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中乡村在线教育知识传播分析

时间:2022-10-11 10:26:44

导语:重大疫情中乡村在线教育知识传播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重大疫情中乡村在线教育知识传播分析

摘要: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技术赋能与政策扶持使得乡村在线教育得到迅速推广,知识传播向线上空间发展,但受疫情期间居家隔离规定措施的影响,学生与学校这一具体学习场景区隔导致具身性消减,同时城乡信息发展水平的差距为乡村在线知识传播带来诸多挑战,只有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客体四个方面共同改进才能推动乡村在线教育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肺炎疫情;乡村在线教育;知识传播

2020年初暴发的肺炎疫情(COVID-19)的蔓延给我国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也给教育行业带来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阻断病毒传播链条,人们相互隔离、减少空间流动以防控疫情,传统线下教育在疫情期间难以进行,在线教育以其碎片化、移动化等特性为乡村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变革,这种“新型知识传播模式”[1]将乡村地区知识传播场景从线下向线上过渡。然而,线上知识传播在给乡村地区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挑战,为推动乡村地区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需思考教师、学生、家长、政府四大主体应如何协同发力。通过对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研究的现有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并未有明确的区域划分,更多是针对于整个教育行业在线教育发展的探讨。本文主要以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线教育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1线下到线上:疫情中乡村知识传播的空间转移

为阻隔肺炎的肆意传播,国家出台系列举措防控疫情,教育行业“人员密集型”的特点使其成为疫情防控的关注重点,线下教育场所的暂时性关闭为乡村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不便。开学时间的不断延迟,给广大学子尤其是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学习与休息时空界限的模糊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一情况下,于教师而言,既定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学生学习状态无法掌控、疫情过后面临教学问题的未知都给广大乡村教师群体带来压力;于学生而言,在家学习意味着学习场景与休息场景的混淆,情境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难以在家维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状态;于家长而言,担心子女在家偷懒、疫情影响子女未来学业等。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对于疫情影响下教育教学的压力迫使他们追求新的路径恢复正常教学状态。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赋能下的在线教育为疫情中的乡村教育提供新的方向。在线教育移动化、碎片化的特点为疫情防控期间乡村教育的正常开展带来契机,而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育基础设施的普及与发展,赋予在线教育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在线教育打破时空的壁垒,将原本的教育环境从学校向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延伸,极大限度地调动了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等的协同性。在线教育打破时空界限,为教师远距离授课带来便利。虽然线上传播娱乐化、碎片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由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使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上教学的不足。学生的学习场和教师的教学场从以学校为主的社会化场景变为以家庭为主的单一化场景,固定的环境能够降低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造成的普遍性焦虑和恐慌,给人们以心理安慰,从而有利于营造常态化的学习和教学氛围。此外,国家政策支持也推动了疫情期间线上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教育部集中多项文件要求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积极推进在线教学与管理,为疫情期间乡村地区在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在线教育平台一般是互联网企业,其为在线教育提供网络平台基础设施和在线教育服务。在政府的政策实施和激励、社会的广泛需求下,资本向在线教育倾斜,线下教育教学转变为线上知识传播,大量的教育人才、教学资源等涌入在线教育行业,在线教育基础服务设施也不断完善,在线教育行业在疫情期间得到了井喷式发展。综上,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社会压力迫使乡村学校在疫情中寻找开展教学的新出路,而技术赋能与政策扶持使乡村地区在疫情中开展线上教育成为必然。传统的线下教育主动或被动地转移到线上教育平台,原有的知识传播手段、教育教学方式、知识获取渠道等需要进行创新变革,以适应数字化生态环境和多元化的教育发展,从而形成全新的线上教育新格局。

2困局与挑战:具身性的消解与知识沟的扩大

海洛•庞蒂提出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作为物质基础,对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基础而复杂的影响,情境中的具身是经验的根源,也是认知与学习的根源[3],因而具身认知是建立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的。课堂知识的教学是系统的,知识内容是需要分析理解的,学校课堂包含教材、黑板、学习标语等与学习有关的符号营造了一种具体的学习场景,老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对话互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身体验,有利于学生身心与学习情景相融,沉浸式学习认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传统的线下教育强调具身体验和身体在场的重要性,教育教学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传播者和接收者共同的感官调动和情景体验。人的躯体和感官对周围环境的具身性体验,为知识的传播和流动带来不可替代的感知和交互影响。线下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发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并受到情境因素的制约,教学过程的具身性在实现互动、纪律规范、教学反馈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在线下教学时,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语言反馈和具身表现适时调整讲课节奏和教学进度,身心与环境的嵌入、连接以及环境对人的规范使得学生的专注力得到极大提升,学生也能在与同学、老师及时沟通交流的同时提高学习参与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疫情期间居家隔离致使乡村地区的学生在家隔离,与具体学习场景的分离易导致学生学习难以达到较好效果。在线教育时知识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体无法实现概念实体的在场,只能借助媒介技术进行抽象的在场,身体的离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对知识的情境感知和深刻理解,无法完整地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机能来参与教学互动。尽管乡村地区在线教育以媒介作为人体的延伸,利用网络直播互动的形式调动了学生感官,其对具体课堂情境的模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因身体与具体环境分离造成的低认知效果,但这种模拟的效果毕竟有限,难以做到完整还原。在线上,身体的缺席使教师和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课堂空间感知和教学、学习情境,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互动与交流。对教师而言,在课堂环境中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表情、行为等因素确认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但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由于屏幕的限制,教师无法同时兼顾新媒体运用、授课与反馈、管理学生等多项事务,教师的教学授课过程更加复杂,知识传播的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尤其是一些学校因学生数量太多,而在授课过程中不会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导致教师更难把握学生情况从而影响授课效果。对学生而言,强调学生学习的具身性,一大原因在于学校课堂的规训特征,教师监督、校规班规等都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现实情境因素,而利用网上教学形式授课,隐匿于电脑背后的学生被上述因素制约的感觉弱化,其在家庭环境中的在线学习极大程度需要依靠自律。当学校的他律和规训失效后,规训的权力与责任就转交给学生和家长,而个体自律和家庭他律存在差异性,自律能力差、家庭管理纪律差的个体的学习状态相较于在校时会明显下滑。此外,在线教学由于授课形式的制约,学生的“不在场”使得许多诸如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都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如果说学生具身性的消解是城乡在线教育都面临的问题,那么媒介素养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差异就是给乡村在线教育的发展雪上加霜。信息化时代“知识沟”的一大表征是城乡之间“知识沟”的扩大。城乡间的贫富差距、公共政策的偏差导致了我国目前城乡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也给此次疫情中乡村地区的在线教育开展带来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硬件设施问题,在线教学对于网络环境和信息设备要求较高,而乡村地区由于环境和经费所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其次,城乡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城乡居民之间媒介素养的差距,乡村教师由于缺乏相关实践,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对在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难以把控。同时,大部分乡村地区学生家长信息素养普遍缺乏,容易产生不认同在线教育、无法协助孩子在线学习等问题,乡村在线教育的发展较之城市而言挑战更大,若长此以往不加改善,城乡之间的“知识沟”将愈发难以弥合。

3反思与展望:乡村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疫情期间乡村地区教学中专业知识传播的网络化转变困难重重,但这一转变趋势无论在疫情期间还是疫情过后都是乡村地区教育发展的必然。针对乡村在线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举各方之力协同完善才能推动乡村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传播者层面,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掌握网上教学平台规则的基础上,还需要教师以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推送优质教学资源。因此,需要加强对乡村地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同时教师自己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网络教学技术、改善教学模式,从而向乡村学子传播更高质量的知识。信息内容层面,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具身认知情境所包含的除却具体线下的现实环境,还包括“师生共同组成、参与的学习共同体”[4],因而在空间受限消解具身性的情况下,思考如何加强师生互动,吸引学生关注参与是提升在线知识传播效果的重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思考学生兴趣方向,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创设个性化情境吸引学生专注学习,与教师和课堂展开良性互动。媒介渠道层面,注意教学资源配置。政府在要求乡村地区开展在线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对乡村地区资源配置情况予以相关政策扶持。知识的在线传播需要依赖互联网和网络教育设施,在网络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优先向乡村地区倾斜,通过财政扶持配置完备的信息设备,改善网络环境,为乡村地区在线教育顺利开展提供渠道保障,从而弥合“数字鸿沟”。接受者层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家学习意味着学校课堂情境中的“他律性”减弱,更多地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乡村地区多为中小学学校,中小学生在自制力方面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家长监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提升乡村地区家长的媒介素养,让家长在家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监督学生学习,才能防止学生在网上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肺炎疫情推动乡村教育的线上延伸,但学校知识的专业性对具身性传播要求较高,疫情防控的空间区隔使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因此乡村地区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通过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在线知识传播效果,同时家长也应起好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制约教育信息化水平,政府需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从而弥合“数字鸿沟”。

参考文献:

[1]杨跃,刘叶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在线教育的消费与传播重构[J].当代传播,2020(3):84-87.

[2]王运武,王宇茹,李炎鑫,等.疫情防控期间提升在线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19-124,128.

[3]涂凌波,王子薇.空间隔离与知识流动:肺炎疫情时期的线上知识传播研究[J].现代出版,2020(3):26-33.

[4]焦彩珍.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4):36-44.

作者:肖凤姣 单位:湖南省双峰县永丰街道中心学校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