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2-03-10 03:38:43

导语: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论文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法》规制下的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立法修订滞后、司法执行不力、社会建设协同不够等弊端,需要坚持并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法治理论等时代价值和取向,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法治中国”的总体设计,从法律的内涵和外延着手,努力构建出以法制化建设为主要手段、全社会协同发展的时代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法治理论;职业教育立法

199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初步建成。经过18年来的发展演变,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相对滞后等弊端,需要在党的十八大所确立的“法治中国”的指引下,紧贴社会实践和理论基础,科学规范,创新设计,实现职业教育法制化的时代效能。

一、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社会实践

1.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演变进程

中华文明自诞生出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直深入到社会肌理里,春秋战国时期一大批学派创始人的教育启蒙,封建时期“唯有读书高”的社会理念以及科举的盛行,将教育的社会地位提到了历史的高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工作尽管也经历过“”等曲折历程,但在改革开放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教育及其立法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并于2006年进行了全面修订;1994年,我国《教师法》正式施行;1996年,《职业教育法》出台,再加上相应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地方立法的跟进,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初具雏形,并引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国拥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2663所,共有在校学生数16898820人,当年毕业学生数5543820人。如此庞大的学生体量,既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兴旺的标志,但同时也对我国职业教育本身以及之后的社会就业问题,造成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1〕。

2.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存在不足

总体来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成效明显,发展主流值得肯定,但由于形势的不断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在立法方面,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法》予以规范,但从1996年施行至今,已经过去18年了,一直没有及时地进行修订,尽管我国立法机关将《职业教育法》列入了修订议程,但也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未能出台。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在具体执行时的行政法规也没有及时、很好地跟进,从而导致我国在农村职业教育、弱势群体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法律依据不足。二是在司法方面,《职业教育法》中仅有第29、39条有所涉及,并且不够完善。如第39条将罚则与《教育法》作了关联,而在《教育法》中却没有针对地方政府、社会办学违规后的处罚规定,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了法的软弱与无力。三是在社会建设层面,主要集中在协调性不足和法制环境构建不力等方面。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大都沿用传统、落后的理念和做法,出现了重职业教育,轻职业培训;重学校教育,轻企业和社会教育;重学历和职称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求解,需要放到社会建设的大视野下,利用法律、制度等救济手段,达到良好的法律规制效果〔2〕。

3.当前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建设进行了总体设计,职业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被纳入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内涵。同时,我国上层建筑将“职业教育”加上了“现代”的前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职业教育与时展、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二是科教兴国的永恒希冀。科教兴国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战略思想,特别是承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系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同时,在当前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演进中,创新被国家提到了很高的战略地位,而创新的基础离不开职业教育所蕴含的基础支撑和能量积聚,由此我们对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三是法治社会的应然任务。法律作为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纷繁众多、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借助反腐倡廉的时代载体,目前显现出了浓厚的“法治中国”色彩。基于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能力的基础提升作用,在法治社会的总体规制下,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更显得时不我待。四是社会公众发展权和就业权的现实期待。职业教育承载着我国公民就业权和发展权的希望。纵观西方国家的人权发展和文明进程,这些包含在人权中的就业权、发展权等重要内容,必将会在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中占有更大的政治分量,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向纵深演进。

二、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理论取向

1.利益相关者理论

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涉及到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社会组织及相关辅助人员,非常众多且广泛,如何通过强有力的法制构建,对不同群体利益进行科学规范,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中进行分析和求解。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的是群体利益或共同利益,即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整体利益进行考量,而不单单只是考量某些个体利益。当然,从现代公共政府理论看,个体利益也不是绝对地让位于集体利益。因此,如何做到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统一,需要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规范,其中法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公共产品理论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整个社会产品根据权属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其中的公共产品主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而私人产品则是为个体或私人所拥有。介入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中间的,为混合产品。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来说,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理应归入公共产品范畴;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具有产业化和竞争性,也含有一定的私人产品属性。因此,结合我国目前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设计和实际运行实践,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范围,即公共产品的属性相对较多,而私人产品的属性相对要少一些。在准公共产品的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主体理应归于国家,同时也可吸收社会力量有机参与,由此我们在对职业教育进行法律规制时,要为政府设计更多的职责和义务,为社会组织设计更多的参与渠道,从而形成“一主多副”的运作主体体系,并通过法律制度固化和深植。

3.理性选择理论

所谓理性选择,是指在各项利益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以最小的牺牲满足自我的最大需要。在理性选择范式下,基于特定情境、不同主体、多种策略、不同后果等考量要素,理性行动者通常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当前,职业教育关系到个体、家庭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相应决策时,受教育个体及其背后家庭的理性决定非常重要。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我国普通学校教育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所承载的基础技术工作常常受到人们的冷落和鄙视,而要改变这种传统、落后的职业观念,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是要通过法制化建设,保护个体或家庭进行职业教育决策的理性,向社会传递职业教育同样能够获得更高收益并赢得尊重和成功;二是要通过法制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产业的理性发展,实现各种利益主体的理性契合。

4.法治理论

法治理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石。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法律应该被切实遵守,而其前提是要保证法律具有“良法”的属性。同时,亚里士多德针对法治与人治进行了辩证分析,基于法治的理性以及所承载的平等、正义、自由等社会终极价值理念,再加上具有的稳定性、形式性、明确性等特点,其提出了法治是一国之根本的论断。法治理论是基础理论之一,不仅职业教育的运行要以法治作为支持,职业教育最终的效能也必须在法治的保障下才能实现。因此,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将所有的职业教育活动纳入到法治的范畴推进,特别是一些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制度,必要时都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规范。

三、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未来发展之途径

1.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修订

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来说,加强立法规制并持续修订是根本,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一是对现行《职业教育法》进行全面修订。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在改善我国就业结构方面的重要地位,使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承担起我国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其中政府的主体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规范职业教育各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市场经济下的权利与义务的整体对等和平衡,并建立起相应的冲突解决机制;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能力建设,通过法律保障职业教育的更大产出效益,实现科教兴国和产业报国的“中国梦”。二是积极发挥地方政府职业教育立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众多的职业教育机构大都掌控在地方政府手中,因此,要在促进地方政府依法、规范执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进行自主创新,对一些立法条款进行细化和升华,特别是要结合地方政府的特色,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下岗再就业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法制化建设力度,推动地方政府职业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适时制定单行法律法规,细化和深化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内涵。尽快出台高等职业教育法规,以规范当前我国日益众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以体现出其与普通高校的共性与特性,特别是要在就业导向上给予明确的法制指引;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立法,适应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帮助失地农民在职业教育帮助下更好地在城镇生存和发展;加强校企合作法制化建设,将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纳入到相应的法律规范并加以促进;加强职业培训法制化建设,将成人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纳入到学习型社会的总体框架,并通过相应的法制化建设给予支撑〔3〕。四是全力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科学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从职业教育专门法律到相关领域的立法跟进,特别是我国在对“大教育”领域进行整体法律设计时,应该与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保持同步与协调,其中的一些矛盾或冲突,也应该得到制度安排和法律规范,以实现法的整体效能。

2.推进职业教育司法执行

保障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产生良好的效能,科学、规范的司法执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是努力培育全民职业教育法律意识。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紧紧围绕公民展开。因此,根据法理精神,培育公民的学法、知法、守法、护法意识,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应然内容,也是深植法律根本、体现法律效益的思想基础。二是从规范程序入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职业教育法制执行的方式和方法。同时,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执法机构,形成与公安、工商及司法机构的联动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领域执法有力、有为。三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制监督机制。在这方面,除了政府和体制内的监督外,关键是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和服务对象参与的评价机制,并通过相应的市场经济模式下的激励考核,保证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始终运行在法律的正确轨道上规范运作。

3.加强社会建设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涉及到我国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相应的法制化建设也必须深入到这些领域,构建出社会协作、共促共建的制度框架和法制布局。一是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改进办学体制,给予民办职业教育以政策扶持,明确社会办学的权利和义务,并适时上升到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同时,基于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实践作用,鼓励企业自办职业培训机构,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教育素养。二是发挥职业教育行业协会自律和参与管理的作用。在明确学历型职业教育归教育部门管辖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非学历型教育,可以由行业协会具体负责职业资格鉴定和证书颁发。三是树立“大职教观”,尽快解决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所谓“大职教”,实际上涵盖了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建设,具有整体、全面、开放、协调等特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我国要将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上升到中央决策的高度推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设计中,将包括职业院校学生在内的社会就业问题作为优先目标落实,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营造有助于高技能型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健全政府主导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4〕,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之后的就业问题,从而助力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马云贵 阳小良 肖世元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凤全.我国职业教育法制演变及发展〔J〕.时代教育,2013,(4):2-6.

〔2〕李伟.论我国职业教育法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6):118-120.

〔3〕张洁.论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3,(2):14-16.

〔4〕黄尧.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基本情况和若干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