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教学与职业素养论文

时间:2022-03-20 03:22:11

导语:两课教学与职业素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两课教学与职业素养论文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

由于不同的研究者视角不同,细致程度不一,关于职业素养的内容也有多种表述。笔者以为,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品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三个部分。职业品德、意识和技能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支撑起一个职业人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是外在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职业品德和职业意识是内在素养,主要表现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敢于担当,团队精神、整体意识、积极进取、职业规划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人,应当内外兼修,职业品德、职业意识要内化于心,职业技能要外塑于行。

二“、两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1.职业素养教育弱化。在当前高职教育倡导“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背景下,职业素养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课时分配方面,存在着重文化基础,轻专业实训的现象,学生也存在着“重技能、轻素质”的争功近利的思维。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理论上主要靠“两课”教学进行。事实上当前“两课”教学并不受学生欢迎,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聊天,甚至旷课,仅靠“两课”的课堂教学,难以承担起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重任。

2.职业素养教育合力不足。当前高职院校的各机构部门,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着各自为政、各说自话,教育目标分散、合力不足的现象。职业品德、意识、技能,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学校制定培养规划体系、课堂教学的讲解、现场实践的磨炼、自身思考的悟性,学校的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当通力协作,相互配合,释放更多的素质教育正能量。

3.职业特色明显不足。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主要由通识教育系教师承担,一个授课老师同时承担多个院系专业学生的“两课”教育,授课老师囿于自身知识视野的局限,授课的内容在体现行业特色方面相对不足。同时,由于学生实践基地的固化,在拓展新的实训场所、引入新兴前沿实习领域方面相对滞后,多方面原因的叠加导致了缺乏职业教育特色的现象。

三、深化“两课”教改,推动职业素质养教育

1.顺势而为,推进“两课”教学改革。一是改革教学内容。要克服当前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缺陷,要紧密结合时事政治,广泛吸收各类新闻、经济、法制等综合网络资源、图片和视频资料,及时把当前国内国际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法制问题,补充到课堂上来,让课堂教育既有理论知识性,又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实践启发性,以实现促进职业素养提升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授课时常常引入广东电视台财经郎眼、凤凰网视频中的“一虎一席谈”等栏目的时政热点内容,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两课”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性和吸引力。二是改变教学方法。摒弃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意运用多媒体影音教学手段,以新鲜、活泼并能引起广泛参与的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搜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三是改进考核方式。要改变传统陈旧的考核方式。当前“,两课”教师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承担了较重的科研任务。学校在制定对教师的科研考核任务时,要根据教师团队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能制定脱离实际的考核任务,应该以教学为本,为教师留下更多的时间从事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两课”考核时,也不宜以具体的分数来量化,笔者以为用优秀、良好、合格作为考核的等次,以此来代替传统的分数考核,更有利于“两课”的教学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2.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师资专业水平。一是加强师资培训。学校要对“两课”教师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培训,选送师资到综合性大学进修,鼓励教师攻读非专业学位,扩充如法律、语言、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其知识结构更为合理,提升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分析预测能力、信息处理和运用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二是转换“两课”教育理念。当前使用的“两课”教材,特别是思想政治修养方面的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历史课本有较多的重合内容,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已经掌握得比较好,已经不适宜把“两课”教学当成单纯的知识传授,乃至作为政治理论教育来生硬灌输,而是要把应试教育教学方式转向提升素质教育的思路上来。三是注重引进师资。要改善“两课”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注重从综合性大学中引进知识渊博、眼界开阔的毕业生,特别是要注重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使教学队伍日趋合理化。

3.注重内在素养,激发学生核心潜能。一是突出培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衡量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特别是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状态下,新业态、新技术、新事物不断涌现。一个职业人如果不能够做到不断学习,很快就会丧失优势和竞争力。我们在“两课”培训学生职业素养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为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突出培养良好品格。“两课”教师在授课中,要注重结合史实,善于总结提炼分析历史人物的优良品格,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通过日积月累,从而培养其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优良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自然而然就会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不再患得患失、裹足不前甚至是半途而废,更容易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三是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早规划、早准备、早积累。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为学生提供有效信息。

4.注重外在素养,拓展职业技能实训。一是扩充实践基地。当前新兴领域不断拓展、新兴科技不断更新,学校要牵头规划,尽力扩充实践基地,让学生到新兴科技领域学习实践,尽可能地让学生到最具有朝阳性、最前沿的职业领域中去开拓视野,通过接触、学习、接受新事物、新思维,创新学习就业理念。以阿里巴巴公司为例,近年来该公司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发出阿里巴巴网络宣传媒介、淘宝网、天猫超市、余额宝等,不断拓展行业领域、创新经营模式,并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学校要有计划地把学生送到这样的单位参观、学习、实践,让学生从中有所领悟、有所启发,激发学生就业创业的动力。二是增加实践时间。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创新能力强且悟性高,在一个新的行业里,往往更容易提出与新颖或与当前做法不同的意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容易推动行业的发展。即使一个门外汉,专注于一个领域,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实践,也会成为行家里手。因此,要增加实践课程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其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探究精神得到发展。三是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阶段,要让学生真正学到职业技能,要以技能培训为重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复实践、积累经验、熟能生巧。学生的技能意识、技能品质、技能心理、技能能力和初步的创业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为将来成为创业型人才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5.搭建平台,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创建素质教育网站。目前很多高校都开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站,如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宁波大学等都开通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两课”教研团队要牵头在学校网站中开辟素质教育模块,设置科技博览、创新创业、哲理思考、素质拓展等栏目,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使之成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课堂。二是推动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其协调沟通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养成思考、创新的好习惯。学校应在物力、财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职业素质的效果。三是开辟创业产业园区。学校要联合政府部门,创设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实战场所,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推荐创业项目、创业培训、人事等便捷服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如财政、地税、工商等认真落实好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绿色通道。同时,也要邀请企业家、专业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宣讲行业信息与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

总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的支持。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作者:李红梅徐燕丽单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