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C语言论文
时间:2022-07-26 02:44:52
导语:高职院校C语言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描述了C语言课程的性质,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C语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内容、授课形式、教学效果检验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首先,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爱好、兴趣等,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创性的教学案例,同时搜集一些典型的和新颖的教学案例,建设一个C语言课程教学案例库;其次,制作一份高质量的C语言教学PPT课件,充分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来直观地展示一些抽象的算法、内部变化过程等问题;利用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一些可交互的程序,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核心原理、算法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改革;虚拟现实技术
一、引言
C语言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编程知识、培养编程思维、锻炼动手编程能力、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等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为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在C语言教学中,传统的以知识点传授为主的理论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无法达到上述教学目的。
二、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C语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录取分数线较低,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C语言是一种偏底层的语言,对计算机工作原理、存储管理等知识要求较高,再加上C语言具有抽象性、语法严格等特点,都导致学生上课时听不懂、练习时常出错。(二)学生难以理解教材上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言。现有教材为了追求概念上的严谨、结构上的全面统一。大多采用晦涩难懂、抽象、枯燥的书面语言表达,大量采用各种形式逻辑符号。这样的教材虽然结构严谨,但是不易阅读和理解。(三)学生对C语言语法格式难以掌握。C语言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早期的编程语言;且最早用来设计直接跟硬件打交道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属于一种底层语言,所以其语法格式与我们人类使用的自然语言相差较大,与近些年兴起并且流行的一些更接近自然语言的编程语言(如Java、Ruby、Python等)相比,确实是更难以学习和掌握。(四)学生对学习C语言动力不足,且主动性差。现在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可以说学生在上学阶段衣食无忧,尚且感受不到任何社会生存、就业等的压力。学生处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与其他高等院校甚至国外高等院校的对比、竞争机会较少,看不到自己与一流大学学生的差距和不足。这一切都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较差。具体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做作业好像在为老师完成任务一样,课下不会主动抽时间练习。
三、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学生在学习C语言课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拟从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效果检查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思索和深入分析,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一)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跟学生的思想、兴趣、学习、生活等紧密结合鉴于大多数C语言教材中所采用的案例陈旧、枯燥,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没有太多关联,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拟更新、丰富C语言课程案例,建设C语言课程教学案例库。首先,设计在线调查问卷,采集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思想动态、日常活动、社会关系、学习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大一、大二的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在获得的426份有效问卷中,对于同学们课余学习C语言时间的单选题,大部分同学的选项是在1小时以内,很少同学会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C语言编程,如图1所示。而这也恰巧是大部分学生反映上课能听懂,但是真正到自己动手写程序,却又无从下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练习少,如图2所示。然后,从大量的教辅书籍、畅销书籍、网络资料中整理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案例,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结合他们关心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再原创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新型案例。在整理过程中及时将这些案例录入C语言教学案例库,开发相应的在线管理平台,将案例库中的案例分享给C语言任课老师使用。(二)在课堂教学形式上,改革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尝试让学生线下预习、课堂上分组讨论、老师解惑、学生练习等多种形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组织、引导、讲解、评判等作用。针对教材中一些书面语表述抽象、晦涩难懂的问题。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做法为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利用图片、动画等直观形式来展示表达一些抽象的算法、内部变化过程等问题。比如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反映指针部分难以理解,如图3所示,我们采用“故事+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反映良好,比较容易理解;除此之外,还要利用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一些可交互的程序,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核心原理、算法等。(三)在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方式方面,更加注重过程中的检验,而不只是在期末通过一次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让学生分组做一些稍微综合一点的小项目,这样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做出一个小项目后,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可在每学期设置3次左右的难度由易到难递增的小项目或项目模块。这些项目练习的成绩应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平时学习效果检查次数的增多,必定会大大增加任课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因此,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中查找一些免费的学习过程管理软件或在线答题自动评判类的软件,以减少任课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让任课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发现学生问题,给学生答疑解惑上去。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C语言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学习效果检查三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组织形式:采用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一些可交互的程序,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核心原理、算法;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能力,还注重团队协作能力、项目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真正领会到知识的逻辑性、区别性、联系性,让理论知识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参考文献】
[1]谢竞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7-140.
[2]邓维斌,周玉敏.提高C语言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3):359-360+396.
[3]张亚红,陈辉.新工科背景下的C语言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125-126.
[4]姜楠楠,于晓婷.基于应用型院校人才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73.
[5]乔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5):85-86+89.
作者:郭晶晶 陈欢欢 单位: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学术环境编辑诚信论文
- 下一篇:全球一体化下企业财务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