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11 11:27:04

导语: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沿线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职业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培养技能人才已变得刻不容缓。本文针对职业教育“走出去”开展技能培训的模式、路径进行了探析。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中国企业解决技术人才匮缺难题的有效模式。而培训必备的语言、师资条件、设备场地、课程设置以及配套教材是培训效果的必要保证及有效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走出去;路径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和巴基斯坦等南亚七国期间,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重大战略(简称一带一路)。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主席的领导下高瞻远瞩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英明举措和战略性决策,对我国及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中提出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优势,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2016年7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再次强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可见,国家及教育部已把“一带一路”的人才培养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了。

一、“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背景分析

随着“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沿线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时迫切需要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已变得刻不容缓。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成熟的产业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严重缺乏装备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中国企业要想在国外投入生产势必需要大量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当地培养既懂中国技术和设备标准,又懂汉语和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的技能型人才与海外项目管理、运营、维护的全能型人才,这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无疑肩负着重要的培训责任,这就急需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帮助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融入本地化社会、促进和诣共处,民心相通。2016年起至今我国有8所高职院校共20多名教师伴随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在发展中国家如赞比亚等国设立二级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根据岗位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但这离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总体要求相差甚远,这也恰恰说明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订单式”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崛起,高职院校服务中国制造2025已变为行动纲领。一方面要配合走出去的企业和产品以服务于企业为宗旨,校企深度合作开展职业技能“订单式”培训模式。另一方面我们采取国际化办学模式,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根据不同国家技能人才的需求,采取合作办学模式。这两种情形都可以采用“订单式”培训培养模式。针对第一种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用人需求、采取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式,对企业深度调研,企业所在地等具体情况,开设专门的订单班。订单班的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专业性、职业性。充分了解“走出去”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人才要求,签订订单培训协议,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在当地培养既懂中国技术和设备标准,又懂汉语和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的技能型人才。形成“企业走到哪里,职业教育就办到哪,企业需要什么技能,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能力”的模式。针对第二种情况,采取国际化办学模式,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为规避办学风险,初期宜选择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共建特色专业的方式,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是这些中国企业解决技术人才匮缺难题的有效途径。校企订单人才培养既解决了企业用人的燃眉之急,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高职院校也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素质,有利于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三、“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路径

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在当地工作的员工进行职业指导与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生产管理与销售等,可有效解决企业员工的岗位技术技能的难题。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与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的合作,职业院校“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可采取“订单式”培训培养模式,其主要路径探索如下:(一)培训的必备语言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先行性、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展合作与交流,必须坚持先过语言关,语言交流要先行。可通过在当地开设汉语言学习培训班,开展汉语支教、教师双方互派、夏令营、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多种形式的汉语对外交流学习活动,双边互动,建立便利的语言交流机制,为技能培训以及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复合型国际化技能人才做出必要的语言保障。过好语言关,提供语言及职业技能培训,搭建中外交流合作、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重要保证。(二)培训的师资条件“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走出去开展技能培训,良好的师资是保证培训必备的条件。鼓励更多的职业教育教师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高教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有利于教师交流与合作的计划,培养双语教师的能力,提高跨国教学技能,并帮助教师学习地方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培训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中文教师培训,让他们了解中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来华培训或留学做好语言准备。特别强调教师培训的本土化,逐渐提高当地教师的比例。例如,2017年,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边疆优势,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师生进行双向合作,开展了“订单式”师资培训,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职业技术学院地区师生根据俄罗斯世界技能大赛要求,提出要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电气安装、汽车检修等大赛的培训任务,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根据世界技能大赛国际标准,制定了培训计划,并对这种订单式的培训任务做了精心的准备,取得了圆满的培训效果,受到了俄方的好评。同年11月,受俄罗斯1远东地区世界技能大赛组委会邀请,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参加了7项俄罗斯远东地区世界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为促进双边合作交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也是“订单式”培训成功的案例。增加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提高师资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绩效至关重要,这是未来全球竞争力的基础。”提高师资水平包括职业教育教师需要熟悉新领域新技术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针对新情况采取新教学方法;了解工作领域的新发展、新技术和新要求,增加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培养教师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技能;提倡和鼓励教师到企业调研和挂职锻炼,以“保持他们的技能现状”,并将重点放在雇主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上。了解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以衡量课堂教授的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的运用情况,并在必要时根据行业企业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改革。(三)培训的设备场地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与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的合作,中国企业需要大量一线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一方面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即针对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生产操作人员的设备使用的技能培训,同时又可以在境外开展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相应的二级分院的形式,并开设不同的专业,对当地人员进行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由于企业“走出去”的国家基本都很落后,因此,对培训场地的选择――场地人数容纳量、光线明暗度、设备齐全度、桌椅排列方式是否合乎所需、是否可弹性运用、是否安静不受干扰崔以及学习效果等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另外,职业院校可以针对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虚拟仿真软件,一方面可弥补现场设备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四)培训的课程设置伴随企业“走出去”的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企业岗位要求,根据企业的项目建设情况和当地实际需要进行充分调研,明确课程定位并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发课程。首先,整合并改革相关课程,着重培养技术技能和具有职业素养的国际复合型人才。重点建设交叉学科“一带一路”综合应用类的课程,非语言专业学生尝试使用专业课程和专业外语课程,促进各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模块,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后,增加跨文化交际课程,增强学员的国际意识和交际能力。以“一带一路”为建设背景,增加合作机制,开设国际法律法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和宗教传统等通识课程,接着,就可将其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同时注重人文素养和精神文明的培养。学校要重视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自信心,良好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民族精神。最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程内容,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线上“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造方便、快捷、共享的教学资源库体系。学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网络在线开放课程,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做中教”,真正提高实习实训的效果。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也要求中国的相应标准和课程标准同步走出去,增强中国标准的国际主动权和话语权。为此,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研究了的电气和机械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使其与国际产业调整升级要求相对接。不仅将《电气设备安装工国家职业标准》《机电设备安装工国家职业标准》带至赞比亚,还计划将其向国际推广输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员的操作水平和作业水平,也培育了中国职业精神,特别强化了大国的工匠精神的社会影响力。(五)培训的配套教材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推进,中国职业教育也加入到“走出去”行列队伍中,开发适合的配套教材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必要保障。2016年起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联合国内八所高职院校开展了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赞比亚试点项目,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八所院校之一,派出教师赴赞比亚完成调研、培训等多项任务,并承担工业汉语教材编写任务。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由校长牵头,针对工业汉语教材特点,组建“专业+语言”教材编写团队,并派出教师进行企业调研和汉语培训,从专业性和语言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使得本书具有了极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适用对象是中国企业机电类岗位外籍员工,使外籍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和中国员工进行简单的工作交流,能够识读中国设备上的标记符号,能够看懂简单的汉语说明书,能够了解中国行业标准。教材内容选取是通过对中色矿业集团赞比亚5家企业和中国国内10家企业的调研,根据典型工作岗位需求,融入中国行业标准选取内容,使得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学习。教材表现形式语言新颖,以汉语拼音和汉字结合的方式展现,对于初学者更容易上口。教材在遵循汉语言规范的前提下,以词为基本元素,词与词之间以空格分断,使得使用者能够清晰分辨出文中的哪些字应该连读,哪些字应该单独发音,降低了汉字词语识别难度,有效的避免了断句不准和词语混淆的情况。

总之,我国大批工业企业已在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为高职院校打造国际高水平专业和课程资源提供了重要机遇和保证。他们已走出国门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企业并开发了国际合作项目,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走出去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要想跟上国家总体教育行动的要求,就要尽快培养既懂中国技术和设备标准,又懂汉语和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的技能型全能人才,主要可以通过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加快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办学培养技能人才两种方式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N].光明日报,2015,11.

[2]程宇,刘海.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3]郭福春,王玉龙.“一带一路”建设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

[4]赵鹏飞,曾仙乐,等.“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协同海外办学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8).

作者:崔兴艳 雍丽英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