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多维结构特征及优化研究

时间:2022-03-04 04:15:52

导语:职业教育多维结构特征及优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教育多维结构特征及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首都核心功能的重新定位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稳步推进,北京的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发展的巨大挑战。北京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有必要先弄清其结构特征,方能探讨其优化的对策和路径。本文首先回顾了北京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基于官方统计数据,从空间分布、办学层次、办学主体和专业门类四个方面分析了北京职业教育的结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北京职业教育的现状特征和问题,结合北京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建设任务,进一步探讨了北京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的系列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结构特征;优化;北京;首都核心功能

北京是我国首都,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重地。近年来,随着首都四个核心功能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北京的城市职能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和变化[1]。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职能在未来会不断加强,而其他非核心职能及其相关的产业会被逐步疏解至其他地区[2]。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门类,肩负着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新的重任。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协调与否对二者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3]。新的发展形势对北京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北京的职业教育也只有通过积极的结构调整,主动适应新趋势和新需求,才能实现更好发展。2018年,北京市启动“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及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旨在为北京职业院校的发展寻找新的定位和坐标,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以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在首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北京职业教育的现状结构特征,探寻其优化调整的对策,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北京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先后建立过130多所中职院校。以改革开放为界,北京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见图1)。改革开放前,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学校少、发展慢和行业门类有限的特点。从1949至1978的30年间,一共成立了31所中职学校,大致平均每10年成立10所。其中1950至1959年成立了10所,1960至1969年有9所,1970至1978有12所。这些职业学校覆盖的行业门类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工、农业技术培训方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首都经济的加速发展,北京的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快速增加。从1978至今的40多年间,设立了近100所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是此前30年的3倍多。这些中等职业学校覆盖的行业门类比较多样化,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建立的中职学校主要集中在经贸、商务、艺术、电子信息、文教卫生、体育和旅游等领域,与此前主要集中在工农业技术培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高职教育发展概况。北京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上少于中等职业院校,目前全市共有26所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成立于新中国时期,至今北京高职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从1949至1960年,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需要,先后成立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和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9所高职院校。随后,受等政治运动的影响,从1961至1978年间,没有新设立高等职业院校,北京的高职教育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北京的高职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驱动下和政府的重视下,从1979至2018年,先后新增了17所高职院校。

二、北京职业教育的结构特征

(一)空间布局结构特征。截至2018年,纳入北京市教委统计的中职学校共有121所,受生源因素的影响,实际招生的学校92所。它们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而在城市发展新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和房山区)和生态涵养发展新区(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和延庆区)较少。以区为单位来看(见表1),中职学校数量最多的是丰台区和朝阳区,各有13所。其次是海淀区,共有11所。后面依次是大兴区(9所)、西城和房山(8所)、东城区(7所)、昌平区(6所)和顺义区(5所)。延庆、密云、怀柔、平谷和门头沟等远郊区县则只有1到2所。北京市各区县中职学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理位置、人口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首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也是交通核心枢纽区,空间上布局了更多的职业学校。远郊的区县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中职学校数量相对较少。与中职院校相似,北京的高职院校在空间分布上也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见图2)。各区县中,高职院校最多的是朝阳区,共有6所。其次是海淀、房山和昌平等三个区,各有3所。再次是丰台、通州和大兴等三区,各有2所。西城区、石景山和怀柔等三区各仅有1所。东城、门头沟、顺义、密云、延庆、平谷等区一所都没有。整体而言,这种分布格局大致与北京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一致,即中心城区高职院校数量多,分布也很集中,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多年发展的结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北京市非常强调各区县职业院校的属地服务功能,这种空间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不合理之处。这种状况对于那些没有或很少有高职院校的区县的高职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图2各区县高职院校数量(单位:所)(二)办学主体结构特征。目前,北京有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26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17所,民办高职院校9所。目前招生的92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中央部门所属中等职业学校7所、地方教育部门所属中等职业学校39所、其他部门所属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地方企业所属中等职业学校5所、技工学校29所、民办独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22所。另有各校附设中职班(不计校数)27个,具体见表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后,北京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公办学校尤其是地方政府办学为主体,民办学校为补充的有益态势,办学主体已经初步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这也顺应了《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的:“做优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要求。然而,数据显示,尽管北京市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公办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禁锢,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具体表现为:1.公办职业院校在层次上缺乏高度,虽然地方办学有利于灵活调整专业布局,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但中央部委办学缺位使得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力量与层次不足;2.民办职业学校尚未成为公办职业学校的有力补充,这主要是由于有限的办学经费制约了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办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未能实现与公办学校错位发展;3.职业教育还处于学校本位,行业企业参与不够,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沟通学校和企业的桥梁作用。(三)办学层次结构特征。截至2018年,北京市共有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26所,本科院校办专科层次职业(专科)教育20所,各类招生中职院校92所。在职业院校中,共有国家和北京市两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2所,其中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国家重点建设骨干高职院校2所,有国家中职示范校21所。根据统计数据,目前,北京市已经没有初等职业教育,从表3可以看出,北京职业教育目前形成了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中职院校为主体的分布态势。而从招生数来看,中职招收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在不断递减。可以看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教育中心,教育层次不断趋于高端化,这也与北京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占比则呈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北京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存在明显不足,会随着入学人口数量的下降而下降。(四)专业门类结构特征。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北京市的中职教育在专业门类上已经十分多样而全面,覆盖了区域发展所需的约19个专业门类。以中职院校为例,排名靠前的是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教育类、信息技术类和财经商贸类,三项指标的比例都在10%左右(图3)。与一产二产相关的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土木水利类、轻纺食品类、能源与新能源类、资源环境类、石油化工类等门类的专业无论是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占比都比较小,低于5%。高职教育层面,目前26所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门类有19个,其中,财经商贸类人数最多,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三项指标,其占比都在20%上下,远高于其它专业门类。其次是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教育与体育等三个门类,占比10%左右。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占比在5%至10%之间,占比最少的是水利、轻工纺织、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见图4)。图32018-2019年北京各中职学校学生比例情况(单位:%)图42018年北京普通专科学校学生比例情况(单位:%)

三、北京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与产业结构调整

“非首都功能”是指那些与首都功能发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在2015年2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提出了“非首都功能”这一概念,他指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不应承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过多的功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但能凸显北京的四大核心首都功能,同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先导作用。2016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进一步将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聚焦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为了实现北京作为首都的上述核心功能,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北京市委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对北京承担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至周边的河北和天津等地。今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等首都核心功能的建设将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首都核心功能的强化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逐步疏解,北京的职业教育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4]

四、北京职业教育结构优化建议

(一)办学主体结构优化。举办高职院校的主体主要有两类,即政府开办的公办院校和社会各界设立的民办院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北京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已形成了公办为主导、民办为补充的多元办学格局。首都核心功能的强化对北京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多高端的职业技能人才。然而,就当前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而言,大多是区县政府或相关企业,不能很好地满足发展需求。要让域内的职业技能人才满足首都核心功能的建设要求,应鼓励相关中央部委和市政府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走职业教育精品化和高端化路线。同时,社会力量参与的民办院校普遍规模小,办学力量薄弱,可鼓励资源整合,聚焦首都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二)办学层次结构优化。职业教育一般有三个层次,高职、中职和初职,每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都有特定的针对性,三个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保持合理的结构和比例,对于职业教育自身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北京的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上不断演变。目前,从各类职业学校的构成来看,北京基本上已经没有初级职业学校了。以职高、中专和中技等为主的120多所中级职业学校构成了北京职业院校的主体,26所公办和民办的高职高专成为北京市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从未来北京的发展来看,随着首都核心功能的强化和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北京的职业教育整体上将进一步向高端化发展。高端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加大,现有层次结构将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求。为此,从层次结构的调整来说,一方面应适当压缩中职教育,根据需要确定培养规模,避免出现中职人才数量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强化高职教育,满足首都核心职能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着实打通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以及专硕教育之间的壁垒,拓展高职人才的上升发展空间,使其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首都发展培养拔尖的高技能人才。(三)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如前所述,北京职业院校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性与全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状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当前,北京各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属地服务,即为所在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于那些没有职业院校的区县来说,其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因此,就空间结构的优化而言,应适当调整当前职业院校过于集中在城六区的现状(尤其是高职院校),对于延庆、密云、怀柔、平谷等位于生态涵养区的远郊区县,应布局合理数量的职业院校。由于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北京市明确规定不允许新建或扩建职业院校,可以考虑将一些分布过于集中、人才培养方向相近的职业院校搬迁至没有职业院校(如延庆、密云、怀柔)或职业院校少(如顺义和通州)的区县。(四)专业门类结构优化。如前所析,北京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错位的问题,这在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上表现的尤为突出。2017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2569.3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5︰19.3︰80.2,调整为0.4︰19.0︰8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9万元。《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显示,2017年以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6%,其中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合计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五成[5]。从北京的未来发展来看,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首都核心功能强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积极主动调整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具体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顺应非首都功能疏解做“减法”,二是迎合首都核心功能强化做“加法”。应根据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职能的强化,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开办那些与文化创意、商务会展以及信息技术相前的专业门类。三是根据产业动态发展需要做好文化、技术赋能专业建设。当前科技创新、文化赋能不断引领产业朝着融合化方向发展[6],各领域新业态不断涌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产业动态发展需求,专业结构体系调整也应具有即时性和前置性。

作者:王剑 赵淼 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