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探讨
时间:2022-02-04 03:23:45
导语: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疫情下,各高校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活动,而MOOC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受到师生的好评和青睐。本文将以“信号与系统”课程在MOOC下的线上教学实践为基础,在如何对MOOC资源和直播教学进行有机契合、如何构建合理的混合教学模式、如何进行学情调查、如何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性的教学改革方式。
关键词:MOOC;线上教学;慕课;教学质量等效性
2020年初,我国面临肺炎带来的严峻挑战,湖北省作为疫情的中心地带备受关注。为有效抵抗疫情,教育部做出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决定,并于2月5日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意见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高校应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荆楚理工学院积极按照教育部要求,倾尽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建课程,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师生提供包括中国MOOC、超星学习通、智慧树课堂等优质网络资源。但是如何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不见面的情况下,“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这是所有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道必答题,这也是一个值得投入时间研究的全新课题。事实上,近年来,关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热点研究问题,例如清华大学电机系的于歆杰教授的论文“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就探索了多种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总结了与混合式教学相关的六对关系[2]。近期,针对目前的线上授课,于歆杰教授又撰文“直播还是不直播,这是一个好问题!”,阐述了如何做到最优方式开展线上授课。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启发下,本文将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就如何对MOOC资源和直播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如何构建合理的混合教学模式、如何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性的教学改革方式。
1慕课优质教学资源与线上直播教学的有机结合
网络时代,丰富的慕课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灵活的学习方式。面对众多的慕课资源,如何选择最优和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对任课教师的考验,这要求教师既要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对各门慕课非常熟悉,因而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先学习这些慕课,也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等情况做好学情调查。以“信号与系统”为例,在中国大学MOOC课平台开设的“信号与系统”网上慕课有24门之多,而国家级精品课程也有4门,这给选择慕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选择的难度。通过对比教学大纲和章节重难点简介,最终选择由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团队信号处理课程组打造,国家级教学名师陈后金教授主讲的“信号与系统”线上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导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共计93个视频,每个视频约10min~30min,视频累计时长为20h。挑选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合理安排视频顺序和时间,教师的课前引导和内容交替穿插梳理工作就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但完全依赖于网上慕课视频资源无疑让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大,不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无法保证课堂纪律和效率。因此,这门课程采取的是“录播+直播+慕课视频+QQ平台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3]。
2优化课程设置、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慕课下的混合教学需要加强教与学的反馈,合理调整课程设置,要符合重基础和个性化的特点,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发挥课堂教学和慕课教学的各自优势。在今年3月份授课初期,考虑到全国各大高校学生都在上网课,各大网站和软件访问量剧增的压力问题。采取提前录课的方式,将第一、二周的学习内容按照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学生录制成短视频传至QQ群共享和超星慕课平台,学生可以提前下载至手机或电脑端,可以避开网络高峰期的拥堵并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具有比线下教学更有利的灵活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周的教学反馈中,了解到学生更希望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教师的直播和优质的慕课资源的良好对接。因此,每次课的时间安排调整为“15min的课前引导+60min的视频内容+15min的课程答疑或课堂小测验”,这样既可以保障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时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90min的课堂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择不同的课后学习,对某些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可以通过慕课视频再次学习,也可以通过QQ讨论区提出自己的问题获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正向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活跃度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固定,基本上是依据学生的平时考勤、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这种评价方式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慕课下的教学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学期初将班级学生按照每组5~6人分配成学习小组,并推选一名小组长,可以讨论题进行组内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中布置部分习题让学生在下次课中开展翻转课堂。本学期了6次翻转课堂的小任务,每次每个学习小组领取一个题目,先以小组的形式在线讨论,选派同学在腾讯会议课堂中以分享屏幕的方式讲解,可以做成PPT也可以直接解题或者说明思路。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解决慕课中学习目标不明视频观看中的走神问题。而且把每次的评分权交给每组的小组长,按照讨论过程中的贡献程度给组员0~3分的评分,每次的评分可以直接计入总成绩,这对现有的评价评分体系也是一种改革。在慕课视频中陈后金老师有一个观念笔者非常赞同,“信号与系统”这门课并不是要求学生学习多少数学公式、解多少道题,而是要求学生透过这些题目了解信号的本源问题和系统的特性。除了在每次课程结束时布置作业外,还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手段来考查学生的听课情况。中国大学MOOC、超星和雨课堂等学习软件中可以在观看视频中设置提问,当学生回答完提问后才能进一步观看接下来的视频。例如在“信号与系统”第一次课时讲到数字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区别时,在讲解完概念后以弹屏的方式布置一个鉴别图形的判断题让学生选择,当选择正确的时候才会继续播放视频,如果选择错误也可以提醒学生这一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会和观看视频时长一起作为数据传达给教师。这样设置的目的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防止学生学习走神或刷课的情况。
4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保障教与学的关键
在期中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线上授课的优点,例如名师教学、学习时间灵活等,但师生的互动问题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线上教学,学生与教师经常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与传统的线下课堂不同,教师上课的时候并不知道所有的学生听讲情况;其次,学生听课的时候由于是自行观看,容易出现疲劳走神的情况导致课堂效率低。就学生反映一次20min的视频往往需要多次观看才能学习透彻,当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时容易一带而过[4]。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向进行调整:1)教师可以在使用直播软件时都开启弹屏功能,适当的引入“混乱”。例如,设置一个可供讨论的话题“左边序列与右边序列进行Z变换时其收敛域归纳问题”,让学生发送对该问题的看法,可以是匿名的、平行的、以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文字在屏幕上出现,这些回答可以是正确的可以是错误的,可以是真知灼见也可以是搞笑文字,学生看到时会哄堂大笑。但开怀一笑后回归课堂时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与灌输。对于“0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这种貌似混乱的课堂气氛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然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地方适合设计这样的讨论话题,如何适时引导学生发言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有观点可以表达,时间的掌控等等。2)当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存在疑难问题而得不到及时回应和解答时,更容易出现学习热情被打击、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师生、生生的交互性,强化学生持续学习的意愿。在课堂之外,教师收到学生的疑问应及时解答,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社群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发帖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5]。
5结论
非常时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非常挑战,针对这次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需要给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课堂讲授新知识,学生课后消化吸收”,转变为“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新知识,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同学间的讨论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教师一人主讲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其根本目标就是尽可能地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手段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潜能,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20-02-05)[2020-07-16]
[2]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4-18+28.
[3]吴莉莉,滕红丽,邢玉清,等.慕课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大学教育,2020(3):83-85.
[4]刘彩燕,黄丹妮,胡晓月,等.基于深度访谈的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调查[J].大学教育,2020(3):36-38.
[5]李艳丽,杨倩倩.物联网专业毕业设计培养过程的优化[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4):211-212.
作者:李艳丽 吴莉 杜锋 单位:1.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与轨道学院
- 上一篇:职业技术教育现状与评价问题研究
- 下一篇:工科类专业课在线教学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