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专业在线教学初探

时间:2022-02-04 03:32:09

导语:高校艺术类专业在线教学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艺术类专业在线教学初探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并对其加以研究,由此产生了许多值得珍视的理论成果。随着当前社会科技化、信息化趋势的增强,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这需要教师尝试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打破以往教学的壁垒,在新媒体的引领下,全方位地开拓在线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高校各专业的教学模式应与其学科特点、教学实际相契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创新,以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该文以服装与服饰设计教学为例,探讨高校艺术类专业在线教学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以期为创新艺术类专业的在线教学形式、丰富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方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校教育;在线教学;新媒体;艺术类专业

随着社会科技化、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新媒体逐渐走上时代的舞台,其具有信息传播快、内容更新快、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新媒体引入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部分高校仍采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课堂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将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采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在线教学。在线教学即线上教学,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与学生双向互动。教学形式以录播为主,可以采取“录播+线上答疑”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直播+线上”的答疑形式,课后辅导可采用点播或线上答疑的形式。这不仅可以让教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更加充分的准备,而且可以开拓教学思路、完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艺术类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招收的学生具有美术专业背景,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1]。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中外服饰史、服装画技法、服装工艺、立裁、化妆设计、服装配饰设计等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形成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1.教学信息传输——幻灯片与影像播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幻灯片、录像视频、电影等,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多媒体工具运用得较为普遍。如,在服饰美学、中外服饰史等理论课程中,教师借助PPT等多媒体手段,可以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素材与教学手法。但是,其遵循的教学原理在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即直观演示的原理,以此为学生提供感性、形象的知识。然而部分教师过于依赖PPT等多媒体手段,未能将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学内容上,以致部分学生只是跟随教师播放的PPT走马观花式地了解相关内容,学习效果不佳。2.实践操作——专业设备与专用教室。高校艺术类课程构建了“理论教学围绕实践、实践紧随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其中,实践课程的学时占有教学计划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实践课程不仅培养了基础扎实、理论过硬的学生,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除了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在专用教室中使用专业设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课程。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服装工艺等课程需要在服装制作专用教室中开展教学,教师使用人台、缝纫机、专业裁剪工具等教具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化妆设计、时尚发型设计等课程的教师通常采用化妆、美发类教学工具在专用化妆间为学生示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未给予实践教学应有的重视,以致个别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3.教学拓展——深入教学实践基地服装与服饰专业的学生除了接受学校必修课程的学习,还会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教学实践基地,与企业专家、研发人员共同探讨、交流,将学校中的所学应用于实践。个别教师未深入了解当下社会的趋势、企业的需求,以致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部分学生难以了解并掌握行业发展前沿的相关知识,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新媒体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分析

1.在线理论课教学。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可以采用“1+N”教学体系,即“专用教学工具(如雨课堂、钉钉、腾讯会议等)+N个MOOC平台”。首先,教师可以在专用的教学平台上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在线辅导、答疑。其次,教师可开展录播课程教学,通过发送二维码,组织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可以在教育部公布的多个MOOC慕课平台中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灵活、主动地辅助教学开展。这充分满足了广大师生多样性、个性化的在线理论教学与学习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在线理论教学的质量,同时积累了教学资源。但是,在线理论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教师难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在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方位地掌控教学活动。2.运用新媒体开展实践课教学。实践教学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其可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内容,通过平台直播、“录播演示+在线指导”等开展教学,也可以尝试利用仿真软件或模拟软件开发开展教学。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服装画技法、服饰图案设计等不依赖场地、器材的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教学工作[2]。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结合录播的课程反思实践的流程,找出自己的不足。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除了通过新媒体平台讲授实践课程,高校艺术类专业中需要使用固定场地、专用设备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也较多。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缝纫工艺、立裁、化妆设计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与指导,这样可以找出学生实际操作的问题,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实践任务。因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可缺少。课程的理论部分通过线上讲授完成,实践部分由任课教师到线下的服装制作室、化妆间等专用场地进行同步直播与演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和教师也可一同在指定场地开展实践活动。

三、如何高效运用新媒体在线教学

1.丰富教学手段对教学的意义。教学手段就是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3]。没有教学手段,教学就难以进行。现在,新媒体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认识,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2.优化课程设计。教师应以现有教学计划为蓝本,借鉴其他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成果,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优化和调整现有的课程。教师应科学地安排在线教学与常规授课的课时比例,以在线授课的理论教学为主,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直播、回放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部分的认知。教师应充分运用课程时间和零碎时间,开展理论教学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以将兄弟院校艺术类专业的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与本校的专业特色相结合,借助线上教学不断完善既有的教学计划,使艺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日趋完善,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发起课堂讨论或布置课外任务,也可以将线上教育作为答疑解惑的平台。学生在进入对口的公司、企业实习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集中授课并答疑解惑可操作性不强。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学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3.提高教师的在线教学水平。在线教学是我国教育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等方面要求更高。要想依托新媒体开展在线教学,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在线课程教学能力,打破常规思维,掌握因课制宜的多样授课方式。另外,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线上培训,不断完善在线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改革。4.建立配套的在线教学管理模式。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普及,高校艺术类专业应从学校、专业教研室、教师和学生方面,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配套的在线教学制度,以保证与线下课堂教学等质实效。学校可以采取优化授课时间、灵活安排休息等方式,全方位地制定合理的教学方针。各专业教研室应充分收集国家、省、校三级的优质在线课程,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探讨等活动。教师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灵活展开多元化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要求学生接纳学校和专业教研室的创新教学手段,按时到任课教师指定的新媒体平台听讲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可以设置平台或课堂管理员,起到在线监督、促进教学良好开展的作用。另外,教师应建立健全在线教育评估系统,通过动态评估完善“一科一评、一学期一评”的评估模式。高校应及时收集并分析任课教师、学生对所有课程在线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5.增强校际、校企间在线教学互动高校应在线搭建与其他院校、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教学平台,使课程具有新的理论体系和专业实践知识结构。高校可引入专业技术人士参与教学,有效指导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又可以为企业带来创意创新活力,通过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设计引领产品创新、促进市场产业转。

参考文献:

[1]丁英翘.“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1):89-91.

[2]蔡雄彪.江西省服装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6.

[3]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53-254.

[4]王钢,张音.学习方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何牧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