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他们的视角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和标准;第二,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校企合作企业,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和对实际工作的氛围有个感性的认识;第三,学校可与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或让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或半个月的短期锻炼,让管理类专业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就能够接受职业素养的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向准职业人迈进。
(三)完善职业素养考核评价机制
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不像职业技能那样好量化评价,它是隐性的。那如何考核评价它呢?我们常把学校比作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德育素质进行量化,从而间接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团队合作意识、爱岗敬业、服务意识等,如:学生的诚信档案、遵纪守法情况、获奖情况、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对作业、工作的完成情况等。
作者:胡丽君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探索
- 下一篇:电视台栏目制片人职业素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