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命及变革

时间:2022-12-05 09:57:44

导语:乡村振兴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命及变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振兴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命及变革

[摘要]文章阐述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变革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行的关系,指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使命,如培养乡村优秀人才、促进精准扶贫发展、全面加强成人教育,进而提出应通过把握办学方向,坚持本质属性;遵循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指导;重视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加大管理力度,提高领导素养四个变革途径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以期为乡村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使命;变革途径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仅是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必要的实施举措,是我国为顺应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所制定的关键性战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纵观我国各区域的现状,要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真正实现推动农业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提高农民整体收入的远大目标,就需要将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农业优先发展有机整合起来,以振兴乡村教育为基础,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培养顺应新时期需求的乡村优秀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乡村劳动力的整体素养。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变革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行的关系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2016年城市化比重已达到57.4%,过度重视城市建设导致乡村地区发展水平急剧下滑、发展滞后,进而出现乡村衰落的现象。我国大部分人才资源涌向大中型城市,农村缺乏高素养、强技能、留得住的专业型人才。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为培养乡村实用人才、增强劳动群体素养和推动乡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受区域发展差异、教学设备条件不充足等多方因素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陷入极其窘迫的境地。中共中央指出,实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需要全面推动体系机制的创新,加强乡村振兴体制的供给。由此可见,变革农村职业教育、加大乡村各专业人第22期(总第926期)才及高素养劳动力的供给,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各地区有关部门要坚持将变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柱,切实保障各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

1.培养乡村优秀人才。为实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有效解决发展差异过大及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培养一批对农村建设有用的高素养、强技能、留得住的专业人才。几十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职业院校,尤其是县域职业教育中心坚持根据本地不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设定专业,甚至还与乡镇民众文化技术院校展开紧密合作,成立了三级农村职业教育及培训基地,并根据一乡一业的发展要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健全课程体系,为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及其劳动力的专业培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期新环境下,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乡村各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要不断完善体制,提高创新及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与农村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对实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及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促进精准扶贫发展。精准扶贫是基于以往粗放型贫困帮扶体制而言的,是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有效对策与方式对贫困帮扶对象实行准确分析、精准帮助、高效管理的贫困治理方式。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明确提出,要将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作为减轻贫困的催化剂。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具体指出,将促进职业教育变革尤其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推动就业、解决贫困、构建先进文化以及维护稳定等密切联系到一起。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国政府引导且集中全国范围内的党政及社会力量,坚持精准脱贫、扶贫,依据扶贫整体格局,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农村职业教育的变革性发展,对乡村地区贫困家庭的子女实行直接招生、针对性资助、精准教学及就业指导,将扶贫与扶智进行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提高职业院校的综合效益,也是促进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的迫切要求。3.全面加强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创办初衷是面向乡村广大群众,既实行全日制教育,又开展成人与继续教育。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村职业院校不仅为乡村未成年人提供了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也为众多成年人提供了多种非学历的短期教育培训,使学习者掌握了岗位知识与专业技术,并带领广大民众建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思想,重新塑造了传统农民的素养结构,培养了大量职业型、技术型人才。在进一步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夯实不同类型非学历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重要基地的作用,促使国民素养及乡村建设迈向新台阶。

三、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变革途径

1.把握办学方向,坚持本质属性。要想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变革,就要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农村教育工作加以总结,并按照历史性改革需求,深入挖掘教育教学事业、乡村区域及农村群体的实际情况与具体表现,真正贯彻与落实各项政策与方针,不仅要融入新思想、新方法及新平台,同时也要不忘初心、坚持初衷,牢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在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主要分为两种人才类型:一是进城与邻近、当地转移到非农业范畴的务工人员;二是普通农村劳动人员。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为乡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服务,应为构建社会主义新乡村提供优质服务,建设农村专业人才培训工程,全面发挥农村各领域职业院校、成人教育学院及各种农业技术宣传培训单位的积极作用,大规模、全范围地培养农村专业型与技术型人才,大面积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个人素养及专业能力。因此,我国政府将促进职业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与建设的内容中,着重加强基础性教育、职业性教育及成人再教育的统筹发展,推动农业、科学、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各省市与地区政府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责,拓展农村职教的辐射范围,按照具体需求做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工作;加强职业教育优秀资源的统筹规划及整体应用,推动城乡、区域间的密切协作,提高服务三农的综合实力;加强农业相关专业建设,提高农业及乡村发展对培养所需求的优秀人才的重视;鼓励与支持各院校积极培养高素养、强技能、善经营的现代农民,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培养转移工作,有序开展农村新发展的劳动力劳动预备制度。农村职业教育不是单纯以乡村民众子女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农业专类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低水平农业职业教育。社会大众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及其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存在严重忽视的现象,甚至主观地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培育优秀的涉农专业技术类人才只是美好的愿景,从而将农村教育地区及为农业提供服务视为导致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危机的根本因素,甚至大肆鼓动农村职业教育要脱离农村、放弃农村。事实上这样的观点是严重错误的。我们应坚定地相信,三农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职业教育还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革新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依然任重道远。2.遵循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指导。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乡村种类复杂多样,农村职业教育的变革不能一概而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各省市及县级政府应对农村职业教育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是省市政府要依照行政划分、产业结构、人口流动方向等,将农村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规划归属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内,增强省级财政在教育上的转移支付能力,扶持条件微弱的农村职业院校尤其是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努力提高基本能力,并将相关发展状况纳入省市对党政绩效考察内容。二是省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建立详尽科学的发展机制,帮助其整合资源,严格监督各环节工作的有效落实。三是各地市区政府要整体规划不同县区、地域农村职业院校的分布,在保证每个县与市统筹办好综合实力强的职业教育中心的前提下,按照地域、行业及种类等对当前职业院校实施重新组合,鼓励各院校创建自身独特品牌专业。四是县级政府应将农村职业教育划分到城镇区域经济社会建设规划与有关产业的发展中,统一配置不同职业教育及培训资源,并把职业教育资历与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归入部门和县域年度工作绩效审核目标与任务,作为对有关领导人员开展行政考察的主要参考标准,以确保农村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与专业设立等与本地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五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支持农村职业院校尤其是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在短期培训、技术推广、学历教育、科学实验及发展经营等方面的发展,并按照各区域乡村发展水平的差距,指导各农村职业院校在课程内容选择、专业制定、教学模式与办学规模等方面做出科学选择,增强资源投入的有效性及针对性。3.重视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能力。20世纪80年代,在全面实行基础性九年义务教育、消除青年文盲工作与大力推行农村教育教学事业整体改革中,我国各区域基本都构建了由县级职业技术类院校和乡镇、农村成人学校共同组成的县域三级职业教育及培训关系网。截至2000年,两大基本目标初步完成后,部分地区的城乡成人院校相继被取缔或与其他院校进行了合并,面向农村广大劳动人员与成年群众的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被严重削减。与此同时,因市场就业环境日益严峻,部分农村职业院校采取了保守办学体制,实行封闭化管理,以致与社会服务有关的各种功能不断退化,最终成为具备单一教育功能的机构,甚至部分职业院校转成了普通高中,以致县域三级职业教育及其培训网络形同虚设。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健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全力实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因此,各级政府应快速恢复县域三级农村职业教育及培训关系网,并积极创新有关机制,采取统一的规划与领导,提升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服务能力。此外,还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间的资源融合。通常整体人口数量在60万人以下的县域要创办一所职业院校,人口数量超过百万人的县域应创办不少于两所职业院校。县级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加大对成人院校的帮扶与指导力度,具备一定条件的城乡成人院校可申请成为县域职业院校的分校,由县域职业院校进行统一管理。4.加大管理力度,提高领导素养。农村职业院校的校长是院校的最高领导者,对外代表整个院校,对内则是校内各项工作的指导者和决策者。农村职业院校校长的人物角色、功能定位、个人素养对职业院校的稳定运行、改革创新、发展建设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院校的发展方向。2015年年初,教育部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的办学思想及专业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我国农村各职业院校的校长主要由政府部分相关干部、乡镇官员、普通高中及职业教育中心人员担任,这些人员来自不同机构,有的擅长管理但不懂经济,有的懂经济却对教育管理一知半解。各级教育部门应针对这一情况,积极组织农村职业院校校长深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将其与自身观念、能力、行为、知识及方法进行对比,从而明确自身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由于农村职业院校的内外环境与条件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校长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与时俱进,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勇于直面各种困境,并灵活地选择有效方式予以解决,进而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有效管理体制与风格。

四、结语

农村职业教育的变革发展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深刻意识到农村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乡村优秀人才、促进精准扶贫发展、全面加强成人教育的时代使命,并结合农村职业教育现状,通过把握办学方向、坚持本质属性,遵循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指导,重视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加大管理力度、提高领导素养四种有效途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性发展,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有用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延平,王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及变革[J].教育研究,2017(11).

[2]肖凤翔,付卫东.跨越“经济转型拐点”——我国职业教育肩负的使命及面临的挑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

[3]周晔.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7).

[4]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5]李小琼.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7(6).农村教育

作者:钱俊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