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6-15 10:13:37

导语: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通过对《“90后”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和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需求、用人企业需求调查问卷》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1)职业素养对大学生仅是一个概念。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多对职业素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概念上。有70%以上认为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清楚将来在找工作时企业最看重的是哪些职业素养。74%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时应该尽早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但不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6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少创新创业的素质以及能力,要增加实践的机会才能使自己更强大。2)现有的职业素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在对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企业的调查中,“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专业能力和组织、沟通能力。用人企业认为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对各种设计软件的熟练操作,扎实的手绘能力等基本功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缺少的或不够重视的。

2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的电脑操作,是步入社会、进入企业的最低门槛。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客户要求交稿的期限一般非常短,所以要求员工要能高效地操作电脑。但根据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于软件的操作基本是“会”,谈不上熟练,这就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手绘能力也是每一位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手绘图有着电脑图不能替代的作用:快捷、简洁。在与客户交流时,用手绘图比较直观,也比较方便;其次手绘的过程是一个方案的思考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往往闪光的思维就在纸与笔之间的磨擦过程中产生。但是现在许多在校学生并不重视手绘能力,认为手绘在这个电脑时代已经不是很重要了。2)职业规划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看,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探索阶段,也是职业生涯明确、细化、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对一个人未来职业的选择,甚至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之前的学习生活相比,大学里无论是时间还是各种选择都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自主性,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由于实践性课程较多,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更多,但是他们缺乏独立自主与深入思考的能力,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至于延误了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最佳时间[1]。3)非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根据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别是缺少肯吃苦、讲诚信的品质。有一部分毕业生,面对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如工作环境、薪资等因素的落差)时不能正确对待,而是选择不断地辞职跳槽。这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不具备跳槽的实力,况且每一个工作都必须经历最初的艰难阶段,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转机。所以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最初的工作不仅仅是赢得工作经验的机会,更是培养一个人意志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缺乏与人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以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在电脑艺术设计师助理岗位上顶岗就业,而从助理设计师升级到设计师岗位就很难了。因为这一步的提升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设计能力,更多的是需要有独立接单、谈单的能力。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勇气和智慧,还要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有些专业技术很优秀的设计师助理正是缺乏这些素质与能力,转型困难,不能抓住客户的心,难以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推销出去,最终只能放弃。三是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除了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如美学、材料学、物理学、人机工程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史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学识修养能帮助设计师提高创作的境界,突出设计的表现力。而现在好多高职院校的艺术生就缺少这方面的积累,缺少这种文化底蕴,设计的作品显得苍白无力、单薄又单调。此外文案写作能力也是艺术类学生严重缺乏的。有些学生的文案说明经常是词不达意,云里雾里。一个好的设计师有了一个好的方案,必须用好的方法把他推销出去,那么怎样对方案进行最好的阐释,使其更有说服力,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了。所以写好文案也是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备的素养。

3强化艺术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1)优化课程设置,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设置职业素养的课程。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把职业素养课程列入教学安排中,开设如公关礼仪、沟通技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通识类课程。在专业技能方面,根据不同阶段培养任务,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室内设计为例,素描、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家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意创新思想、表达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但还应该系统地增加合同法规、礼仪知识、接单谈判技巧等职业素养与能力的课程,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共同来实施职业素养教育。2)改革教学模式,增强校企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大多是实践性课程,所以不能采用传统“讲授”的上课形式。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的学生要能面向社会、适应市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及与市场的对接,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环节,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可以把平时的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与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相对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双轨并行”项目教学模式值得推广,这种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应用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双轨(A、B)并行就是指A轨由来自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和设计师组成兼职教师团队,B轨由专职教师带领学生组成。在进行一个项目设计时,先是两轨“并行”,A轨由富有行业经验的设计师设计研发真实产品,B轨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仿真和真实项目设计。在交互环节,A轨设计师和B轨教师分别从行业和教学的角度,以“讲解”、“示范”、“点评”、“问答”等方法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A轨同期完成工作任务,B轨学生有价值的设计方法对A轨设计师同样有启发作用。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感染到设计师的审美能力,感受设计师肯吃苦、讲诚信的良好人格,同时也能提高文案写作能力[2]。3)组建参与专业社团、工作室,多方位培养职业素养。学生对于参加社团组织是非常有积极性的,艺术类的社团吸引力更大。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社团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或者校外的培训师、企业家来为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讲座,与学生沟通、交流和探讨,使学生尽早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这些活动对组织者来说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策划协调能力,对参与者来说,在活动中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给一些平时比较胆小、腼腆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工作室主要是吸收一些专业比较突出或者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训练下可以参加各类设计比赛,在大赛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主动为企业承担一些设计任务,真题真做,达到双赢的目的[3]。4)拓宽人才评价途径,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作品实现多赢。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考核很多是完成一项作品,而不是一份试卷,所以考核方式、评价标准有别于传统的考试、阅卷。设计类课程的考核可以由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两部分组成。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与一些网络平台、论坛等合作,或者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让学生把作品上传,由更多的人参与点评,根据点评来评定等级。在交流互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与人沟通的技巧,运用文字表达的能力等,同时专业水平也会大大提高。有些好的作品甚至还会被公司看中转化为实际制作而获得收益。对于网站来说也可以增加点击量,同时也可以扩大论坛的影响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还可以更好地反哺学生,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平台成熟以后甚至可以把学生每次的作业都进行上传,逐步形成一种新的评价方式。

4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之一就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学生就业好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为了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要在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拓宽人才评价方式、组建社团和工作室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冯萍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