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时间:2022-11-27 10:46:58

导语:新经济职业教育发展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经济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一、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与职业教学进行融合。现行的职业教育教材与职业技能的要求不能做到很好的衔接,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有较大的偏离。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理论,忽视了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内容与企业和行业的需求脱节,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缺乏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影响学生的正常就业。(二)教学内容不能与企业的需求相连接。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应当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相联系,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但现有的职业院校教育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教学内容落后,缺少对先进理论和信息的接收,导致学生就业时容易受到阻碍。在部分校企合作中,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两者之间的运行机制缺乏互利性,缺少合作的基础,使得校企合作失去动力,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三)缺乏现代专业的师资力量。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仅要拥有完善的理论知识,还要实践经验和水平。职业院校缺乏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将影响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由于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大多缺乏一线实践经验,在新经济形势下对学生的教育经常脱节或出现问题。(四)学校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无法建设完善的实践基地,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经济形势下社会的需求,缺乏实践资金投入,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操作能力。(五)教育体制亟需改革。新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可以实现过剩劳动力转岗培养,提高职业工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新经济形势下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成为整个教育体制中运行的障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一直存在民主管理和行政干预的问题,放权和权力下移的效果并不理想,教职工聘任合同流于形式,学校缺乏自主权,制度运行过程中法律缺失,学校的权利义务方面规范不够明确。(六)现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校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相较之下师资力量和教学理论、文化发展等方面比较落后,师资力量薄弱,重视考试考核,考核形式单一,并以理论形式考核为主,对于实际操作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学生在毕业后与用人单位需要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差距较大。职业院校的学校文化,更加突出职业氛围的塑造。

二、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在中国经济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学校要转变观念,结合中国特色,在市场需求中扩大生存空间,通过市场得到发展,与市场紧密联系,促进职业教育大众化,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整合资源和专业设置,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扩大影响力。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就业需求和办学能力,创建特色教育品牌。根据实际的社会需要,强化校企合作,扩大办学自主权,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以综合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建设专业技能平台,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思维和能力,通过硬件设施、网络资源和校企合作等新形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加强校企合作,保证职业教育为社会需求服务。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改革必须要打破旧有的模式和制度,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临时企业聘请的专家相结合,为学生传授实训技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将教师定期送到企业中去实习,学习新技术、新经验,学习先进的职业理论。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职业要求。学校可以在正常的教学安排之外,针对企业的用工特点,实际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学生能够体验工厂生产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机会。这种教学方式针对性强,培养的学生可以更好适应企业的需求。但在实践中要注重国家政策层面的指导和相关的法律保障,注意签订协议,明确保护学生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三)加大资金投入,打造完善的实训基地。学校要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建立专业的实训基地,组建由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组成的教学网络,分别进行实践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编写都与实际相结合,打造具有实用性和多样性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教学中应用技能证书取得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培育技能型人才。(四)加强高素质师资的培训。教师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教学学科体系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职业院校要改变用人观念,引进专业人才,掌握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引进大量的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理论技能的高级人才,培养学生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不断探索新问题,在课堂上可以从不同角度解决教育教学课题,迅速接受新事物和接受先进的理论。(五)推动职业院校内部改革,适应市场需求。加强职业院校内部教育改革,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创新,适应新经济形势,顺应教育市场规律,满足社会需求,推动职业教育内部的改革,促进内部管理的高效运行,推动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科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创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突出校企合作,促进制度创新,利用国家政策克服内部阻力和障碍,大胆改革,整合资源,实现多方合作共赢。提高人才质量,实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升级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完善校长负责制,技术人员与骨干老师相互兼职制度,激发办学活力。改革考核制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能力的同时,采取更加多样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改革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加入课堂评价分数,以考核形式的变化推动学生向着实践型、技能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六)实现职业教育大众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教学理论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用人单位的适应能力。在学校专业教学中要形成自身的教育文化,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增强教育对外合作,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解决新经济形势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新经济形势,根据政府行业规划,大力推动新能源、节能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的职业教育,稳定特色专业,发展新专业,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三、结语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更加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以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为教学的核心,在实践中完成改革,使职业教育向着更加高效的、特色鲜明的方向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闫智勇,吴全全.经济新常态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层矛盾探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7(01).

[2]温钰芳.经济新常态下职业院校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的探讨[J].山西青年,2016(13).

[3]范皓.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

[4]邵会婷,闫志利.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范式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6(07).

[5]陈文伟.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亟待调整的关系[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01).

[6]张正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作者:黄维国 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