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分析

时间:2022-05-22 09:50:47

导语: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分析

一、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基本动因

1.政治方面:大国崛起的政治诉求。“二战”后,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渐密切。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借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东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重新回归世界大国地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在经济上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明确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之后,德国政府从1968年开始先后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企业教育促进法、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法等,在法律上明确了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规范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两德统一,更加密切了与东欧各国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德国在东欧地区的话语权。鉴于此,1991年,德国科学审议委员会在向德国政府提供的政策咨询中表示,统一的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东西欧融合发展中,教育与文化需要承担特殊的政治使命。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国际化成为发达国家的基本共识,作为德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文化手段,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大提升了德国的政治竞争力。2.经济方面:重塑德国经济的需求。“二战”后,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德的统一,知识经济日渐成为德国的主要经济形态,德国对高科技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及外来国际化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1975~2000年,德国对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的是高科技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在电子、精密机械制造及信息产业等领域尤为明显。这些行业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化意识,能够与外国进行交流的高级技术人才,这必然会促进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德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已然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技术及新产业的出现使得德国技术技能人才出现了较大的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上近些年来德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明显,就业人口体量不断减少,客观上要求德国职业教育加快国际化改革步伐,从国外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来解决国内人才供应不足问题。3.社会文化方面: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需要。欧洲各国在文化及教育领域交往极为密切,当下,欧盟理事会开展的“伊拉斯谟文化项目”“欧洲年轻人发展计划”等均是欧洲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德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出了诸多国际顶尖成果,其职业教育成为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据统计,世界各国进入德国留学的学生,在2000—2015年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其中半数进入了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只有坚持国际化道路,加强国际化体系改革,在现有模式下不断创新,加快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才能够继续提升影响力。4.学术方面:全球教育强国的地位诉求。事实上,德国的学位制度与国际通行的学位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国际通行的学位包括学士、硕士与博士,对应的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而德国的学位只有硕士与博士两个层次,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不存在学士学位的普通本科教育,这与全球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无法兼容,使得德国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果无法与其他国家的学位制度相互转化。因此,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就是确立应用技术大学享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以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学位制度接轨。自近代以来,德国高等学术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现在德国高等教育从整体实力上落后于美国、日本,甚至落后于英国、法国。德国要想恢复高等教育昔日的地位,必须改革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与其他国家本科教育及学位制度的兼容性,更好地推进德国教育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重塑德国教育强国的地位。

二、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主要行动

1.推进学位制度国际化接轨,实现职业教育的可转移性。鉴于教育发展的国际化与大众化要求,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其学位制度体系与国际学位制度体系不兼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认可力,无法实现与其他国家本科教育之间的接轨,无法实现学习成果迁移。为此,2009年以来,德国加大了学位制度改革,实现了职业教育学位化,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规范职业高校的名称与英译。德国于2009年11月修改了高等学校纲领法,将应用技术大学(FH,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一律改为高等学校(HS)、高等技术学校(TH)、应用科学高等学校(HAW),英语统一翻译为“应用科学大学”(UAS)。名称规范之后,大大提升了职业高校的国际识别度,突出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技术性与实用性特色,为职业教育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扫清了障碍。第二,改革学位与学制。德国在传统上是没有学士学位的,修改后的“高等学校纲领法”规定,职业高校可以授予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而且在学历文凭证书上不再标注“FH”字样。其中学士学位是职业教育的专门学位,硕士学位可以对应普通高等学校的硕士学位。在学制方面,职业高校的学制原来为4年,现在改为3~4年;硕士学位学制还是维持1~2年不变,但在同一职业高校连续攻读学士、硕士学位不能超过5年。学位与学制的改革,从制度体系上扫清了与国际学位不对等的问题,也提升了德国职业高校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与竞争力。第三,拓宽职业教育学生升学通道。在德国,博士学位是学术学位,以前只有普通高校才能授予。如果职业高校的毕业生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必须接受普通高校的入学考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才能获得。2009年,学位制度改革之后,德国政府逐渐放开了对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限制,授权部分职业高校可以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如2011年德国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博士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让德国职业高校单独授予博士学位尚需时日。2.推进学分体系的国际互认,提升职业教育的可兼容性。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盟范围的学分互认体系已经形成。欧盟学分互认体系由欧洲学分互认系统(ECTS)和欧洲职业教育学分互认系统(ECVET)两大部分组成,ECTS系统是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ECVET是欧盟职业教育领域的学分互认,包括职业教育的学分积累与学分转换两个方面。欧盟学分互认体系建立以来,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对欧盟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也影响到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德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学分互认机制主要是学时互认,这种学时制度在欧盟范围内缺乏兼容性,与欧盟之外的国家更是缺乏联系与兼容,导致德国职业教育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为此,德国从2010年开始构建了一套职业学分互认体系(DECVET),力求与欧盟学分互认系统接轨,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鸿沟。经过几年的发展,该体系在学分成果互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DECVET系统作为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桥梁,在加强职业教育跨境合作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其内部兼容性上看,该系统与德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分体系互通,并获得了普通高校的认可。从外部兼容性上看,该系统与欧盟的教育政策、ECTS、ECVET之间也实现了互通。为了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可,促进德国职业教育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该系统的学分体系不仅包括理论学习获得学分,还包括企业培训课程、学生技能展示、实验室工作成果、实践研讨会成果等学分。这些学分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积累,能够作为其在欧盟其他国家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基础。由此可见,DECVET不仅实现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互通,也实现了与欧盟学分系统的互认,更弥补了德国职业教育学分转化的空白。从这个意义上看,DECVET的成功构建提升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打通了与世界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成果互认的壁垒。3.构建终身学习资格框架,提升职业教育的可通用性。2002年欧盟“哥本哈根宣言”的颁布,推进了欧盟范围内各成员国职业资格认证一体化的构建,消除了各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资格认证体系的障碍。2008年,在“哥本哈根宣言”的基础上,欧盟理事会出台了欧洲职业资格框架(EQF),日渐成为欧盟范围职业资格认证及等级确认的平台,为欧盟各国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资格标准。EQF以职业能力为根本划分了8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学习的历程及相应成果在这些等级资格之间实现认证与转换。然而,在欧盟确立EQF的时候,德国繁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却导致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复杂,没有固定的等级标准,无法与欧盟进行对接,进而阻碍了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鉴于此,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同各州比较教育文化教育部长在2010年达成了职业资格框架认证协议(KMK)。按照这个协议,要在德国建立统一的终身学习资格框架(DQR),DQR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框架体系,将德国不同类型的职业资格全部纳入其中。经过几年的研究与讨论,2013年6月,德国正式出台了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的具体细则。DQR是以欧盟EQF为基本模板构建而成的,也分为8个不同的等级,并以逐级提升的方式来促进学习者从新手到熟练的过程转变,如此既能够充分反映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还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学习的终身性、连续性等特征。DQR以学习成果为主要导向,将各类资格框架纳入社会个体的职业资格及综合学习能力之中,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转换提供通道,也为不同类型职业教育资格之间的转换提供通道。整体看,DQR与EQF在结构、框架体系及内容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均将资格框架作为不同职业能力之间转换的工具,进而加速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欧盟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接轨,促进了职业教育资源在欧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也使得德国职业教育更好地走向国际化,强化了德国职业资格证书的透明度和可通用性。

三、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启示

1.以政府主导为基础转变职业教育国际视野。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发达,源于其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当传统体制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束缚的时候,当职业教育无法更多地为德国经济社会提供人才供给的时候,德国政府适时做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定,并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勇敢地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德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进程中,通过改革学位、学分、职业资格框架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资源互通、成果互认,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出台了部分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出台以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路径。但是,这些政策主要着眼于宏观层面,在微观上没有具体配套措施。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需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国际化政策与法律法规保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教育视野,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坚持职业教育国际化方向以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整体转型,需要不断弘扬工匠精神,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需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加速国际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意义,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出台,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已是世界最大。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社会认可度较低,与其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不相匹配。因此,我国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一个较好的途径就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德国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发展尽管立足于本国,但不能自说自话,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中,一方面要坚持中国传统,立足中国国情,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具体战略步骤,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职业教育之间的互认;另一方面,也应该遵循国际标准,按照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学位、学分体系模式,配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参与到国际职业教育体系竞争中,探索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模式,进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内教育体系及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3.坚持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研究。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是一项长期的、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国在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关于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方式、特征、步骤,以及实践层面的构建策略与模式等。但是,毕竟教育国际化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课题,世界各国对其研究时间均较短。我国改革开放也仅仅40年,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就更少了。因此,我国在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既要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坚持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体系建构,注重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定性分析,进而从理论上厘清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动因、方式、内涵等,同时还要加强定量分析,建立相关的数据系统,随时了解国外职业教育国际化动态,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需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在招生、课程、专业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办学过程与模式的国际化。同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两种策略相结合,在展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成果过程中做好全球职业人才及资源的为我所用。4.以第三方非政府组织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整合。德国职业教育对外资源交流与整合大部分是由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机构承担的。比如“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就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在推动德国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实际上,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国际交往中能够较好地避免政府间的冲突与误解,承担着对外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的重任,如美国50%的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是由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完成的,美国学者沃尔科特戏称美国第三方机构是“影子国家”。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第三方机构主要是各个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机构及社会上的留学中介组织,职业教育领域几乎无第三方机构存在,大多数职业院校均没有设立对外交流的学术组织,社会留学中介机构也几乎不从事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业务。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积极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在中美、中欧、中非等合作上成果斐然。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应大力培育第三方机构,打破对外交流的障碍与壁垒,构建能够服务于中国职业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需求的第三方力量,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与网络,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廖圆圆,俞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J].上海教育,2015(26).

[2]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

[3]张朝然,夏俊锁.新世纪的德国职业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14).

[4]段玮玮.德、澳职业教育国际化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5]肖凤翔,张荣.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动因、改革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7(4).

[6]胡茂波,王运转,朱梦玫.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4.0”发展的策略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10).

[7]许冰冰.德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J].职教论坛,2013(13).

[8]汤爱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16(9).比较教育

作者:孙晶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