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论文(共4篇)

时间:2022-06-24 08:28:42

导语:高等职业教育论文(共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共4篇)

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目前,我国立项建设并投入使用的高职教育集团大部分是基于政府主导模式而形成的,并已经成为部分省市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办学模式。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教育管理体制、现行教育政策等各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因此,要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从政府的宏观层面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扶持力度,在国家政策上为集团化办学指明发展方向,在机制建设中为其做好强大后盾,在经费投入上为其做好资金保障,等等,从面到点为集团化办学进行合理规划统筹,为其快速发展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并将它们有效地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研讨”得出相关结论:(一)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主要应具有以下几种职能:一是投资职能,指政府要对教育集团的项目以及计划拨款投资。二是购买职能,指政府购买教育集团内各实体教育及培训的成果,以经费作为调控教育集团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杠杆。三是协调职能,指政府应协调教育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应创造和提供各种条件保障其建设的顺利运行。四是规范职能,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教育集团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以立法的方式要求行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其他社会机构加入集团。[1]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坚持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明确自身职能并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合作,充分运用政府职能对教育集团的建设加强管理与协调,为其发展提供帮助与服务。(二)完善投资机制建设完善且切实可行的政府投资机制是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保障,是保证教育集团内高等职业院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投资机制的建设中,针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应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设立教育集团建设专项资金,引导、促进具有全局性、示范性、前瞻性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之上,还要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行业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集团建设的参与度,完善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增长机制,探索社会投资融资机制,等等,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的资金运作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各方面都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水平的制约。由此,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一定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这对我国区域性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与整合,具有明显的实践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对于教育集团来说,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其建设提供良好的人力、资金、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可以弥补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存在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够贴切、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足等问题,能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实践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和数量更大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教育集团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不仅增加了区域的人才储备,而且会整体提升区域的人才素质,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首先,要对区域经济的现状、发展趋势、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充分地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其次,职业教育集团要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紧贴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与区域经济开展密切的联系,抓住机遇,主动融入。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必须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心和产业结构来调整重点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为当地培养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让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在当地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长土壤。[2]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能够促进教育资源、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共享,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统筹,形成区域内集约化的职业教育优势,提高区域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有效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职业教育集约化的规模效益产生于教育资源的共享,职业教育集团是有效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更要通过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来实现。教育集团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供了极大的可操作空间,学校间彼此相连的布局及开放的结构也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方便。共享是基础,共赢是目标,但是要打好资源整合与共享这一基础,是需要政府、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赢的目标的。因此,全面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是集团化办学的难点与重点。(一)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设备共享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设备的共享是教育集团内教育硬件资源的共享,是教育软件资源共享的基础,各校彼此相连的园区布局也为实施这类教育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和可能。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在实习实训基地中的资源共享,可以为学生搭建优质的实训平台与良好的实习机会,从而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水平;通过教育集团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在教学设备上的资源共享,可以为师生提供更优越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还能够使学校避免重复建设。各学校可以统一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等公共平台,作为教育集团内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对于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共享进行科学地研究并做出合理的安排,切实推进资源共享工作,既可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又可以规范共享行为,使资源共享有序、高效。(二)优秀师资、优质课程共享优秀的师资代表着某一专业领域的较高水平,通过他们的示范、指导作用,可以增加教师们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以增强教育技能与改进教育方法,从而带动教育集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升,以提高教育集团整体办学质量。教育集团内部可以采取允许学校之间互聘教师、开展名师讲座、进行骨干教师交流等方法来实现,并建立教师有序流动的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为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与保障。优质课程体现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使得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允许跨校听课、相互承认学分、强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各种措施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3]切实提高集团化整理办学水平。

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如何构建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教育集团内各高职院校要按照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积极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一)由双向合作变为多向合作针对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应该明确校企合作的对象发生了量的变化,不仅是一校一企的双向合作,还存在一校多企、一企多校、多校多企的多向合作,要坚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逐步向组合结构转变。教育集团内各校可以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办学特色出发,以行业或区域产业集聚的主体结构和覆盖的领域为依托,充分利用教育集团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由核心高职院校和核心企业主导,联合其他相关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校企合作集团,[4]形成校企合作联盟,共同开展合作。这种组合的形式可以促进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紧密结合、节约校企双方资源、使各主体互通互补,通过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来提高教育集团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二)建立管理组织机构教育集团内要建立由校企双方组成的管理组织机构,并共同制定系统而完整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使得校企双方深入对接、全面融合,以确保校企合作的长期有效开展。一方面,在管理的机构保障上,要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来负责校企之间的沟通、协调、指导等职责,成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对接平台。另一方面,要建立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参与度。行业指导委员会是由行业影响力大的部门机构或专业人士和高职院校共同组成的,负责为企业提供科技力量与技术咨询,指导院校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是由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组成的,为高职院校及时提供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指导意见,使得学校能够紧贴社会需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深化学校内涵建设

在教育集团内部,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办学要素的潜力,通过建立优势专业群、培育“双师型”师资团队等途径,不断深化自身内涵建设,与其他成员共同探索集团化办学发展新的增长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扩大集团化办学的影响力,推进教育集团逐步走向内涵式、科学化、持续性发展。

(一)建立优势专业群教育集团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调整专业布局机构,组建优势专业群战略发展联盟,推进专业优化与整合。作为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调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重新考虑学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发展方向。在此之后要与教育集团内其他院校积极地沟通与协调,从全局考虑教育集团的整体发展,共同对现有专业状况进行全面梳理,特别是对一些院校同时拥有的相同专业,要对这些专业充分进行内涵分析,以不同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各自的专业方向,形成虽然名称相同,但培养方向不同,就业企业、行业各异,错位发展的特点。[5]走一条教育集团专业特色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不同院校之间办学有重点、有特色的格局。(二)培育“双师结构”师资团队教育集团内高职院校教师要把握与企业合作的每一次机会,深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锻炼,以适应最新的市场情况、引进最新的技术知识、创新教学及课程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提升自身“双师结构”素质。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手段来提高教师进入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可以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等有效方式,让教师在工作的同时能够不断学习,切实地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各高职院校要利用教育集团的优势,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校校之间的科研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开阔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要联合行业企业建立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其承担教学任务,精心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是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重要方向和提升路径。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与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职教资源、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等途径来推进教育集团朝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方向长期发展,从而使我国职业教育深层次融入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教育集团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与国外的企业、职业学校、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加强办学合作,要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信息联络平台,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和学会建立起稳定的联络渠道,及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6]从而提升中外合作项目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另一方面,在合作的过程当中,要积极引进国外的优质职教资源和管理体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等,合理引进权威性较高、通用性较强的职业资格证书及资格证书培训体系,加快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速度,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各自的职业教育发展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在深入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借鉴他国的有效经验,来弥补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当前存在的不足,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之路。

作者:邢清华工作单位:天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第二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中国职业教育现状与取得的成绩

(一)职业教育体系与培训机构现状

中国职业教育立法最早是在1996年9月1日。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相关的职业教育工作。职业教育体系由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机构两部分组成。

1.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现状

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范畴),实施这种职业教育的学校主要是初级职业中学,招收小学毕业生和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学制一般为4年。主要培养具有某种职业初步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职业技能的工人、农民和其他从业人员,这类学校大部分存在于中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教育范畴),由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组成,在培养各级各类初级、中级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4年(有部分学制为3年,招收高中毕业生时学制为2年)。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当于高中及中等专门人才必备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或者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校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3年。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面向生产第一线,掌握专业扎实而系统的应用知识,具备能从事本专业较强的职业能力,具有从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相应层次的职业教育。

2.职业培训机构现状

中国职业培训主要由劳动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与管理,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的职业性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与受教育水平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中专、大专毕业证)、培训证书(职业学习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初、中、高级工种)有机统一的管理制度。

(二)高等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

近些年来,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全面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在服务“三农”中发挥引领作用

面向农村、面对农民、面朝科技、直接服务农业生产,是农业类高等学校和涉农高职学院的重要服务领域。这些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培养农村“赤脚科技员”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2011年,全国涉农高职院校达343所,占到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27%,其中农业类专业点达到1042个,在校生近70万人。尤其是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农业类高职占到了10%,他们贴近“三农”,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让农民的收入翻番,为农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迎来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春天。

2.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中小微企业是扩大企业产品外包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骨干。伴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均衡时代,中小微企业异军突起,但高技能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却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培养大批紧缺人才,解决企业生产的技术难题,有效地助解了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问题。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其中不少高职毕业生已成为企业建设、生产、服务一线的骨干。

3.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与大中城市相比,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县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呈现均衡发展的高职院校布局,为地县城市的区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中,超出50%位于地县城市,他们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2011届高职毕业生有35%在院校所在市就业,68%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所在地贡献了较多的人才,也为本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4.推动东西部均衡和中高职协调发展

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10年,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10年。东部高职院校在对口支援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6所高校参与支援新疆19所高职院校和西藏3所高职院校。支援的高职院校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无偿地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受援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原来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受援高职院校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增强了自身的发展能力,对均衡东西部高等职业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人才贡献,在被调查的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中,有51.8%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19.6%在西部地区就业,13.9%在民族地区就业,4.9%在贫困地区就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以结对、帮扶和带动等方式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与提高,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

二、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庞大,涉及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面,我们现仅从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视角,提出我们的建议。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从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来看,其根源在于国家强化立法,法制化使得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了有机的高度融合,形成了“学校—集团企业(含中小企业)—行会”多种形式、高度“一体化”的职业培训机制和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在与普通教育并行不容的“双轨制”中明显处于弱势。一方面,目前职业教育法在宏观上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不够,没有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留下必要的沟通空间,也未能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基础性、远见性的法律引导,其结果是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地位认识不够,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不力,致使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构失衡,也造成政府对职业教育执法的监督责任不到位,不能保证相关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另一方面,目前职业教育法在微观法律条款的职责明确尚未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职业培训立法的盲区或漏洞;同时,职业学校的创新力不够,部分职业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客观因素,办学机制相对僵硬,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力度不够,为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有点淡薄,影响着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再一方面,目前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高效的经济杠杆调控方法和手段,无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阻碍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落实;同时,由于企业对自己的社会职责认知不足,主动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与资金投入很少,客观上也迟滞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保障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整合政府相关职能,打破部门职责界限,实行统一协调领导,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错位经营、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二)走集团化的职教办学之路

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国家用税收政策等进行经济支持、鼓励外,企业决策层和精英们的国家责任感、价值观以及全体国民的文化底蕴,在职业教育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德国企业创造的行动导向、工作领域等职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者的深刻反思与借鉴。

1.提高企业职业教育意识,实行“校企合作”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要在中国这样的职业教育大国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度构建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优化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机制,这是中国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中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加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训练,关键是要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入手。在国家法制层面,需要强制性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观意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社会舆论层面,要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客观被动为全民意识和自觉行为;在制度管理层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有力地督促有能力的企业积极与高职院校联合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等管理机构,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按照“面向社会行业、校企合作培养、优先服务企业、互惠共赢发展”的办学宗旨,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改革,共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共同搭建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运行平台,协作开展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研究。二是建立健全校企“深度融合”的组织机构,具体明确校企之间的职责分工,学校主要负责专业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为学生颁发毕业证,组织协调各种职业资格证的考核;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设备优势,具体负责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实践指导,并为学生颁发实践技能培训合格证。三是促进校企优质的职教资源共享,建设开放共享的职业培训基地,共同开发实验实训项目,共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共同提升教师实战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共同开展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合作共建、创新共赢的“校企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实行职业教育财政补贴制度,建立集团化企业培训机构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学员的学费和生活费均由企业承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培训企业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制度。一方面,应用灵活、有力的经济杠杆手段,按照企业接收高职学生的数量实行差额政府财政补贴或等级税收减免标准,有效地激活参与职业教育企业的动力和活力,鼓励企业接收高职学生的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这既有利于企业提前优选人才,也可以促进毕业生选择性地留在企业工作,解决就业率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职业培训企业认证制度建设,鼓励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建设集团化的企业培训机构,并根据培训机构的职业培训能力,建立“一企多校、多企一校”等形式多样的企业培训机构联盟,实行校企共管,实现费用多方承担,探索新型的高职教育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

3.建立劳动资格准入制度,搭建多层次职业培训的“立交桥”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后,推行劳动资格准入制度,企业可以实行“招工+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高职教育学历”制度,高职院校可以实行“高职教育+实训实习+职业资格”制度,从而形成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融合的“双轨并行”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实现对企业员工和高职院校学生的联合培养,这样既能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又能切实提高中国各领域的综合实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支撑,早日实现“人才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劳动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招工与毕业生入职前多层次职业培训“立交桥”的建设,主要落实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初中毕业学历和高中毕业学历的企业员工,分别实行入企后4年和2.5年的在岗高职函授学历继续教育,普及专科学历层次,实现“招工+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高职学历”的系统化职业教育,有效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素质。二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行就业性顶岗实习、入职前职业培训制度,实现“高职教育+实训实习+职业资格”的系统化职业教育,切实提升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对于没有在就业性顶岗实习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可以输送到没有职业培训资质的企业就业,逐步提高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提升全社会的总体劳动率,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三)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要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一方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借鉴德国职业培训“双元制”的教学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将其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之中。另一方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课程质量考核与评价办法,遵照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有效地提高单位课时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力度,实施“人才工程”

从“人才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角度出发,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对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力保证,也是落实各项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应该加强四方面工作:第一,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第二,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第三,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和梯队建设,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第四,改善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一花开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才是春”,只有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与互利双赢,并且通过校企合作推动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这样专业人才培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才能达到切实的提升。

2.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探索深层次的互利双赢机制,实施“质量工程”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十多年来稳中有进、发展是主流的过程,尤其是在开展了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和100所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之后,构建了诸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但应该继续加强四方面工作:第一,积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实现“有法可依”;第二,继续改革和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定基础;第三,加大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有效保障;第四,继续追求学生教育成本的多方分摊和毕业生就业的“错位经营”,追求社会的统筹和谐发展。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人才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在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下,才能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深度合作办学体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深化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实施“效益工程”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还要取决于优秀的管理队伍和良好的管理制度。优秀的管理队伍可以实现深谋远虑、决胜千里,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实现事半功倍、张弛有度。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四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深化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干部队伍,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第二,加强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能力培养,提高业务管理水平,贯彻“有法必依”;第三,加大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力度,实现保障有制度;第四,严格制度的贯彻执行与高效实施,达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效应。因为“管理出效率,效率出效益”,只有优化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干部队伍,不断提高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时刻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提升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力,才能切实做到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战略有高度、执行有力度、管理有水平、效率出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辉煌的奋斗目标。终上所述,虽然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独立职业教育体系,但仍然区别于德国职业培训“双元制”的学历层次、区别于“双元制”的大学教育。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双元制”专业教学开发是完全可以借鉴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战略的历史时期,相信只要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人才需求”的目标规划,兼顾专科学历教育的理论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要求;课程设计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统筹安排,兼顾执业标准的有效覆盖;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学评价执行学历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兼顾职业和行业的实际要求,就可以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及合作共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作者:丁岚峰陈益武蒋宁沈文工作单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

第三篇:职业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

1、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认识,是探讨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着力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办学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有:(1)独有、个性)人无我有;(2)优势)人有我优、人优我精;(3)不可替代)独特或保有明显质量优势,别人代替不了。这些专业特色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科技、地域或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内部等领域。特色专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在这些领域的专业优势及专业内涵的建设。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要创建专业特色,应以社会需要为导向,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发展专业,突出专业特色,立足于市场。

1.2教学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具有专业设置的适应性、教学目标的能力化、培养过程的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训练性、毕业取得双证书等五个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应体现以上特征,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较足的发展后劲。

1.3育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特色主要表现为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计算机、专业+技能+外语、学历+证书、学校+工厂、学习+实训+技术文化养成等。这些育人特色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突出专业培养特点而创建的,经过实践、提高、升华,发展成为育人模式。

1.4装备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搞好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要有成效必须有好装备。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配备有助于培养中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较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搞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培养出高级应用型、操作型、管理型人才。

1.5师资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特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应有学术和技术/双高0的名师。一个名师能够造就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从而带动一门学科,打造一个品牌专业,提高学校声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名师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可以高薪聘请知名技师和高级技工从事实训教学等;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大力支持教师提高学历、下企业锻炼、考取资格证,从而提高教师的学术和技术水平。

1.6产、学、研合作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特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具体说,高职院校应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和有关的专家学者参与专业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聘用企业的一线技师任兼职教师进行实训教学训练,并把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和见习实习场地,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1.7课程和教材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特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要有自己的特色的校本课程。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编写实用的教材,选择、引进和翻译国外的优秀的应用技术教材,加强实训教材的编写。

2、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

2.1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能力锻炼的机会。一般来讲,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他们就会积极参加并作出较多的投人,这样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更多的锻炼,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漠不关心,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或者说学生是被迫进行学习的,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就不会起多大作用。由此可见,学生有无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然后采用生动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以有利于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2注重精讲多练,培养自主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堂上,教师应精讲,让学生多练;课后,让学生围绕案例和现实问题加以复习。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也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人的一般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形成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在教学工作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更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通过类比迁移的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通过合理想象的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多方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突破常规的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4加强实习实训,培养操作能力。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机会,以切实培养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教育教师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学生较好地理解每一项操作技能要领,并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调整教学计划,压缩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加强指导,展示教学成果;搞好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5创新思想观念,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理论知识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在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身上同样也存在着创新的潜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创新思想观念,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特别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反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的心理环境,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从事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应给学生提供创业成功的学生榜样,受到成功学生良好品质的潜移默化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创业的心理需求;应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学生一些创新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2.6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等。社交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这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校期间重视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交往指导,使学生掌握交往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参与学生管理、各种竞赛活动、勤工俭学、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使理论知识和交往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作者:屈战伟工作单位:璞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认知

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背景与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理论研究与实践范畴是彼此融合的,选择这三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逻辑主线,是因为政策、理论、实践三者在不同向度上各具有独特的阐释力和包容性,能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提供一个综合的制高点,从而以宏阔的视野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多维复杂性进行思辨。

(一)政策依据

政策领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工作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保障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范式转型。

1.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开端(1985~1998年)

20世纪下半叶,专科学校、职业大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前身,归属于普通高等教育行列中的一个层次。原国家教委于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业教育的意见》、1995年下发的《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等政策文件中,都要求对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1]。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的关注度不高,政府是单一的质量评估和保障主体[2]。

2.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调整(1999~2007年)

1999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主阵地,质量保障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重要话语之一。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3年颁布《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2004年下发《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构建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框架。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政策处于调整和完善时期,实践探索、理论分析的经验和成果相互渗透并推进了高职质量保障政策的进一步转化。

3.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转化(2008年至今)

2008年,第一轮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结束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提出,“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评估原则: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在教育部2011年下发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及2012、2013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年度工作要点等政策文件中,都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政府政策指导中的渗透。通过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可见,构建适应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立体化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统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理论分析

目前,理论研究领域对“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这一问题的理解主要有三个向度。一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的服务规定性的量度表达”;二是从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角度,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的效率以及达到顾客满意的有效程度的反映”;三是从价值实现的角度,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规定特性的科学把握”[3]。由此,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一般解释为为维持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而采取的管理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高等院校内部为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行动;二是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评价委员会、社会评价机构等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检查[4]。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实证主义范式,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当作纯粹的科学过程,认为质量是客观的现实,可以精确计量,质量保障的有效性表现为保障措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了高等职业教育成效达到目标的效度。实证主义的质量保障分析框架一般包括质量信息的公正采集、质量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质量保障措施的有效操作等环节和要素。第二种是解释主义范式,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看成社会构建过程,重视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质量保障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认为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和争议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中都应得到平等展示、理解和批判,质量保障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和建构的。质量保障的有效性不仅表现为促进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在于引起质量观念的变革。

(三)实践范畴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平台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最为系统的实践形式。该数据库运用信息技术,完整、常态、即时、高效地完成质量保障信息的采集、处理、监控和,并通过多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级别特征分析、结构分析、比值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以求有效避免质量保障信息的滞后失真、凌乱随意等问题,直观灵活且客观翔实地展示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状态和发展趋势,实现质量保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水平。该数据库平台的信息填报和评估工作由国家教育部统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属于外部行政力量的质量监控和保障。在实践领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包括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两个子系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属于微观的质量保障系统,由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内部控制质量的生成、监督、评估、管理、反馈等环节构成;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即宏观的质量保障系统,由教育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组织等外部机构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的监督、调控和评价等环节构成。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正在努力构建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等职业院校、社会组织四方主体相互渗透的质量保障管理体系。教育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措施主要是通过政策文件统一制定评估方案,并组织抽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结论的公平性和可比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主要是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在高等职业院校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外部评估,加强宏观管理,提高评估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保障实践包括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诊断与评价[5];社会组织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则是突破封闭的教育系统,建立行业、产业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广泛监督和参与平台,发挥社会力量的咨询和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问题

(一)有限的政策

评估政策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行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评估为主体的质量保障政策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1.保障主体欠周延

当前,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和制度属于政府主导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学校是质量保障的核心,虽然社会参与的呼声日盛,高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群体参与质量保障的途径也趋于多样,但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对其教育质量的主张、争议和焦虑并未得到充分表达,削弱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优势和作用。

2.保障制度欠完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以评估制度为核心,通过量化的、规范的、统一的指标体系突出普适的共性质量保障标准,但却忽略了不同区域、不同特色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主的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资源投入等都有不同的需求,质量保障应是灵活多元的,而不应仅由教学质量评估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所进行的检查来代言。

(二)欠缺的理论

在理论研究领域,普遍适用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并没有形成,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价值、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一些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特征未受到充分关注。

1.多样性与统一性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既包含多样性的需求,又需要统一的衡量标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包含不同行业的专业、面向不同岗位群,不同区域经济社会、不同高职教育机构和不同学习者对教育质量保障都有着多样的需求和期待;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必须有统一的衡量基准,以使教育行政部门得以有效管理,社会公众对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质量可进行比较。

2.自主性与依附性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征是其所授受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以改变或控制周围环境的处置或方法等行动过程的形式存在[6],时空形态的技术知识决定其难以测评和衡量,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有其自主性,必须依靠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自身来保证。但由于职业教育学科领域的不成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上,都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表现出明显的依附特征。

3.系统性与片面性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包括目标质量、过程质量、管理质量、制度质量、设施质量、服务能力质量等的总和,但系统的质量仍非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部。复杂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除了质量体系外,还包括其他维度的功能体系、价值体系等。尽管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所有问题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可以形成系统性的质量保障体系,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仍然是片面性的。

(三)偏倚的实践

一是现行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平台难以发挥价值导向的作用。该数据库仍然是以评估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明确、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流程在导向一定质量标准的同时,容易使质量保障陷入技术理性的误区[7]。数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一把双刃剑,定量指标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逐一量化分解,并进行统计、比较,极端状态下使得某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转化为为数字奋斗的机器,陷入绝对化、机械化、数字化的泥沼中,忽略了真正的内涵和质量发展。二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评估主体难以作出客观真实的判断。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提出学校核心、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的评价主体系统,但在评估政策中并没有对社会评价主体的评价方式和途径给予明确,仍然主要依照高等职业院校自下而上的总结报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总体评价的流程,体现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行政问责。高等职业院校往往依据自身需求做出价值判断,通过技术化手段调整基层数据信息。而教育行政部门则通过评估信息来调整项目和财力支持。这种评估和质量保障政策难以真实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状态。

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再认识

(一)政策的完善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必须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和目标放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与中国高等教育和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一是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从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将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重心从对指标体系过程检查转向目标控制,从单一性的质量水平评定调整为全方位的质量保障支撑,重视推动高等职业院校自我约束和发展,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和质量样态。二是从行政问责向社会问责转变。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的、典型的行政问责,社会问责和约束缺失。虽然评估和质量保障政策中给予了社会参与的权利,但由于民间不能获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数据,公众的多元参与只能停留在政策表面[8]。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吸纳社会公众实质参与,形成“依靠公民参与来加强行政问责的”社会问责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发展的合理选择。

(二)理论的支撑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还不成熟,其仅是经济和行政领域的“质量话语”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规定性表达。移植于企业的质量保障话语,衍生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着天然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趋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短期内,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研究领域,经济和行政的话语权仍然处于强势地位,体现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明显地呈现为政府和市场行为,而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本身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研究应从多学科的质量话语中寻找资源,脱离各种学科话语的裹挟,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性规律,发展具有独特身份和独立价值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理论。

(三)实践的推进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一步推进。宏观层面,有必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政策制度切实引导高等职业院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推进内涵式发展,使得质量保障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从一元转向多元,对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实行质量保障;质量保障的重心从办学条件的硬件达标率转向柔性指标的提升,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成果、体制机制创新;质量保障从过程检查为主转向目标引导和控制,推动高等职业院校自主办学,自我约束。微观层面,高等职业院校推进质量保障的实践有必要从质量决策、质量生成、质量评价三方面建立质量保障运行机制。质量决策主要通过确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组织形式、目标、模式、规划等来领导和协调质量保障工作,对质量保障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9];质量生成机制是对质量生成实施全过程管理,保证预定质量目标的达成;质量评价机制则主要对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质量实施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蓝洁1,2工作单位: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